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为什么能影响至今?王阳明一生经历了什么?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王阳明的故事大家听过吗?

  说起王阳明,从明朝至今已经过去547年了,对企业家,政治家来的影响非常大,为什么现在还在研究阳明心学呢?

  拨开历史的迷雾,我们或许能够找到一些答案:王阳明,明朝思想家,军事家和教育家,阳明心学的创始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文武兼备的思想家,他的一生,都在践行着,知行合一,内圣外王的思想!

  1、少年雄心,向往圣贤之道

  王阳明1472年出生在浙江绍兴,在很小的时候就天资聪慧,才思敏捷,10岁的时候就能作诗!11岁的时候他的爸爸高中状元,全家就搬到了北京。

  12岁的时候,他问老师:“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老师回答道:“读书考官。”那个时候读书做官是许多读书人一辈子最大的理想。

  王阳明却说:科举登高不能算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而是成为圣贤!

  想不到他小小的年纪,却有如此的志向,令人感慨!

  怎么样才能成为圣贤呢?在儒家经典学里《大学》当中指明的道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image.png

  要想成为圣贤,首先就必须要从格物致知开始。格物致知就是要与事物面对面,去探索事物的本质。

  宋朝的理学家朱熹认为,天下万物各有不同,但是所有的事物都有共同的本质,那就是天地,今天格一物,明天格一物,日积月累,就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了。你融会贯通的地步,就能够达到圣贤的境界了

  王阳明遵循对着院子里的竹子格物自知了7天,也没看够本质,反而被自己给累倒了。

  他开始怀疑朱熹理学。18岁的时候王阳明受到儒学大咖娄一斋的点播,开始确立了成为圣贤志向。

  2、少年的彷徨与探索

  虽然已经有雄图大略,有成为圣贤的志向,但是很多儒家的文章都是欺世盗名,获得富贵,以华丽辞藻来粉饰太平,一旦遇到社会的危机,就会畏首畏尾,束手无策。

  这是很多读书人的通病!

  孔子曾经说过,有文事者必须要武备。王阳明曾经在做梦的时候,梦见了东汉的一位将军马援:“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哪里能病死儿子女儿的怀抱!

  所以王阳明又开始学习兵法,开始研究骑射的技术,追求文韬武略!

  15岁的时候王阳明离家出走,去边塞考察地形,跟北方的少数民族,学习骑马,射箭。失踪一个月之后风尘仆仆的回到家里,腰里带着一把剑,好像准备走天涯的样子!

  他爸爸知道之后,把王阳明骂了一顿!

  16岁,鄂豫陕边界发生流民暴动,建国为汉,震动了京师,王阳明觉得这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于是他写了一份长长的奏折,结合所学兵法知识和考察经验,主动请缨,带兵前去征讨。

  他托父亲把奏折转呈给皇上,再次遭到父亲的痛批。

  3、博览群书,朦胧之中确定人生3个方向

  王阳明由于才学过人,一度驰骋文坛,在北京组建了诗社激扬文字。他很快又觉得吟诗作赋,只不过是文人雅兴,没有办法成为圣贤。所以就放弃写文章,退出文坛,开始研究兵法!

  后面王阳明又深入学习过道家和佛家,在多个地方求仙问道,修炼道家的养生仙术,经常参禅静坐,修炼佛家的空性。

  于是他开始讨厌世俗的纷扰,喜欢道家和佛家的清静,曾经想要遁入空门。但是觉得为人子女,应当尽赡养父母的责任,这是为人的基本道义,所以就放弃了出家的念头!

  读书做官都不能满足王阳明的愿望,所以他一直在拒绝科举考试。在朦胧之中他确定了三个方向:一是经略四方,二是做圣贤,三是出家入佛!

  读圣贤书,对科举考试提不起劲去,感觉到无聊和迷茫;想要做圣贤,实践格物致知的原理,又落下了肺病,咳嗽;想去研究兵法,纵横天下,又觉得报国无门,英雄没有用武之地,而且还遭到父亲的痛批。

  驰骋文坛,虽然文采很好,又觉得舞文弄墨,非常无聊,越是逃避,遁入空门,又觉得时间,一心想要成为圣贤却不知道哪里才是路?

  4、3次科举进入仕途,小试牛刀讲述圣贤之道

  在20岁的时候,跟随几个堂兄夫妇去学习,准备科举考试,白天读书,晚上整理书籍,经常一读就忘了时间,回过神来已经是深更半夜了!

  有一天,王阳明看到春秋战国的魏国人:他活到了50岁,才发现过去49年白活了!他想自己还不到20岁,悔过自新应该还不算太晚吧!

