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借衣不借鞋?借衣不借鞋有什么习俗?
古人为什么借衣不借鞋?借衣不借鞋有什么习俗?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影视剧中偶尔能看到一些穷人要去办什么事情的时候都会穿上一身好衣服,一..
在战国时期,法家李俚有“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的说法,如果一户人有五六口人,一百亩田地平均摊到人头上,人均生产力也就是在15-20亩左右。魏国农民的生产力,每亩地每年可以丰收粮食100多公斤,也就是说农民的平均生产力,每年可以收获2000多公斤粮食。
网络配图
为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魏国经济的全面发展,李俚在魏国推行以平籴法为主的变法,其中有对粮食的价值评定,即一石粟价三十钱。如果魏国农民每人有20亩地,则其从种植粮食方面可以获得的收入,就是600钱-800钱之间。
可是,这些收入仅仅是魏国农民的表面收入,历朝历代的农民最痛恨的苛捐杂税,在战国时代也不例外,除去税赋的收入,其实并不多。战国时期各国税赋制度各有不同,魏国是个较为重视仁政的国家,相对税赋比较轻。在李俚的变法中,推行“什一之税”,“什一”是当时最低的田税。魏惠王的相国白圭,曾主张“二十而税一”。但秦国、楚国的税负就比较重,农民生产的三分之二要缴纳田税。战国时期,普遍还是“伍税之”,采用五分抽一的税制。这样计算的话,魏国农民的年度纯收入,大概就在500钱-700钱左右。
那么,每年挣这么多钱,对于一个农民代表着什么呢?衣食住行,从来都是必要的。而在战乱频繁的时代,农民要想丰衣足食,基本是不太可能的。所谓自给自足尚且很难,要是还想酒肉穿肠过,似乎就成天方夜谭。农民们主要还是依靠粮食来维持生命。假设一个农民一天消耗六两粮食,那么一年365天,就消耗109公斤左右。按照一石粟价三十钱的粮价,就是32钱左右,一家五口就得消耗150钱。那么,如此看来,战国时期农民的吃饭保障,占到年度收入的百分之十五到二十左右。
网络配图
在李悝的计算中,农民家庭每年花费再衣服上的费用,大概是三百钱。比之吃饭保障就要奢侈得多。加上吃饭的开销,一个农民家庭每年最低生活保障的情况下,结余的就差不多有50钱左右,日子过的相当清苦。
这里就要说到税赋了,前面的计算,是在刨除所有税赋的前提下,当时的各国即便是最仁政的魏国,也包括有田税和户口税、人头税等税种。那么,仅仅剩余的50钱,是根本不可能足够缴纳税赋的。所以说,战国时期的老百姓,用民不聊生来形容,是相当贴切的。
网络配图
依据《秦律》的律文,小家畜大约每头二百五十钱左右,也就是说占到农民年度收入的一半,可想而知一般的农民家庭,根本买不起小家畜,自己饲养的家畜是舍不得自己食用的,就算蓄养的,也不可能吃。这也可以想象古代的农民,要是家中有头耕牛,往往被视作命根子的原因。要吃肉,那更不可能了。
孟子才说,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70岁有肉吃,就认为是种幸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古人为什么借衣不借鞋?借衣不借鞋有什么习俗?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影视剧中偶尔能看到一些穷人要去办什么事情的时候都会穿上一身好衣服,一..
随着历史上各个朝代的演进,我们的服装也出现不少变化,常在古装剧里看到古人会从袖口取出东西或反之放置物品进去,但垂着手臂的时候又没有任何东西掉出来,这究竟又..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同姓不同婚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魏书·高祖记》记载“夏殷不嫌一姓之婚,周制始绝同姓之娶”。 这段话表明夏商时期同..
大家在看古时的电视剧时,经常皇帝最终给一些罪犯的处置便是拖出去砍了,似乎砍了才能让其痛快。但是砍人真的是那么容易的事吗?砍了之后人是否还会有知觉呢? 其..
在中国,人口多虽然是一种优势,但是对于资源等来说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于是国家在一段时间内提倡严禁二胎计划,否则就要罚钱。在当今社会避孕不过是避孕套或者避孕..
在中国,人口多虽然是一种优势,但是对于资源等来说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于是国家在一段时间内提倡严禁二胎计划,否则就要罚钱。在当今社会避孕不过是避孕套或者避孕..
古人的枕头可谓材质多种多样,有木头、竹子、瓷器的,当然虽说材质不一,但它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硬。相信许多亲也有我一样的感觉:这么硬怎么睡,不把把脖子给睡断吗..
都知道,中国古代男人在二十岁的时候,会举行冠礼,既然名为冠礼,这仪式主要内容就是父亲或是族中长辈给他戴上一顶帽子。举行冠礼,意味着这个人已经成人..
古代男人身边往往有很多花花草草,身为皇帝更是多得数不过来。妻妾多了,儿女自然也多,原本多子多孙是非常幸福的事,但是因为子女过多所引发的问题也不少。普通百姓..
最近读到一篇文章里说,据某权威机构研究,中国古代的人们喜欢选择在春节期间结婚,甚至还喜欢在春节期间行房(又叫圆房,即性爱和受孕)。 他们统计说,古人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