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李隆基为什么要把大权交给藩镇节度使?

时间: 浏览:加载中...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隆基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许多人都知道,造成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就是发生在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而“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则是唐玄宗给藩镇节度使安禄山等人授予了太多的权力,结果促使其“手握利器,杀心自起”。后来“安史之乱”虽被平定,但唐朝藩镇割据的局面却再也无法结束,并最终导致唐朝的灭亡。那么问题来了,唐玄宗为何要把大权交给藩镇节度使呢?

image.png

  有人认为,唐玄宗晚年宠信奸臣,沉溺美色,所以才导致了藩镇偷偷发展壮大,以至于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可事实上,唐玄宗设立藩镇节度使却是在他执政初期,即“开元盛世”阶段所干的一件重大举措,其初衷是为了解决长期困扰大唐帝国的两大难题:边患和财政危机。

  唐朝前几任皇帝不断开疆拓土,到了唐玄宗即位时期,唐朝的疆域已经非常辽阔了。然而大有大的难处,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戍卫边疆需要付出非常昂贵的成本。比如在八世纪初期驻守西部的唐朝守军兵力约为五万,可是这五万人的军费开支却比京畿地区十几万人部队的开支更加巨大。到722年,整个帝国总兵力约为六十万,其中多数为边防守军。

image.png

  虽然唐朝的边防军人数不少,但在保卫国境线上能做的努力却很有限。因为唐朝周边势力都是游牧或半游牧民族,他们的军队机动性高,且目标并非是为了占领土地,而是要以突袭的方式劫掠粮食、人口。大部分边镇只有数百人驻守,如果游牧骑兵大规模入侵,这点兵力显然无法应对。每当这个时候,唐朝中央就必须出动大规模军队,并临时任命有经验的军事统帅前往讨伐。可是这个过程却非常繁琐,效率极低,往往是当大军到达边境时,敌人早就已经撤回自己境内,消失在茫茫草原和戈壁之中了。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从唐睿宗(唐玄宗之父)执政后期开始就任命长期的节度使以指挥各防区。如果某个防区遭到进攻,身处边疆的节度使就能迅速作出军事部署而不需要像过去那样等待朝廷任命战地统帅和动员军队导致的长期延误。

  权力下放的效果立竿见影,唐朝边防军在节度使的指挥下战斗效率大大提升。因此在唐玄宗即位后相继在边疆地区设立了九节度使、一经略使,总共十大藩镇,每个藩镇节度使拥有一大批直属军队(通常称“经略军”),其中兵力最多的范阳节度使拥兵达九万余人。此外,为了提高效率,藩镇节度使还被授予行政大权,可以在自己管辖的藩镇内任免官吏。

  不过,节度使的设立虽解决了军队效率问题,但另一个问题却仍很突出,那就是长期面临的财政困境。唐朝从立国开始一直执行粗放式的财政政策,坚持不与民争利。因此唐朝百姓比较富庶,但中央财政却很吃。

image.png

  唐朝疆域庞大,兵员众多,所以后勤支援就成了个大难题。把各地的粮食、物资集中到京师,再从京师统一运送至边疆地区是传统的做法,但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如此来回运输,加上沿途损耗,势必会造成惊人的浪费。《孙子兵法》中就提到过“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言下之意就是说,军队只需要吃“一钟”的粮食,但如果由中央从地方收取再输送到前线,需要付出“二十钟”的成本。

  虽然唐朝各地的边防军都设有军屯,能部分实现自给自足,但军费的“大头”还是要靠朝廷拨款。可是唐朝国库本来就不宽裕,很难承受这样巨大的支出。为了实现高效率管理和运作,唐玄宗决定进一步下放权力,将藩镇所辖区域的财政大权交给节度使,让其实现自负盈亏。如此一来,节度使在掌握了军权、行政权之后,又进一步掌握了财权,藩镇俨然成为了节度使的独立王国。

  唐玄宗为了解决两大难题而设立了节度使,可是让他始料未及的是在几十年后,节度使却成了自他以后所有唐朝皇帝的最大难题。由此可见如何应对难题才是每个面临困境的人真正该思考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