孙洙和徐玉兰编选《唐诗三百首》的目的是什么?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历朝编选的唐诗选本已有数百种之多,但影响力最大也最为我们所熟知的当属无锡人蘅塘退士孙洙和夫人徐玉兰编选的《唐诗三百首》,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 蘅塘退士孙洙《唐诗三百首》以实用为目的, 以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为原则,追求自然的审美情趣和含蓄蕴藉的风格, 这是《唐诗三百首》所表现出来的审美价值取向。这种审美价值取向根植于中国深厚的文化土壤, 从而使《唐诗三百首》成为“风行海内, 几至家置一编”的佳构。同时,《唐诗三百首》的用意还在为人们指导学诗、写诗的门径。

  清人施补华在《岘墉说诗》中指出:“学诗须从五律起, 进之可为七古, 充之可为七律, 截之可为五绝, 充而截之可为七绝。”施是同治年间人, 虽然晚出于蘅塘退士孙洙, 但这种观点从创作的角度来说, 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从每句的字数来说, 五言比七言少两个字, 要求语言精炼, 须在锤炼上苦下功夫;从全诗来看, 五律比五绝多了两联, 又多了一项讲究对仗的功夫, 这是与七言律诗息息相通的。由此可见, 《唐诗三百首》选五律最多, 计80首;又选七绝压卷, 合七言乐府共70首, 其意义就在于此。至于它分体排列的体制, 也是为了便于学诗者的直接仿效, 突出它的范本特点。

  此外, 还力求选择艺术形式典范性较强的作品, 以利读者仿作。这从蘅塘退士孙洙的许多评注可以看出, 他的重点在于指点作法。他的评注, 大多从诗歌的篇章结构入手, 如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诗, 起笔即有“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的慨叹, 蘅塘退士孙洙对首联的批语是:“凭空落笔, 若不著题, 而自有神会。”末联批语则是“应上半首”, 指出此诗首尾呼应的结构特点。又如评杜甫的《望岳》“字字是望……结明望宇”。至于《春望》诗的开头两联批语则是“四句十八层”;“烽火连三月”句批语云:“承感时”;“家书抵万金”批语云:“承恨别”, 指出其意脉相承的特点。这些批语对读者了解诗歌的构思很有帮助。

image.png

  有的批语着眼于艺术表现方法, 杜牧《秋夕》批语云:“层层布景, 是一幅著色人物画, 只‘坐看’二字, 逗出情思, 便通身灵动。”此诗无一抒情语, “坐看”二字透露了宫女哀怨与期待的复杂感情, 含蓄蕴藉, 耐人寻味, 这个旁批颇为精辟。在元稹《遣悲怀》诗中批语则云:“古今悼亡诗充栋, 终未能出此三首范围者, 勿以浅近忽之。”指出了是诗语浅情深的艺术特点。又如温庭筠《瑶瑟怨》批语是:“通首布景, 只‘梦不成’三字微露怨意。”这些批语总结了融景于情的创作经验, 强调诗歌艺术含蓄的重要性。蘅塘退士孙洙欣赏“言近旨远”的诗歌, 寓无限之意于不言之中, 让读者吟咏想象而得之。他从创作的角度指出, 抒情写景应以最精炼的语言表现丰富的内容, 这类批语在书中随处可见, 如评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是“二句十四层”。诗歌不仅写了风、天、猿、渚、沙、鸟六种事物, 还描写了它们的声音色泽和情状, 秋声秋色, 构成了萧瑟的深秋意境。

image.png

  蘅塘退士孙洙于诗崇尚自然, 他非常注意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如宋之问的《题大庾岭北驿》“阳月南飞雁, 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 何日复归来”的批语是:“四句一气旋折, 神味无穷。”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批语云:“一气旋折, 八句如一句, 而开合动荡, 元气浑然, 自是神来之作。”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批语云:“一气贯注, 八句如一句, 与少陵‘闻官军作’同一格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文史百科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