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货制是什么制度?王莽的货币改革!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宝货制”是什么制度?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公元8年腊月,当了2年“假皇帝”的王莽终于迈出了最后一步,王莽废掉了孺子婴,自立为..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宝货制”是什么制度?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公元8年腊月,当了2年“假皇帝”的王莽终于迈出了最后一步,王莽废掉了孺子婴,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新朝”。而王莽称帝后为了缓和西汉末年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开始以“托古改制”的方式在全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土地、币制和商业等改革。而这其中由以币制改革在新朝进行的最为彻底,王莽当政期间一共在全国实施了四次币制改革,如刀币和布币等秦之前的货币都因为王莽的币制改革而在当时被恢复。
但是由于王莽的币制改革实在是太过于的复杂与混乱,再加上又多次废行旧币改立新币,且每次改革钱币都被越改越小,价格变得越来越高,所以导致民间交易极不顺畅,而且很多的百姓都为这反复无常的币制改革弄得是叫苦不迭,甚至全国无数的百姓都因王莽那混乱的币制改革被弄得是倾家荡产,正所谓“于是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
可以说王莽的币制改革的确对当时的整个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王莽在币制改革上的喜怒无常,总是喜欢“每有所兴造,必欲依古得经文”,并隔三差五的对货币的种类、大小进行改动,更是时不时的就废除旧币改行新币的这些做法,最终让“坐卖买田、宅、奴婢、铸钱抵罪者,自公卿大夫至庶人,不可称数。”的这种情况屡屡在新朝出现。
而在这四次币制改革中,以第二次改革对百姓造成的影响最为深厚,虽然这次改革只是延续了近一年的时间,但是其对当时的社会造成的影响却是无法估量的。多少的百姓因为这次改革妻离子散,多少的家庭因为这次改革身陷囹圄,“百姓愦乱,其货不行”这就是当时新朝社会最真实的写照。
王莽第二次币制改革的核心就是实施“宝货制”。《汉书·传·王莽传》载“莽以钱币讫不行,复下书曰:“民以食为命,以货为资,是以八政以食为首。宝货皆重则小用不给,皆轻则僦载烦费,轻重大小各有差品,则用便而民乐。于是造宝货五品。”。也就是在王莽建国二年,王莽以“书“刘”字有“金”、“刀””的借口废除了自己在第一次币制改革中所发行的错刀、契刀和五铢钱,然后“更作金、银、龟、贝、钱、布之品”。
“宝货制”的核心就是五物、六名和二十八品。其中五物指的就是“金、银、铜、龟、贝五种币材”,六名指的就是“金货、银货、龟货、贝货、泉化、布化六种钱币”。而“二十八品”则相对五物、六名要来的复杂的多,简单的说它分为“钱货六品、金货一品、银货二品、龟宝四品、贝货五品和布货十品。”
其中“钱货六品”分为小钱直一、幺钱一十、幼钱二十、中钱三十、壮钱四十和大钱五十这六种。《汉书·志·食货志下》载“小钱径六分,重一铢,文曰“小钱直一”。次七分,三铢,曰“幺钱一十”。次八分,五铢,曰“幼钱二十”。次九分,七铢曰“中钱三十”。次一寸,九铢,曰“壮钱四十”。因前“大钱五十”,是为钱货六品,直各如其文。”。其中“小钱直一”值1文,“幺钱一十”值10文,“幼钱二十”值20文,“中钱三十”值30文,“壮钱四十”值40文,“大钱五十”值50文。
“金货一品”就是黄金,在当时一斤黄金值10000文。“银货二品”分为银重八两一流和它银一流,其中银重八两一流值1580文,它银一流值1000文。“龟宝四品”分为大贝十朋、壮贝十朋、幺贝十朋和小贝十朋,史载“元龟长尺二寸,直二千一百六十,为大贝十朋。公龟九寸,直五百,为壮贝十朋。侯龟七寸以上,直三百,为幺贝十朋。子龟五寸以上,直百,为小贝十朋。是为龟宝四品。”,其中以二尺元龟的龟壳做出的大贝十朋值2160文,以九寸公龟的龟壳做出的壮贝十朋值500文,以七寸以上的侯龟的龟壳做出的幺贝十朋值300文,以五寸以上的子龟的龟壳做出的小贝十朋值100文。
《汉书·志·食货志下》载“大贝四寸八分以上,二枚为一朋,直二百一十六。壮贝三寸六分以上,二枚为一朋,直五十。幺贝二寸四分以上,二枚为一朋,直三十。小贝寸二分以上,二枚为一朋,直十。不盈寸二分,漏度不得为朋,率枚直钱三。是为贝货五品。”。其二枚四寸八分以上的大贝值216文,二枚三寸六分以上的壮贝值50文,二枚二寸四分以上的幺贝值30文,二枚二分以上的小贝寸值10文,而长度没有超过一寸二分的贝壳则一枚值3文。
“布货十品”主要分为大布、次布、弟布、壮布、中布、差布、厚布、幼布、幺布、小布这10种,其中小布值100文,幺布值200文,幼布值300文,序布值400文,差布值500文,中布值600文,壮布值700文,第布值800文,次布值900文,大布值1000文。当然在布的材料上,王莽做出了相应的限制,《汉书·志·食货志下》载“小布长寸五分,重十五铢,文曰“小布一百”。自小布以上,各相长一分,相重一铢,文各为其布名,直各加一百。上至大布,长二寸四分,重一两,而直千钱矣。”,也就是“布货十品”中最次的小布必须达到一寸五分以上的才能当作货币,而之后每长一分,每重一铢,就可升为一档,如小布升为次布,然后价格也相应地增加100文,不过“布货十品”每一件最多也只能兑换1000文。