  所以21岁的时候就参加了乡试,却连续两次遭到打击,没能顺利高中状元!

  1498年,27岁的王阳明痛定思痛,反思自己的兴趣多变,不能专一的习惯。最终回归到一个念想:就是要做圣贤!

  于是他学习经典儒家之道,学习四书五经,把儒家、道家、佛家、兵家、法家,诸子百家的学说通通学习了一遍。用国学来武装自己的思想世界,看看怎么样才能把自己的能力和状态给调动起来。

  1499年王阳明参加第3次科举考试,终于考中了进士,进入仕途。但是却在上任过程当中,从马上摔了下来,口吐鲜血!

  29岁,王阳明担任刑部主事的职务,负责复查案件,调阅卷宗,这种工作干不了什么实事,所以,加上他对做官本来就没有什么兴趣,觉得官场无聊,让他感觉到浪费生命,所以他就干脆回到了老家。

  1504年王阳明在北京开班讲学,倡导修炼心身之学,反对官话套话,开始把真正的圣学发扬光大,奉劝年轻的学子不要沉溺发表的文章,

  这是王阳明开始初次尝试讲述圣贤之道,钱挣不多,影响也不大。虽然王阳明才高八斗,深通儒释道,但是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而此时大家还沉浸在科举考试中,对圣贤之学,根本没有什么兴趣。

  5、牢狱之灾,绝境中坚定圣贤的信念

  明朝的小皇帝朱厚照登基,权力被8个太监玩弄,为非作歹,谋害忠良,朝廷的忠臣纷纷上书和禁言要求皇帝下令诛杀,以刘瑾为首的太监利用锦衣卫东厂西厂对此进行暗杀。

  一时间,朝廷上下人心惶惶。此时朝廷内外,大家都开始保持沉默,明哲保身,但是王阳明却挺身而出,冒死上书皇帝,请求释放朝廷的重臣,让他们官复原职。

  刘瑾把王阳明给抓了起来,让他在午门当着众人扒光衣服,光着屁股,打了40大板,

  此时他被打得血肉模糊,不省人事,在奄奄一息之间,扔进了大牢!

  此时王阳明已经35岁了。

  王阳明竟然活了过来,于是他就想起了司马迁《史记》: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这些曾经落难的古代圣贤尚且如此,王阳明更加坚定了他想成为圣贤的信念。于是他开始学习周文王,在大牢里为自己占卦,表明自己心志。他还安慰牢房里的狱友,把心放宽,给狱友们讲圣贤的故事,说心底无私,无愧于天下的道理!

  6、36岁悟道,知行合一

  后来,经过王阳明父亲的周旋,几个月之后出狱了,被贬到了贵州文龙巷,担任驿站站长一职。

  1508年,37岁的王阳明到达贵州农场。他和自己的随从搭建了一个茅草房安顿下来,后来又发现了一个山洞,又搬到山洞里面去住了。

  此时的王阳明,在阴暗潮湿的山洞里开始生活,心态非常平和,安然处之。由于水土不服,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王阳明和他的随从全部都病倒了!所以王阳明开始亲自劈柴,挑水煮饭,照顾这些随从人员。

  为了调整自己的心情,王阳明还给大家唱家乡的小调,讲故事,说笑话,就这样度过了一段艰难困苦的日子。

  后面粮食快吃完了,王阳明又开始学习当地人,刀耕火种的方式,开辟了一片荒地,自己种粮食。由于居住条件非常落后,他就教当地人打土坯,用木头来建房子,改善了居住的条件。

  当地人感激王阳明的友好和教导,又反过来给王阳明建了几间房子,使得王阳明的居住条件大为改善。王阳明还把自己住的房子改为龙冈书院,给当地人讲诚意、静心、修身、齐家的修身之道。

  在生活稳定下来之后,王明又在思考:一切的荣辱得失,功名利禄都没有意义,怎么样才能活下去,才有意义呢?我到底还能不能成圣贤?

  此时的王阳明,那可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非常感到孤苦寂寞。他不断设想,圣人如果像也身处这样的环境,他们会怎么做呢?所以他就苦思冥想!

