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托孤的唯一遗憾就是大臣张之洞

时间: 浏览:加载中...

  我们不应该忘记张之洞这个人,尽管张之洞的洋务事业几乎是不了了之,远没有达到他所期望的富国强兵的目的,但在今天看来,他的所作所为,正是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最终走向复兴的先驱。

  张之洞大有作为的时期是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的前10年。这个30年,是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制度行将灭亡,是中华民族必须作出新的选择的30年。张之洞恰逢在这个30年中任两广总督和湖广总督,这使他有机会、有能力成为了这个时期中国发展的中流砥柱。

  张之洞是接受慈禧太后托孤的唯一汉大臣,在晚清的政坛上举足轻重。1901年,流亡西安的慈禧,面对闯进国门的八国联军,真正意识到必须变革才能救国,因而颁发上谕,宣布变法。由两广总督调任湖广总督的封疆大吏张之洞为之欢欣鼓舞,随之联合两江总督刘坤一,连上三道奏折,备陈学习西法、变革旧法、兴学育才的主张。这些主张为慈禧一一采纳,成为晚清治国的基本思路。

慈禧

网络配图

  事实上,早在1889年,任两广总督时的张之洞就开始打算在广州建炼铁炼钢的工厂,并委托驻英国公使刘瑞芬购买机器设备。由于调任湖广总督,这个拟办的工厂就跟着到了湖北,厂址设在汉阳。本来据张之洞的设想,这个汉阳铁厂的生产能力全部发挥出来,每年可出精钢、熟铁3万吨。不过事实上从来也没有达到过这样的产量。

  当时的情况是,张之洞对于冶炼工业毫无经验,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专家,他在建铁厂之前甚至还不知道哪里有煤矿,哪里有铁矿,就贸然要在广东建厂。幸而他调任湖广总督,厂址设在汉阳,在不远的大冶找到了铁矿。但汉阳铁厂开工时,炼焦煤尚无着落,仍在四处寻找。

  尽管这个厂从一开始就步履危艰,但毫无疑问,当时办这样一个厂,是张之洞试图以实业救国的壮举。这个厂是当时东方最大的钢铁厂。它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办厂的本身。加之他在武汉陆续办起的枪炮厂、织布局、纺纱局、制麻局、缫丝局,正是未来工业大城市武汉的基础。

  作为权倾一方的封疆大吏,张之洞在办洋务上的决心和实践,毫不逊色于当时洋务派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他不仅仅将自己的主张付诸行动,而且通过光绪帝批准发行200万册的《劝学篇》。

  将自己的设想和实践传之全国,使之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新观念。这对于已经满目疮痍、积重难返的中国,对于那个一直坚持闭关锁国的朝廷。

张之洞

网络配图

  以致对于我们后来的发展进程,其作用都是无法估量的。张之洞叱咤风云的这个30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多事之秋,中法战争、戊戌变法、洋务运动、八国联军入侵、义和团运动等等。

  作为举足轻重的重臣,张之洞几乎参与了所有的事件。除了上面所述之外,他是中法战争的主帅,这场战争是清廷对外战争中唯一胜利的战争。

  他是京汉大铁路的最先提议者,并亲自督办南段的修建。同时他还是变法运动的有力支持者,是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派人物的坚强后盾。

  作为一个历史人物的张之洞,事实上是个悲剧人物。他力办洋务,试图以此拯救国家,但收效甚微,而且招来种种的非议和指责。当时以致后来的很多年,也没有人认识到他的创举的实质意义。

  甚至到了民国时期,他在许多文章中的形象都一直不佳。他被说成是一个热衷仕宦、好大喜功的政客,一个自命不凡、才高气傲的名士。

慈禧

网络配图

  甚至因为力主东南互保,镇压自立军起义,被说成是腐败清廷的帮凶。以至随着岁月的流逝,随着洋务运动的被否定,他渐渐消失在历史的尘埃当中,被人们遗忘了。

  但是,站在今天的角度上,我们不应该忘记张之洞。他作为一个封建士大夫,能有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魄力和胆识,能够积极主张变革图强,能在弊端丛生的腐败清廷中有所作为,而且能够廉洁自律,这是何等难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野史秘闻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慈禧太后与五王爷:权力漩涡中的微妙博弈

      在中国晚清动荡的历史舞台上,慈禧太后与五王爷奕誴的互动堪称一部充满政治隐喻的宫廷活剧。这对叔嫂的复杂关系,既折射出皇权与宗室权力的永恒角力,也暗含着传统礼..

    慈禧太后与五王爷:权力漩涡中的微妙博弈
  • 李莲英为何深得慈禧太后喜爱?揭秘其上位之路

      在清朝末年的宫廷中,李莲英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非凡的能力,深得慈禧太后的喜爱,成为了慈禧身边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那么,李莲英究竟是如何赢得慈禧太后的青睐,并一..

    李莲英为何深得慈禧太后喜爱?揭秘其上位之路
  • 慈安太后与慈禧太后:清朝末年的双后格局

      在清朝晚期,两位皇太后——慈安与慈禧,共同构成了朝廷中的重要政治力量。她们的关系,既非简单的盟友,也非纯粹的对立,而是充满了复杂的互动与微妙的平衡。  慈..

    慈安太后与慈禧太后:清朝末年的双后格局
  • 慈禧太后:美貌争议与历史照片的背后

      慈禧太后,作为中国晚清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她的形象在历史长河中一直备受关注。关于她是否美丽,以及为何照片上显得不那么出众,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人。  一..

    慈禧太后:美貌争议与历史照片的背后
  • 慈禧太后:凌晨三点的宫廷日常

      在清朝晚期,慈禧太后作为实际统治者,她的生活作息一直备受关注。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便是她每天凌晨3点便起床,而正式上朝的时间却是8点。那么,这五个小时..

    慈禧太后:凌晨三点的宫廷日常
  • 慈禧太后与五王爷的关系探析

      在中国晚清的历史长河中,慈禧太后与五王爷(即恭亲王奕?)的关系一直是历史学家和民间传说关注的焦点。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政治格局,也对后世产生..

    慈禧太后与五王爷的关系探析
  • 宋朝的慈禧太后刘娥:为何未登皇位?

      在中国历史上,宋朝的刘娥,以其卓越的政治手腕和深厚的宫廷背景,成为了宋朝第一位摄政的皇太后,其权势和影响力几乎与皇帝无异。然而,尽管她手握大权,却并未像唐..

    宋朝的慈禧太后刘娥:为何未登皇位?
  • 慈禧太后与大清命运:预言背后的历史沉思

      在晚清动荡的历史时期,慈禧太后作为实际统治者,她的言行举止常常成为后世关注的焦点。其中,关于慈禧太后曾准确预言大清灭亡的说法,更是引人深思。然而,这一预言..

    慈禧太后与大清命运:预言背后的历史沉思
  • 清朝后妃薪酬揭秘:慈禧太后的工资变迁

      在清朝,后宫的等级制度森严,不同等级的后妃享受着不同的待遇,而她们的“工资”也是根据等级来划分的。今天,我们就来揭秘一下清朝的皇后以及慈禧太后的工资情况。..

    清朝后妃薪酬揭秘:慈禧太后的工资变迁
  • 如果没有慈禧太后,清朝最后的结局会是怎样的?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慈禧太后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说到慈禧太后小编相信很多人应该都是知道的,慈溪太后是清朝的,在当时腐朽落后的清朝,..

    如果没有慈禧太后,清朝最后的结局会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