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昌言是个怎么样的人?为什么被宋高宗当成叛臣?

时间: 浏览:加载中...

  何昌言是个怎么样的人?为什么被宋高宗当成“叛臣”?

  何昌言是北宋宋哲宗时期状元,在参加殿试以后深的哲宗的赏识,还专门赐了一首诗给他。据说何昌言从小勤奋好学,而且志向远大,首次参加科举就高中状元。何昌言为人正直,深受最尊,但宋高宗却把何昌言称为“叛臣”,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实际上这对于何昌言来说,是一件子虚乌有,而且很不公平的事情。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这段历史,看看何昌言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image.png

  人性是复杂的,本来很受尊敬的人,可能在某个时候却有了污点,成了反面人物。比如宋朝有一位状元。

  这位状元名叫何昌言,是江西新干县人,在宋朝官场以敢于直言著称,曾五次弹劾大奸臣蔡京,蔡京都拿他没办法。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成了臭名昭著的“叛臣”。不过,他的家乡人却仍然很敬重他。

  要说这个人之前,咱先来看看他是如何考上状元的。

  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殿试结束后,考官们把前几名的卷子交给哲宗,哲宗看了看,觉得没问题,就开始让人拆开封填榜。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科的状元应该是胡安国,何昌言只能拿个榜眼,跟状元没关系。但就在这时候,意外出现了——宰相章惇、副宰相曾布说:“陛下,您有没有觉得第一名的卷子有什么问题?”

  哲宗说:“没什么问题啊?”

image.png

  章惇和曾布都是支持王安石变法的改革派,又给哲宗提醒道:“这个考生好像没提元祐党人(保守派)司马光这伙人。”

  哲宗又翻了翻卷子,说:“是没提,不过咱现在提倡改革,不提他们保守派不是很正常吗?”

  章惇急了,说:“不提就是没立场!您看第二名的卷子,很明确写着‘元祐臣僚,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恩’,这样立场鲜明的人才能当状元!”

  哲宗本来就没什么主见,被章惇的唾沫星子一喷,更分不清好坏了,只好同意了章惇的提议,把何昌言提拔成了状元。

  到这儿还没结束呢,章惇又把第三名的卷子翻开,说:“这个考生也在卷子上痛斥了元祐党人,理应排在第二。”

  哲宗抹了把脸上的唾沫星子,点了点头。

image.png

  章惇又把第四名的卷子抽上来,给哲宗念了几句,可惜这份卷子水平太差,连旁边的副宰相曾布都听不下去了,说:“章大人,这个人不用往前提了。”(事后才知道,这个考生叫章持,是章惇的儿子,看来曾布会有麻烦了。)

  章惇可能还没过足瘾,又把第五名的卷子抽了出来,开始给哲宗念。哲宗虽然是个老实人,这时候也火了:“什么意思啊?我定好的名次就这么不合格吗?人家小胡不就是没说元祐党人的坏话吗?至于这么赶尽杀绝吗?”

  章惇见皇上难得地发火了,也不敢再啰嗦,就把胡安国的卷子放在了第三名。

  其实,何昌言小时候本来叫何昌彦,“彦”的意思是有才学的人,寄托了他老爸对他的期望。但上了几年学之后,小何同学觉得不应该独善其身,还要为国家建言,做一个敢言、善言的人,于是就自作主张改成了何昌言。

  何状元进入官场后,没有辱没这个名字,曾五次上书弹劾大奸臣蔡京,可惜蔡京能量太大,何状元弹劾一次就被贬一次,一共被贬了五次。好在皇上很喜欢他,又五次都把他调了回来。蔡京拿他没办法,就派了几个特工去调查他的经济问题。

image.png

  这在古代官场是常用的手法,要想打倒你的政敌,首选是告他谋反,要是皇上不相信,就再查他的经济问题,因为中国人都知道的原因,保准一查一个准,很少有人能逃得过去。不过,何状元却是一个例外,蔡京派过去的特工查了好几天也没查出什么东西来,觉得就这么空着手回去太没面子了,就把何状元门口那副对联抄了下来,回去交给了蔡京。蔡京一看,差点儿没气哭了,对联是这样写的:“省一分,民受赐一分;耍一钱,便不值一钱。”

  不过,何状元还有一个不小的污点,据《宋史》记载,宋高宗在杭州即位后,大臣邓肃列了个叛臣表,其中何状元被列为“叛臣之上”,说他在金人扶持的张邦昌手下做过事,还为了避张邦昌的讳,把名字改成了何善言。当时何状元已经去世了,高宗竟然下令“追贬”。

  但在何状元的家乡江西新干县,老百姓还是非常敬重他的,专门为他修建了一座七级状元塔,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