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之唐代诗词鉴赏,该诗表达了贺知章什么感情?
回乡偶书,唐代贺知章,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是..
古诗《回乡偶书》
年代:唐
作者: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作品赏析
【注释】:
贺知章在天宝三载(744),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回乡偶书》的“偶”字,不只是说诗作得之偶然,还泄露了诗情来自生活、发于心底的这一层意思。
这一首可看作是另一首的续篇。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慨叹来。“离别家乡岁月多”,相当于上一首的“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人之不厌其烦重复这一句即顺势转出有关人事的议论。“近来人事半消磨”一
句,看仅抽象、客观,实则包含了许多深深触动诗人感情的具体内容,“访旧半为鬼”时发出的阵阵惊呼,因亲朋沉沦而引出的种种嗟叹,无不包孕其中。唯其不胜枚举,也就只好笼而统之地一笔带过了。三四句笔墨荡开,诗人的目光从人事变化转到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上。镜湖,在今浙
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周围三百余里。贺知章的故居即在镜湖之旁。虽然阔别镜湖已有数十个年头,而在四围春色中镜湖的水波却一如既往。诗人独立镜湖之旁,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触自然涌上了他的心头,于是又写下了“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的诗句。诗人以“不改”反
衬“半消磨”,以“惟有”进一步发挥“半消磨”之意,强调除湖波以外,昔日的人事几乎已经变化净尽了。从直抒的一二句转到写景兼议论的三中句,仿佛闲闲道来,不着边际,实则这是妙用反衬,正好从反面加强了所要抒写的感情,在湖波不改的衬映下,人事日非的感慨显得愈益深沉
了。还需注意的是诗中的“岁月多”、“近来”、“旧时”等表示时间的词语贯穿而下,使全诗笼罩在一种低回沉思、若不胜情的气氛之中。与第一首相比较,如果说诗人初进家门见到儿童时也曾感到过一丝置身于亲人之中的欣慰的话,那么,到他听也亲朋介绍以后,独立于波光粼粼的镜
湖之旁时,无疑已变得愈来愈感伤了。
陆游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回乡偶书》二首之成功,归根结底在于诗作展现的是一片化境。诗的感情自然、逼真,语言声韵仿佛自肺腑自然流出,朴实无华,毫不雕琢,读者在不知不觉之中被引入了诗的意境。象这样源于生活、发于心底的好诗,是十分难得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回乡偶书,唐代贺知章,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是..
贺知章字作季真,晚年自称四明狂客,是浙江杭州人,十分擅长写绝句诗体,他的写景诗和抒情诗独树一帜,清新而又洒脱,很多诗作脍炙人口,流传千古。 贺知章画像 ..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贺知章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长安十二时辰》是以唐玄宗时期为背景的一部电视剧,随着此剧的热播,里面的人物受到关注,大家..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贺知章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天宝元年(742年),李白与贺知章在长安相遇。 两人都是狂放豪迈的诗人,也..
古诗《回乡偶书二首》 年代:唐 作者:贺知章 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
古诗《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年代:唐 作者:贺知章 荒憬尽怀忠,梯航已自通。九攻虽不战,五月尚持戎。 遣戍征周牒,恢边重汉功。选车命元宰,授律取文..
古诗《奉和御制春台望》 年代:唐 作者:贺知章 青阳布王道,玄览陶真性。欣若天下春,高逾域中圣。 神皋类观赏,帝里如悬镜。缭绕八川浮,岧峣双阙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