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化:千里走单骑的其实是他,被三国演义忽悠了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历史上的廖化并不平庸,千里走单骑的其实是他,被三国演义忽悠了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熟悉《三国演义》的人恐怕对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并不陌生。这个故事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但虚构的成分很大。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关羽传》上记载:“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於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可见。关云长虽有千里寻刘备之事,但由于曹孟德宽宏大量,成全其忠义之志,不但没有派兵追赶,也没有设立重重关卡拦阻。关羽此行虽然遥远,但也路途坦荡、一帆风顺,双方都没有发生战斗,曹军更无将士伤亡,所谓“过五关斩六将”不过是小说家罗贯中为了描写关云长的勇武,而杜撰出来的故事罢了。

  不过很多时候,历史往往比小说更精彩。在三国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一个可以称为 “千里走单骑”的故事,可主角会让不少人难以置信,他就是被后人用“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比喻缺乏优秀人才,而用无能之辈的“无能之人”——廖化。

image.png

  廖化是本名淳,世代为沔南的豪门世族,而非《三国演义》所说,靠劫掠为生的盗贼(参二十七回)。他加入刘备阵营的时间不详,但从他一开始就担任关羽帐下的主簿看。廖化精通文墨,不然也无法负责掌管文书的佐吏。足见他是文武双全,而非一介武夫。

  公元219年,蜀汉大将关羽疏忽大意,对东吴集团缺乏警惕,导致荆州被东吴名将吕蒙偷袭得手。不久,关羽兵败身亡,时为关羽手下的廖化兵败被俘,不得已投降孙权。廖化投降的具体原因不明,但不少学者根据事情的发展分析,他很有可能担心母亲遭到伤害。这在重视孝道的古代社会,为了保全长辈而选择投降,是可以理解的,也不会受到舆论太多指责。

  但廖化虽然投降,可他却怀着一颗“身在吴营心在汉”之心,日夜思想着逃脱之计,希望能早日离开敌营,回到刘备身边。经过两年的思量,他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他通过诈死,巧妙骗过了孙权的手下。并借此机会,于公元221年携其老母昼夜西行,跋山涉水,越过一道道卡,终于到达秭归,与当时东征的刘备会合,完成了这一段传奇故事。

  刘备见到廖化重回阵营,自然欢喜异常,立刻任命廖化为宜都太守。不久,蜀汉军队至夷道县猇亭,廖化于是担任别督,与陆逊率领的东吴军对峙。但刘备用兵失误,导致了夷陵之战的惨败,廖化只好随着大军撤回了巴蜀之地。

image.png

  比之关羽的“千里走单骑”,廖化的“千里走单骑”同样显示出了古代的统治者所提倡的“忠义精神”,还多表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赞颂的“孝道”。但前者却得到后世的极力追捧,被视为忠义的化身,长久以来在民间具有广泛的信仰,成为民众心目中的“金牌偶像”。而后者的事迹不仅鲜为人知,更被后人冠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称号成为无用之人的代名词。如此巨大的反差实在令人嘘嘘不已。

  而且从历史上看,廖化也并非无能之辈。刘备驾崩后,廖化成为诸葛亮的参军。后为督广武,稍迁至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

  公元238年,廖化攻打魏国守善羌侯宕蕈驻守的营寨,魏将郭淮派遣广魏郡太守王赟、南安郡太守游奕率兵救援。面对两军夹击的不利局面,廖化利用魏军分兵的弱点,抓住机会各个击破,并射杀王赟,取得了胜利。此战可见,廖化颇善于用兵,绝非一个草包。此后,廖化多次随姜维北伐,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廖化始终尽心尽力,在不利的战略局势下,保全了蜀汉军队的有生力量。

  262年,姜维准备再次北伐,此时蜀汉已经进入即将灭亡的时期。面对这样的态势,廖化劝阻姜维“‘兵不戢,必自焚’,伯约之谓也。智不出敌,而力少於寇,用之无厌,何以能立?诗云‘不自我先,不自我后’,今日之事也。”要姜维在敌强我弱的格局下,放弃北伐,以免遭致倾覆的命运。可姜维不听良言,执意进兵,结果被邓艾击溃。这能看出,廖化颇有战略眼光,是不可多得的良将。

  第二年,邓艾、钟会对蜀汉发起战略总攻,准备将其一举消灭。廖化和姜维竭力抵抗,但也无济于事,蜀汉最终被魏国所灭。264年,廖化准备前往洛阳,但不幸病逝于路上。蜀汉气数已尽,廖化即使再厉害,也无法力挽狂澜,但他战斗到最后一刻,无愧于蜀汉的忠义之士。后世如此贬低他实在是不公平。

image.png

  其实在当时的史学家眼里,廖化是令人称赞的。陈寿在《三国志》就指出廖化“以果烈称”。而《华阳国志》甚至记载:“时人语曰:前有王(平)、句(扶),后有张(翼)、廖(化)。”足见廖化在当时蜀汉将领中的地位之高。绝非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至于关羽,后世被人无限地神化,将不少无中生有的事,加在他的身上。成为中国民间信仰中重要的神祇。可“历史的关羽”与“信仰的关公”从来就不是一回事,两者存在巨大的差异。由此可见,中国历史上有些所谓的英雄人物有不少是后人为了某种需求,加工炒作而成的,其事迹往往与真实历史有极大差异。而像廖化这样文武双全、忠肝义胆的国之栋梁,竟然被后人黑化,以至于给人无能之辈的印象。

  由此可见,我们看待历史人物,不能仅仅停留在“众所周知”的印象中,最好能够深入历史文本,理性、客观地考察人物的真实事迹,才能对历史人物有个清晰的理解,不要让那些被黑化的忠良之士,成为后人的笑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