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将领为何需要靠家丁打仗?将领家丁制是怎么兴起的?

时间: 浏览:加载中...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明朝兵制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明代中后期,大明王朝赖以倚重的卫所制度逐渐衰落,因此将领不得不依靠募兵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而这带动了家丁制的兴起。卫所制度与其说是一种军事制度,倒不如说是土地制度,其衰落的直接原因在于屯田制难以维持,深层次的内因则在于大明王朝的财政集权体制。

image.png

  “精明”但不“高明”的统治

  朱元璋平定元朝以后,摆在他面前的有两个难题,这两个难题可以说是困扰历代王朝的噩梦。其一是如何维持对帝国广大疆域的控制,并通过何种方式征税来维持这种控制;其二是如何防止造反以及颠覆王朝行为的出现。

  对于在小农经济出身的朱元璋来说,预防造反保护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显得比较迫切,再加上他本人也是通过造反推翻元朝而称帝的。因此在新王朝成立初期,维持社会稳定,预防造反才是重中之重,而这使得明朝的制度设计在一开始就显得比较短视、缺乏长远性。

image.png

  为了保持稳定,明朝一方面轻徭薄赋,换取民众对新王朝的向心力,另一方面则通过严格的户籍制度,限制人员流动,降低其反叛的可能性。不仅如此,为了最大限度地榨干民间的活力,减少社会流动性,明朝政府控制了大量的土地资源,重要的贸易实行国家垄断,严禁私人海外贸易。

  而这些社会控制举措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整个社会缺乏活力,所有的生产要素被集中到农业上面,明朝政府只能从有限的社会产出内获取税收,为了维护统治,明朝政府只能减少税务支出,反映在军事领域,卫所制度随之兴起。

  卫所制度的兴起与衰落

  前文我们说过,明朝政府控制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明弘治十五年官田占到全国土地的 14.15%。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土地,让兵士进行屯田,自力更生养活自己岂不是两全其美,因此在明朝初年,“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

image.png

  明朝的卫所制度实际上是兵农合一的耕战体系,士兵战时为兵,平时为农,兵农合一,使得朝廷不需要动用国库开支,便可维持一支强大的边防力量。而朱元璋本人也对自己的这一制度设计颇为自得,说吾养兵百万当不费百姓粒米。

  也正是得益于卫所制度,明朝初期的军事实力十分强盛,蓝玉十万军队便能直取北元王庭,明成祖朱棣也能五次出塞,主动出击。为了使得这一制度能够维持下去,朱元璋苦心孤诣,给卫所将士划分军籍,军籍世袭,为的就是将士兵束缚在卫所中。

image.png

  但是为大明王朝征战四方立下汗马功劳的卫所制度后来衰落了呢?

  这一制度本身存在着致命的缺陷。首先是军士的生活极端困苦,明朝国家军事补给不足,士兵不仅需要承担粮食生产的任务,还要接受国家指派的其他劳务,而这使得军士脱籍现象不断发生。由于军士的世袭,卫所士兵和将军之间很容易形成人身依附关系,发展到最后,边地将领利用职权侵夺卫所田产的事情不断发生。

  边将广置庄田,私役屯军,改挑渠道,专擅水利,又纵下人占种膏腴屯田,是使军士怨嗟,民政废弛。

  边将对于屯田的私占使得屯田不断流失,军籍人员的逃亡使得军士缺额,而人口逃亡加剧了在籍人口的负担,由此出现了恶性循环。卫所制度在明中期衰落,明朝的军事行动不得不转向民兵以及雇佣兵。

  募兵制的兴起带动将领家丁制的兴盛

  军户制度崩溃后,卫所制度式微,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募兵制度逐渐兴起。在募兵招收的过程中,大量家丁被招入其中,这成为家丁制的重要来源。

image.png

  明朝以前,将领家丁一直存在,但多是数百人,根本构不成军事武装力量,而到了明朝,大量的家丁为将领所用,甚至成为明朝政府赖以倚重的主要军事力量。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武将所辖不入兵籍”,而这意味着将领的家丁是自己的私人武装力量。

  于是乎,在利益的驱使下,原先侵占了土地,获取了大量财富的边军将领大量招募家丁,充当自身的私人武装力量,而普通士兵也乐意追随在将领的麾下,凭借自身武力拿到远比军户高很多的待遇以及地位。

  如此一来,将领的家丁战斗力越来越强,而明朝正规军几乎成为老弱病残的聚集地。在优渥待遇的驱使下,家丁的战斗力被激发出来,历史记载,家丁多为“以一当十, 摧锋陷阵”的勇战之兵,而优秀的家丁往往会得到更好的装备和给养,因此形成了正向循环。

image.png

  明末北边,李成梁这位将星最为耀眼,他经略辽东数十年,武功极盛,打的少数民族喘不过气来,除了自身的军事的军事才能以外,其家丁的强大战力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明朝依靠的家丁制度毕竟只是体制外的产物,再加上其为将领私有,朝廷难以控制,长期下去无异于饮鸩止渴,家丁制度的兴盛也间接打开了明朝灭亡的潘多拉魔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文史百科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