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似道带蟋蟀上朝议政,皇帝不管吗?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宋史》是这样记载贾似道的:“贾似道字师宪,台州人,制置使涉之子也。少落魄,为游博,不事操行。以父荫补嘉兴司仓。会其姊入宫,有宠于理宗,为贵妃,遂诏赴廷对,妃于内中奉汤药以给之。擢太常丞、军器监。益恃宠不检,日纵游诸妓家,至夜即燕游湖上不反。理宗尝夜凭高,望西湖中灯火异常时,语左右曰:‘此必似道也。’明日询之果然,使京尹史岩之戒敕之。岩之曰:‘似道虽有少年气习,然其材可大用也。’寻出知澧州。”大意是说,贾似道虽出身官宦,但家道中落,少年时落拓不羁,游荡博弈,不务正业。因父辈官荫补官为嘉兴管仓库的小官。后又因姐姐入宫得宠,擢升为太常丞、军器监。如此愈发不检点,白天纵游妓家,夜晚宴游湖上而不返回,以至皇帝登高处,都能看到西湖灯火通明。一猜,便知是贾似道,并命京兆尹奉旨训戒他。那么,贾似道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image.png

  生于宁宗嘉定六年(公元1213年)的贾似道,字师宪,号悦生,南宋晚期权相。浙江天台屯桥松溪人。京湖制置使贾涉之子,生母胡氏是贾涉的小妾。贾涉死时,贾似道年仅十一岁。

  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贾似道因父辈官荫补官为嘉兴管仓库的小官,后因其姐是理宗的宠妃,贾似道凭此上位,擢升为太常丞和军器监,属于肥差。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贾似道登第进士,为理宗所看重。

  贾似道的真正发迹却是在淮西。淳祐元年(公元1241年),改湖广统领,始领军事。淳祐三年(公元1243年),加户部侍郎。淳祐五年(公元1245年),以宝章阁直学士为沿江制置副使,知江州兼江南西路安抚使,再迁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贾似道在淮西筑城,政绩斐然、名声鹊起。当时的孟珙在了解情况后,认为他是个人才,便向宋理宗建议让贾似道接任京湖安抚制置大使的职务,并把初露头角的李庭芝推荐给了贾似道。淳祐九年(公元1249年),加宝文阁学士、京湖安抚制置大使。淳祐十年(公元1250年),以端明殿学士移镇两淮。宝祐二年(公元1254年)加同知枢密院事、临海郡开国公。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加参知政事。宝祐五年,加知枢密院事。宝祐六年,改两淮宣抚大使。

  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贾似道于军中拜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宋理宗以“师臣”相称,百官都称其为“周公”。

  宋理宗驾崩后,立理宗养子赵禥为帝,是为宋度宗。度宗即位后不久,贾似道升任太师、平章军国重事,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襄樊陷落,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贾似道率领精兵十三万出师,于丁家洲(今天安徽铜陵东北江中)应战元军,结果大败,乘单舟逃奔扬州。群臣请诛,乃贬为高州团练副使,循州安置。行至漳州木棉庵,为监押使臣会稽县尉郑虎臣所杀。

  蒙古入侵:理宗绍定五年(公元1233年),蒙古向南宋政府提出“联蒙灭金”,与蒙古结成盟友后。于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宋蒙联军成功灭金,但蒙古却违背之前定下来的条文,把宋应得的土地削减,宋出兵强行要回土地,但无济于事,惨败而归,更被蒙古于宝祐六年(公元1258年)以“违约”名义入侵。

  宋理宗令右丞相贾似道领兵出战,驰援鄂州,贾似道根本没有什么军事上的认识,出征后与蒙军私下议和,并向蒙军游说朝廷会向蒙古进贡,第一次议和,蒙军并不愿意。及后,蒙古大汗蒙哥在钓鱼城一战中死于城下,贾似道得知忽必烈会回国夺回汗位,便看准机会,与忽必烈签订和约,表示愿意称臣、岁奉二十万两银、绢二十万匹。

  在私下议和后,贾似道又趁蒙军撤退时进攻,杀伤仅一百七十多敌军。可贾似道却视为“空前绝后”的战功,连奉“捷报”,却不报蒙军撤退的真正原因,向理宗报道:“诸路大捷,鄂围始解,汇汉肃清。宗社危而复安,实万世无疆之福。”