而以上就是王莽在实施的第二次币制改革中所颁布的28种货币,当然王莽在使用这些材料为货币的时候,他也同时规定“其金、银与它物杂,色不纯好,龟不盈五寸,贝不盈六分,皆不得为宝货。元龟为蔡,非四民所得居,有者,入大卜受直。”。也就是说如果金、银有杂质的是不能做货币,龟壳不满五寸的、贝壳不满六分的也都是不能做宝货的。
当然由于在当时这28种货币在使用和换算上实在是太麻烦,所以民间的百姓几乎就没有人愿意去使用这些货币,他们大多悄悄的在“私以五铢钱市买”,也就是只用五铢钱进行买卖,对于这28种货币一概不使用。不过王莽显然不愿意民间的百姓不去使用自己所颁布的货币,所以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王莽决定使用重刑来逼迫百姓使用这些货币。
据《汉书·传·王莽传中》载“百姓不从,但行小大钱二品而已。盗铸钱者不可禁,乃重其法,一家铸钱,五家坐之,没入为奴婢。吏民出入,持布钱以副符传,不持者,厨传勿舍,关津苛留。公卿皆持以入宫殿门,欲以重而行之。”。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王莽为了彻底杜绝民间五铢钱的出现,他下令凡是敢于铸造五铢钱的,一旦被朝廷发现,除了铸造五铢钱的那户人家需要被处以重刑,就连他周边的人家也都要一起被处罚。
同时王莽为了推广自己颁布的货币,他还硬性规定以后只要有人想进出县城的,都必须出示“大布黄千”钱来作为通行证,如果没有这个就不能自由的进出县城,且朝廷上的官员们想要去皇宫见王莽的,也都必须出示这个否则不能进入。不过就算王莽颁布如此严厉的刑罚和条件,他所颁布的“宝货”依然不能在民间流行,最终王莽无奈只得在建国三年废除了这些刚刚施行的二十八种货币,只留小钱值一和五钱五十两种继续使用。
而至于王莽所实施的“宝货制”难以在民间流通,其主要的原因就是这28种货币在使用上实在是太麻烦,再加上每种货币的价值都不一样,所以在日常的换算上也极其的不方便,也正是因为如此导致民间的百姓都不愿意去使用这些“宝货”。想想看如此复杂的货币兑换制度,即使是在当代都是无法正常实施的,更何况是在那个年代呢?也就是如此百姓又如何去使用它呢?再加上在当时龟壳、贝壳这些的物品都能算是钱,且动辄兑换钱币都达到百文以上的,你说这样百姓又怎么乐意去用自己手中货真价实的钱币去兑换呢?
但是王莽却显然没有想到这点,他只是一味的顽固地去实施他的“托古改制”,而其结果就是百姓们被王莽一次又一次的币制改革弄的是倾家荡产,也最终造成了“饥疫,人相食,及莽未诛,而天下户口减半矣。”惨痛局面的出现。同时随着百姓因为“宝货制”、“汉币制”等币制改革的实施导致“富者不得自保,贫者无以自存”的情况的出现后,百姓们终于造反了,新朝最终在存在了15年的时间后也毁在了农民起义上。
其实王莽币制改革的失败早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其在币制改革中对于旧币的处理方法就已经在向世人预示着他将失败。按照正常的情况,在历朝历代推行新币的时候朝廷总会让百姓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以旧币换新币,从而避免出现较大的损失。但是在王莽一朝却没有这样的规矩,每当王莽推行新的钱币的时候,都是直接废除掉之前的货币,而丝毫不给百姓兑换的机会。你说这样子如果就是一次那倒也还好,可是王莽数次的币制改革都是如此,且每次几乎间隔都不到数年的时间。
也就是如此,王莽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国家彻底的在百姓中失去了信用,而这也是为什么到后来王莽的任何改革都在地方上施展不开的最直接的原因。因为百姓根本就不再相信你这个朝廷,所以你又如何去让百姓做出变化呢?再者实际上王莽对于币制改革很大程度并不是为了社会的发展,而是为了去实行王莽自己心中所认知的那个儒家所描述的理想社会,比如在实施“宝货制”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名词都是取自于上古时期和儒家的经典之作。
如“宝货”就取自于周景王所铸的大钱,“次布”来自于《周礼地官廛人》中的“掌敛市絘布、总布、质布、罚布、廛布而入於泉府。”,“元龟”来自于《书·金縢》中的“今我即命于元龟。”孔传:“就受三王之命于大龟,卜知吉凶。”,“公龟”、“侯龟”、“子龟”取自《礼记王制》。从以上种种迹象表面王莽的币制改革绝对是会失败的,可以说如果一个改革不以实际为目的,而是以理想为目的话,那么它必将会失败。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最终王莽的新朝就是毁在了这些理想的改革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宝货制”是什么制度?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公元8年腊月,当了2年“假皇帝”的王莽终于迈出了最后一步,王莽废掉了孺子婴,自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