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荷原型人物揭秘:乾隆帝纯惠皇贵妃的传奇人生
在电视剧《还珠格格》中,夏雨荷以其温婉动人、才情出众的形象深入人心,她与乾隆皇帝在大明湖畔的露水姻缘更是成为了观众心中的经典情节。然而,夏雨荷这一角色并非..
清人吴炽昌的笔记《客窗闲话》中收录了一则“强奸幼女案”的故事:
“有七十余岁老翁,爱邻女幼慧,保抱提携,胜于己出。父母知翁诚实,使女拜翁为义父,往来无间。”这女孩子才十岁,正是半懂事半不懂事的年纪。一日,女孩父母因为要到亲戚家奔丧,将女儿托付给老翁看护,老翁于是过来家里暂住。次日,父母归来,见女儿走路姿势不大对劲,便叫来问话。女儿的回话让爹娘如雷轰顶:她被老翁奸污了,因下体痛疼,所以才行走不便。父母又怒又悲,将老翁告上衙门。
在古代,强奸幼女是一项大罪。县官赶忙升堂。一问讯,得知详情:当日,小姑娘因父母不在家,便到邻舍听大人闲谈。聊天的都是些刚成婚的妇女,所谈尽是“阴阳交合之事”。小姑娘听了很是好奇,便回家“与义父同榻”,想与老翁试行云雨。老翁开始还不敢干这禽兽之事,说,“汝年幼稚,决不能成事。”小姑娘说,邻家姐姐说这事儿“乐不可支也”,非要试试。老翁“久鳏,闻言心动”,便半推半就上马拉弓,一试之下,小姑娘“疼极几毙”,老翁怕出事,也不敢硬来,只是责怪小姑娘:“叫你不要试,你偏要,现在受伤了吧?你爸妈回来,千万不可告诉他们,切记切记。”
根据审讯所得,这是一起情节离奇的强奸未遂案。那时候的官府,倒不敢回护老翁,将责任推到不懂事的小姑娘身上,而是比较讲求“情法两得其平”,一方面,“先开导其父母,为此女留名节地步,将来择配,不至为人所弃”;另一方面,按律作出判决:强奸幼女已成者,当斩;老翁“因喊即止”,属强奸未遂,“依强奸十二岁以下幼女未成例,改发烟瘴充军。即年逾七十,不准收赎”。
清代的刑律规定了“强奸幼女罪”:强奸十二岁以下幼女致死,或将十岁以下幼女诱奸者,判斩刑;强奸十二岁以下幼女幼童未遂,发配远边为奴。清律“强奸幼女罪”的立法渊源来自南宋的《庆元条法事类》。宋代之前,法律对强奸罪的处罚并不严厉,比如唐代,《唐律疏议》规定:“和奸(通奸)者,男女各徒一年半;有夫者,徒两年”;“强者各加一等”。对强奸罪的惩罚只是在“通奸罪”刑罚的基础上“各加一等”而已。大概也因为此,唐人的男女关系很是混乱,以致有“脏唐”之说。宋人加大了对强奸罪的惩罚力度,北宋时,对强奸有夫之妇者,“决杀”。南宋制订的《庆元条法事类》,在“诸色犯奸”条目下规定:“诸强奸者,(女十岁以下虽和也同)流三千里,配远恶州;未成,配五百里;折伤者,绞。”
这条在立法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法条,这里不妨略加解读一番。显而易见,宋律对强奸罪的处罚已经很严厉了:“流三千里,配远恶州”;如果对被侵犯妇女的身体造成损伤(宋代法律术语叫“折伤”),则判处绞刑;就算强奸未遂(宋代法律术语叫“未成”),也要刺配五百里。应该说,这一立法显示了宋人更加注重对女性的法律保护。另外,按宋朝的法律伦理,妇女被强暴时奋起反抗、杀死施暴者,是免罪的。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昌州有个叫何任的妇人,“夫死已经十年,守志不嫁”,一次亡夫的兄弟卢化邻竟来逼奸,“阿任仓卒之间,无可逃免”,杀了卢化邻。因为出了人命,便进入刑事司法程序,最后,皇帝下诏宣布阿任无罪,并表彰了她,“支赐绢五十疋”。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庆元条法事类》创造性地确立了“强奸幼女罪”:奸污“女十岁以下虽和也同”。意思是说,对十岁以下的幼女进行性侵犯,即使幼女同意或主动,也等同于强奸罪(宋代法律术语叫“虽和也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针对“强奸幼女罪”的立法惩罚。这一立法背后的法理,跟现代社会保护未成年人的道理并无不同:未成年人的心智尚未发育健全,不具备独立的法律人格,因此,她们的意愿并不构成否定强奸的要件。根据这样的法理,所谓“和奸幼女”、“嫖宿幼女”之类的罪名是立不住脚的。