  理宗收到情报后,欢天乐地,赐贾似道卫国公与少师,大力赞扬贾似道,令朝中文武百官恭迎贾似道“凯旋”。之后,宋理宗罢免了丞相丁大全,使贾似道得以专权。贾似道得势后,立即作威作福,并向理宗谗谮在军营中对他“无礼”的曹士雄与向士璧,称其曾在军中贪污及盗取官钱。结果,两人被流放外地。另一位将领高达,曾在军中讽刺贾似道,他又在理宗面前说高达的不是,希望可以除去高达,幸而理宗还有点智慧,没有杀死高达。

image.png

  贾似道与同党编辑《福华编》,“歌颂”他在抗蒙时的“英勇事迹”。

  宋度宗(公元1264—1274年在位)登基后五年,贾似道为了测试自己在朝中的地位,便在度宗面前说自己年事已高,需返乡受福,度宗为了不要失去这个“军事奇才”,下旨准许贾似道可六日上朝一次,也不用如百官般的行礼。后来,改为十天上朝一次,贾似道已证明了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几乎与皇帝相似。另一种说法认为不必上早朝是南宋“权相现象”,是每任丞相皆有的礼遇。

  咸淳三年至九年(公元1267年—1273年),襄阳城被元军围攻之时,战况文书接二连三地传来,贾似道却以玩乐为首、国事次之,一律不上朝。《宋史》这样记载:“襄阳围已急,似道日坐葛岭,起楼台亭榭,取宫人娼尼有美色者为妾,日淫乐其中。唯故博徒日至纵博,人无敢窥其第者。其妾有兄来,立府门,若将入者。似道见之,缚投火中。尝与群妾踞地斗蟋蟀,所狎客入,戏之曰:此军国大事耶?”

  咸淳八年(公元1272年),宋度宗前往祭祀式时,天落大雨,度宗接受爱妃胡贵妃之父提出归宫之建议。此举令贾似道不满,装出要离宫归家,度宗苦苦哀求,后听从贾似道的话,把心爱的胡贵妃送去当尼姑才得到贾似道的“原谅”。

  更荒唐者,贾似道还带蟋蟀上朝议政,庭上不时传出虫鸣声,甚至发生蟋蟀自水袖内跳出,跳黏到皇帝胡须上的闹剧,而襄阳被元军围困一事,却被贾似道一一隐瞒。又一次,皇帝准备派遣贾出征,贾似道买通大臣,向度宗“说明”他应留在中央控制大局,而不该上前线抗敌。

  宋度宗离世后,元军已攻占了鄂州,南宋太学生提议贾似道亲自出战,在群众压力下,贾似道不得不上阵。但他贪生怕死,根本不思抗击,只是一味求和。他给元丞相伯颜送上礼品,请求割地赔款,但伯颜责他不守信义,拒绝议和。

  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在安徽芜湖鲁港一带,贾似道几乎未加抵抗,和几个属下一起,抛弃其统领的十三万精兵,乘小船逃走(丁家洲之战)。南宋军队大败,军士死伤逃亡不计其数,天下舆论大哗。元兵直逼临安,朝野一片震恐,要求杀贾似道以谢天下。在强大的压力下,谢太皇太后被迫将他免职,但此举无法平众怒,朝廷内外都坚决要求处死贾似道。谢太皇太后无奈,只得把他贬到偏远的广东一带。

  县尉郑虎臣家里曾受过贾似道的迫害,为了报仇,他主动要求押贾似道去贬所。在押解的路上,郑虎臣多次提醒,让贾似道自尽,但他不愿就死。郑虎臣想尽办法,勒逼折磨,到了木棉庵时,贾似道自知再也活不下去,就服冰片自杀。怎奈一时并不得死,只是肚泄,郑虎臣气愤不过,在厕所内处死了贾似道。

  明朝抗倭名将俞大猷在木棉庵前的石亭中立下石碑,并亲书“宋郑虎臣诛贾似道于此”。清乾隆年间的龙溪知县袁本濂,又用一块石碑将这十个大字重述一遍。旁边有公元1936年诸暨人陈琪撰文、汉寿人朱熙写的《木棉亭记》碑刻。

  另一说是元军已攻入临安混乱时,宋室王爷愤贾似道误国,于逃亡途中,提尚方宝剑斩杀贾似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