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刘邦赴鸿门宴是如何全身而退的?

时间: 浏览:加载中...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刘邦赴鸿门宴是如何全身而退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这是一句在中国人尽皆知的成语,讲的是鸿门宴上的一个惊险细节。

  当时,宴席上的张良一眼就看出来,项庄要借舞剑的姿势,行谋刺刘邦之实。于是,张良赶紧离席寻找外援,最后对樊哙、夏侯婴、纪信、靳强四人说出了这句流传极广的成语。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image.png

  樊哙是个急性子,听闻沛公有难,直接请命,“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情况如此危急,我樊哙请求张子房先生同意我进入宴席,跟沛公同生共死。

  随即,樊哙就带着盾牌和宝剑闯进军门,冲入宴席所在的营帐,正在舞剑的项庄和以身子护卫刘邦的项伯乃至在主座上兴致勃勃观看舞剑的项羽,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给震惊了,不得不暂停手头的事物,尤其是项羽,紧张得手按剑柄,一副金庸小说中末流剑客听闻独孤九剑的样子。

  然后樊哙就用豪爽的吃肉喝酒征服了项羽的心,最后又巴拉巴拉一顿说,把项羽说得哑口无言,刘邦也见缝插针,借口上厕所,叫樊哙一同离席,随即在樊哙力荐之下,从小路回到灞上军营,留下张良跟项羽继续周旋。

image.png

  为什么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最后结果竟然是刘邦全身而退呢?是项羽本来就没想杀刘邦,还是因为刘邦太聪明,事先部署好一切呢?

  我倾向于认为,二者兼而有之。

  本来,项羽听信首席谋士范增的计策,决定发兵攻击刘邦的军营,和刘邦决一雌雄,但在堂叔项伯夜探刘邦军营并带回刘邦愿意俯首称臣的消息后,项羽又觉得,不战而屈人之兵方是上上策,于是放弃了杀刘邦的念头。

  所以,在刘邦亲至鸿门并当面向项羽表达了俯首称臣的意思之后,项羽才甩锅曹无伤,说自己之所以会动了对刘邦用兵的念头,都是曹无伤这个小人在挑拨,他项羽一时冲动,中了小人的算计。

  至此,项羽已基本放弃了杀刘邦的念头。而且,很可能项羽因“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胜利高兴不已,在宴席上提前喝醉了,并未看出项庄舞剑的意图所在。

image.png

  刘邦这边呢?

  刘邦可不是一介莽夫,能以一两万兵马长途跋涉攻入关中的狠角色,可不仅仅靠的是军队战斗力,而是谋略、战略、后勤、军力全方位的出类拔萃,这样的一个刘邦,定然不会在没有周密部署的情况下贸然赴鸿门宴的。

  为赴鸿门宴,刘邦都做了哪些精心准备呢?

  首先是给项羽、范增带上厚礼,以示臣服;其次是上下统一口径,以示他刘邦从未对项羽有贰心;再次是选调最佳配置以求安全,张良是头脑发达计谋繁多的谋士,樊哙是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将军,夏侯婴是自带GPS的老司机,纪信是和刘邦样貌有几分相似随时可以做替身的将军,历史上对于靳强的记载比较少,但我们相信,靳强也应当是有特别用途的。

  刘邦这一番部署下来,求的就是一个万全,若是这样部署仍旧不能全身而退,只能说明天不容他刘邦,而非项羽、范增不容他刘邦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