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命令向太子下跪,安禄山说了什么?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唐玄宗命令向太子下跪,安禄山却说:太子是啥官?我只向皇帝下跪,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安史之乱,是中国影响最大、破坏力最大的叛乱。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发难,20万铁骑席卷二都,给唐朝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和损失。而这场叛乱也标志着,中国封建王朝的顶峰已经过去。后世的王朝,再不复盛唐之勇。

  对于安禄山为何造反,学者们对此众说纷纭。从实力对比来说,安禄山虽然兵强马壮,但人数上仍不及唐朝。以河北三镇之力,虽然一时能胜,但长期以往,对抗不了唐朝中央以及河东、西北节度使的联合。很显然,安禄山的叛乱是一种赌命行为,赌得就是唐朝一方会出现失误。

  那么安禄山为何会在双方实力对比悬殊情况下,悍然造反呢?这就要从安禄山与太子的关系来说起了。

image.png

  从能力上来说,唐玄宗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武全才的英主。但作为父亲,却是一个不念亲情、残忍噬子的禽兽。原本,唐玄宗的太子是李瑛。但到了公元733年,武惠妃以宫中有盗贼为名设下诡计,将李瑛、李瑶、李琚等三位亲王引入宫中。三王入宫后,武惠妃借口三人披甲入宫,诬告他们谋反。

  对于如此明显的污蔑,唐玄宗竟不分青红皂白,一日之内将三位亲王全部判处了死刑。而这个事件,便是震惊天下的“一日杀三王”事件。

  李瑛被杀后,寿王李亨继承了太子之位。有了兄长的前车之鉴,李亨自然处处小心、事事恭谨。然而即便如此,李亨仍免不了被唐玄宗威胁,屡次遭到敲打,好几次都差点被废。宰相李林甫很快便摸透了唐玄宗的想法,于是他在皇帝多次馋毁太子,欲废之而后快。

  但作为太子,李亨自然会参与国家大政,与一些边将和朝臣结好。其中,李亨与唐玄宗假子——王忠嗣从小一起读书,关系非常要好。同时,王忠嗣是当时唐朝战无不胜的军神,官至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可以说,整个唐朝西北乃至河东军区,都是太子的支持者。

  正所谓“太子唯兵强马壮者得之”。太子有西北军区的支持,自然让唐玄宗和李林甫如坐针毡。于是他们将目光投向了河北军区,将本是一介杂胡的安禄山扶植为统领三个军镇,拥有20万大军的强力节度使。

  就这样,唐玄宗、安禄山与李林甫便组成了难以动摇的三巨头同盟。对于安禄山,唐玄宗可谓是宠信到极点,不但一再加封官位,甚至还将他封为东平郡王,开启了异姓节度使封王的先河。

  除了官爵之外,唐玄宗也从各种细节入手,显示自己对安禄山的宠爱。《资治通鉴》载,

image.png

  “上尝宴勤政楼,百官列坐楼下,独为禄山于御座东间设金鸡障,置榻使坐其前,仍命卷帘以示荣宠”。

  为了“报偿”唐玄宗的宠爱,安禄山也使尽各种解数,证明自己对皇帝的忠诚。为此,他甚至不惜认比自己小16岁的杨贵妃为母。安禄山与杨贵妃之间亲密无间,甚至出现了很多丑陋的谣言,但唐玄宗却丝毫不以为意。

  有了安禄山这支枪杆子的支持,唐玄宗便可放心大胆地敲打太子以及他背后的西北军头们。公元749年,王忠嗣获罪,最终忧虑而死。太子失去了最大的靠山,安禄山也除去了一个最大的对手。毕竟有王忠嗣在,安禄山根本无法叛变。

  除此之外,安禄山还逢场作戏,配合唐玄宗侮辱太子。《旧唐书·安禄山传》记载:

  安禄山在朝时,玄宗命见太子,“禄山不拜。左右趣之拜,禄山拱立曰:‘臣胡人,不习朝仪,不知太子者何官?’上曰:‘此储君也!朕千秋万岁后,代朕君汝者也。’禄山曰:‘臣愚,向者惟知有陛下一人,不知乃更有储君。’不得已,然后拜。上以为信然,益爱之”

  简单翻译来就是,唐玄宗命安禄山向太子下拜,安却故意装傻说自己是胡人,不知道太子是啥官,不能下跪。此后他更是拍着胸脯宣称:“我心里只有陛下之人,储君太子是什么鬼?”

  不拜太子,不仅可以显示自己只听命于皇帝一人的忠贞,还显示了自己与太子毫无瓜葛。虽然得罪了太子,但是却能讨好皇帝,这笔买卖暂时还是划算的。

  安禄山之所以如此有恃无恐,是因为他与唐玄宗、李林甫建立了联盟,他似乎满以为李林甫一定能扳倒太子,另立新的储君,以此来保持自己的富贵和性命。然而李林甫去世后,政敌杨国忠继承了相位,而太子的地位却始终屹立不倒。

image.png

  唐玄宗已经年过70,朝廷内有太子和政敌,朝廷外有敌对的西北藩镇,安禄山已经骑虎难下。安禄山能保持对这些势力的优势,完全是由于玄宗对他的宠信,一旦玄宗去世,等待安禄山的必然是被攻讦消灭的命运。

  随着玄宗年龄的增大,其他势力对他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安禄山对此心知肚明,因此才会“自以曩时不拜太子,见上春秋高,颇内惧”。这也是安禄山发动叛乱的一个外部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