  直到有一天夜里,他突然长啸一声,手舞足蹈,把众人给吓到了。

  他开始意识到:心无外物,心无万事,心外无理,圣人之道,悟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事物物也。

  开悟之后就开始在龙冈书院讲学,把自己对圣人之道的领悟,对生命存在的意义的领悟讲给他的随从和当地的居民听。

  有一些人还远道而来慕名前来龙岗书院看望他,听他讲学。王阳明和他的弟子们到田野里去散步,在溪边赏月,在夜晚喝酒,一起探讨圣人的精神世界。后来,贵州一位响当当的人物,来到农场向王阳明探讨心学。由于被王阳明的理论所折服,又邀请他到贵阳书院,讲知行合一。

  7、政绩显赫,从县长到官居四品

  1510年被贬三年王阳明离开农场,被派往到江西庐陵县(江西吉安),上班的头一天,就有上千人的上访,要求减免无良官吏摊派的赋税!他知道事情原委之后,决定免掉当年所有的税赋。

  后来一想,一旦这么做了之后,有可能会得罪朝廷!如果还是坐视不管的话,那我做做官还有什么意义呢?于是他就把去年收到的赋税,全部上交给上级政府,同时免除了庐陵县当年所有赋税。后来他写了一份公文上报上级政府,最后说,如果觉得自己有罪,就可以把我给辞退。

  经过王阳明的努力,庐陵县当年税负全面减除,老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庐陵县的民众由于喜欢相互告状,诉讼成风,各种案件堆积如山,连正常的公务都受到了拖累。王阳明下乡考察民情,了解当地的民俗,向全县人民发布公告,希望他们能够和睦相处。

  当年夏天发生旱灾,秋粮歉收、瘟疫横行,匪患频发,王阳明开始全心的投入到抗旱救灾的工作当中,针对瘟疫和盗贼分别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一一加以解决,

  在王阳明担任县长的7个月时间里,由于他关注民生疾苦,解决了实际问题,扭转了不良的风气。让当地的民风焕然一新。

  后来太监刘瑾被诛,王阳明奉命进京朝见,担任刑部主事的职务。

  1515~1521年,王阳明职务频繁调动,最后坐到了南京的鸿胪寺卿,官居四品。由于阳明所做的官职都是闲职,于是他开始在各地讲学!

  讲知行合一,成为他主要的生活内容,一边游山玩水一边讲学,随着学生越来越多,学生当中的高官也越来越多。

  8、临危受命,剿匪叛乱

  1516年,南赣匪患横行,朝廷派兵围剿,但是却越剿越多,由于官兵对付不了这些土匪,最终连当动群众看朝廷都没有办法,于是也加入了土匪。

  45岁的王阳明,临危受命来到了福建屏障,到了以后着手部署工作:

  1、调查实情,实事求是体察民情;

  2、做好战斗的准备,训练民兵,筹措军费;

  3,发动进攻,在战争当中学会战争,加强军队的自身建设。

  4、战后稳定群众生活秩序和生产秩序,

  5、建立县制,新修书院和学校推行教化,推行仁礼之风。

  王阳明随后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把江西,福建,广东边界的隐患给安定了,使得当地人民的生活开会变得变得安宁,所以大家都奉他为神明。

  王阳明在赣州期间做了三件事情:第一,处理军政事务;第二,办学和讲学;第三,调整身体。

  一大批有志青年,比如周守义,欧阳德等等,都投入到他的门下成为嫡传弟子,后来有的人成为了中坚力量。在赣州剿匪的一年多时间里,王阳明不像军事领导人,更像是老师,只要稍微一有空闲,就会给大家讲心学,吃完饭之后系里继续讨论心学。

  偶尔有人送情报来了,王阳明看了一眼又继续讲课,在极大的范围内,传播了心学,后来王阳明还在赣州,一口气的成立了各种书院,于是他开始写新学的入门课。

  9、良知之教,影响后世

  1521年50岁的王阳明回到了浙江绍兴,开始了他晚年传道受业解惑的经历。在回到老家的这6年时间里,王阳明没有从事过政治和官场的活动,主要是讲学。

  全国有很多的仁人志士来到绍兴,听王阳明讲学,而有的人一呆就是两三年,因为听课的人太多,每次开大课的时候,往往一听就是过千人。

  在那个时候,在全国还有很多热血青年,不甘浑浑噩噩过一辈子。前往绍兴去找王阳明,所以绍兴就成了全国的学术和文化中心。

  1527年9月,王阳明从余姚去广西。途经江西,一进江西就讲阳明心学,散养着万众景仰的光芒。

  此后500年,真心实意把王阳明当成精神导师的伟大人物,包括曾国藩,康有为,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等等。

  结语

  一生三次论道,36岁的时候贵州龙场悟道,48岁在南昌悟道致良知,55岁时余姚天泉证道“四句教”,最终形成了王阳明哲学思想的完整体系:

  阳明心学核心在于6个字:致良知、做圣贤。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回归本心与良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贤,王阳明曾经说过,天地虽大,但是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然是凡夫俗子,都可以成为圣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