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进达跟秦琼是什么关系?被李世民封为兵马大元帅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此人原本是秦琼的“小弟”,秦琼死后,他被李世民封为兵马大元帅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大唐皇帝李世民的昭陵,是历史上陪葬功..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此人原本是秦琼的“小弟”,秦琼死后,他被李世民封为兵马大元帅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大唐皇帝李世民的昭陵,是历史上陪葬功臣最多的帝陵。在古代,功臣自然死亡以后,如果可以在皇帝的陵墓旁边陪葬,那绝对是一种荣幸,同时也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因此很多文臣武将都以能陪葬皇陵为奋斗目标。
在陪葬李世民的众多文臣武将中,有一位名叫牛秀,字进达的“左武卫大将军”。牛进达出身于世家大族,他的祖父正是北齐的“镇东大将军”牛双,虽然牛进达的父亲的官职并不高,但也是县令之职,因此牛进达从小就衣食无忧。但在隋朝末年,由于隋炀帝无道,逼得很多人走投无路,只好上山为匪,牛进达就是其中一个。
牛进达最先投奔的山头就是瓦岗山,并且很快他就成了瓦岗山首领翟让手下重要的将领。而且因为牛进达为人仗义、大方,因此他与秦叔宝、程咬金等人都成为了莫逆之交。
在瓦岗军起义失败以后,牛进达就与秦琼、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了王世充。但投奔了王世充以后,秦琼与程咬金都觉得王世充难成大事,所以就决定离开王世充,投奔大唐皇帝李渊。而牛进达一直把秦琼当做大哥,所以他也跟着秦琼一起投奔了唐朝。
牛进达投奔大唐之后,被李渊任命为“左一马军总管”一职。秦琼在刚投奔李渊的时候,职位是“右一马军总管”,从这就可以看出来牛进达的起点是与秦琼一样高的。牛进达投奔大唐以后就跟随李世民一起南征北战,先后征服了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诸侯。
可是牛进达的功劳却不大,当秦琼和程咬金都因功被封为“国公”时,牛进达还只是一个拿不出手的小官,由此可见,他实在是没有立过什么大功劳,因此李世民也没有办法加封于他。
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杀了太子李建成,自己做了大唐的皇帝。李世民当皇帝以后也是大封功臣,对支持他上位的人皆有封赏,牛进达也因此被封为“右武卫中郎将”,这个官职在唐朝来说并不大,而此时的秦琼、程咬金等人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了。
在李世民统治初期,牛进达一直都得不到升职的机会,直到公元633年,老天也许是看牛进达太可怜了,所以给了他一个升职的机会。在这一年,嘉州和陵州地区的部落武装造反,而这两个造反地点恰好是牛进达的防区,所以牛进达奉命带兵平叛。虽然牛进达本事一般,但对付几个部落的叛乱还是绰绰有余的,所以他率军没用多久就一举击溃叛军。
当战争的捷报传到长安时,李世民这才想起了以前的老部下牛进达。也许是此次牛进达立了功,也有可能是李世民想起了昔日一帮老兄弟一起并肩作战的日子,于是他下达圣旨,加封牛进达为“十二卫将军”。直到此刻,牛进达的官职才算是有点起色。
此后的牛进达,当过李靖的部将,跟随李靖一起发动了对吐谷浑的战争。他还当过侯君集的手下,参与了灭高昌之战,此战牛进达独当一面并立下了大功,因此被李世民册封为“琅邪郡公”。
牛进达无论是武功还是谋略都是比不上秦琼的,但他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他比秦琼年轻,而且身体很好。秦琼去世的时候,牛进达才40多岁,此刻的他正值壮年。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正是年轻使得牛进达终于成长为唐朝首屈一指的大将军。
公元645年,李世民亲自率大军征讨高句丽,但当时的情况很尴尬,唐朝开国名将秦琼、侯君集、张公瑾等人全都去世了。活着的李靖,也是风烛残年之躯,无法承受万里远征之苦。所以不到50岁的牛进达,成了李世民此次出征最为倚重的将领。
于是李世民下圣旨,封牛进达为“检校右武候大将军,”率领大军随李世民一起讨伐高丽。在与高句丽的战斗中,牛进达身先士卒,率部大破高句丽军,立下了大功,并获得了李世民的褒奖。
公元647年,牛进达被晋升为“行军大总管”,这个职位就相当于古代的兵马大元帅之职,而且这个职位在唐朝来说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牛进达作为唐朝的兵马大元帅,率部渡海攻打高丽,并且取得了一场大胜利,于是李世民下旨,加封牛进达为“左武卫大将军。
牛进达可以被荣封为“左武卫大将军”不是因为他能打,也不是因为他谋略过人,而是因为他年轻,把资历高、有本事的人都熬死了,所以他才得以一展身手,并得到李世民的重用。
在唐朝的第三任皇帝李治登基以后仍然重用牛进达,并让他掌管禁军,成为护卫皇宫内外安全的保镖头子。牛进达去世以后,李治下旨追封牛进达为“左骁卫大将军”,还赐予他“壮”的谥号,并且让他陪葬在李世民的昭陵。
从牛进达的身上我们可以知道,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就算有再大的本事,也不如有个好身体,只要不死,早晚都会创造奇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此人原本是秦琼的“小弟”,秦琼死后,他被李世民封为兵马大元帅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大唐皇帝李世民的昭陵,是历史上陪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