宋朝诸多优良的司法制度,比如“鞫谳分司”制(事实审与法律审分离)、“翻异别勘”制(犯人翻供就必须更换法官或法庭重审),“司法考试”等等,在宋亡之后都烟消云散了,所幸“强奸幼女罪”的立法还是为后来的元、明、清所继承,明朝还将“幼女”的法定年龄提高到十二岁,换言之,跟十二岁以下的幼女发生关系,即构成强奸罪。
自宋之后,强奸幼女都是极严重的罪行,朝廷也不敢等闲对付。清道光年间,直隶文安县发生了一起强奸十一岁幼女未遂案,因为知县未将嫌犯及时监禁,“延至二十余日”,便受到弹劾,皇帝下诏要求调查该知县是否“有听嘱受贿及意图消弭情事”。回到《客窗闲话》记载的那宗强奸幼女案,曾有人替那老翁求情:“这老头毕竟是被小姑娘所诱,与一般老光棍立意诱奸者大相径庭,有法挽回乎?”官府答道:“奸幼女者,虽和同强,法无可贷。”
这便是古人对待强奸幼女罪行的态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电视剧《还珠格格》中,夏雨荷以其温婉动人、才情出众的形象深入人心,她与乾隆皇帝在大明湖畔的露水姻缘更是成为了观众心中的经典情节。然而,夏雨荷这一角色并非..
在中国历史上,李自成是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他是明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以一己之力颠覆了大明王朝,但后世对他的评价却褒贬不一。有人称他为英雄,颂扬他的反抗精神和..
在中国清朝历史上,和珅以其惊人的财富和贪婪的敛财手段而闻名。据史书记载,和珅的家产之丰,几乎让人无法想象,甚至有人估算他的钱财相当于清朝十五年的财政收入。..
在春秋战国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赵国作为七雄之一,其兴衰历程充满了传奇色彩。其中,赵括因“纸上谈兵”而“误国”的故事,更是流传千古,成为后世议论纷纷的话..
在现代办公与学习中,涂改液已成为我们修改错别字、更正错误不可或缺的文具之一。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古代,人们同样拥有一种神奇的“涂改液”——雌黄,它以其独..
在中国古代艺术瑰宝中,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的《听琴图》以其细腻的人物刻画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艺术爱好者和历史学者的目光。这幅画不仅展现了宋代宫廷生活..
在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是一个充满动荡与变革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帝王们,有的英明神武,有的昏庸无道,而他们的绰号,则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政治手腕和文学造诣,成为了三国时期最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之一。他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多次发布求贤令,广纳天下英才。然..
在清朝,后宫的等级制度森严,不同等级的后妃享受着不同的待遇,而她们的“工资”也是根据等级来划分的。今天,我们就来揭秘一下清朝的皇后以及慈禧太后的工资情况。..
在中国古代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成为了后世敬仰的楷模。然而,在诸葛亮光辉的一生中,也曾因为“心病”而引发了一场蜀国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