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间》的作者是谁?这首诗词的原意是什么?
冯延巳《醉花间》 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 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 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 少年看却老。 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
冯延巳《醉花间》
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
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
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
少年看却老。
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
译文
雪后天晴,春天的脚步尚未踏进小园,
池水清澈,池畔的梅花感受到春的气息,提前开放。
高高的树木之巅,乌鹊含枝而至,精心建筑小巢,
一轮斜月映照着园子里新生的芽草。
风景秀丽的山峦河川,
就在自古闻名的金陵道。
看起来,年轻人也已经不再年轻,
大家相逢,开怀痛饮莫辞醉,
要知道,人生在世,离别时多,欢聚时少。
【赏析】
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
冬阳融雪的小园裏春天的脚步尚未到临,池塘边的梅花已经提早的开花了。作者用“春未到”映衬“梅自早”侧写春日欢会,描绘出“小园”蓬勃生机的早春气息。词句中春虽未到不远矣,概因日晴雪融,梅花盛开,池水碧绿,在在点明“小园”已经充满了活力与生机,这都是大地苏醒的先兆。词中梅立池畔,更有一种说不出的轻丽脱俗,而将全词的抒情基调给确立了。
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
高树上的乌鹊纷纷衔著枝叶归来筑巢,斜斜高升的新月照亮了小园裏的新生春草。第一段词中书写的是白日的“小园”景象,这一段写得却是日落初夜的描景。鸟鹊归巢,时间是落日黄昏的景象,斜月初明,则是夜初至的描写。词中运用动词“衔”字串联了高树、乌鹊以及鹊巢,整合而成的流动之美,使得“小园”的活力与生机由静态转成动态。再透过第二句的“明”字结合斜月跟寒草,又将动态美在转换到静态的深美。此中的转折使我们窥看到作者的热情与哲理。再则;句中的“高树”铺陈出春日渐近的高远意境,“斜月”则是一幅新月生辉的明朗画境,细细研读,便也就明白历代词评人所说的“俊朗高远”的词风究竟为何了。
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
这样一处青山宏伟川河秀丽,景色风物皆美的地方,即是自古以来就享有盛名的金陵。透过这段书写,让我们知道词中的“小园”坐落在“金陵道”上,作者也强调了“金陵道”是个“山川风景好”的地方。这两句不但承接早梅的抒情,也为下面的“醉金杯”预设了伏笔。
少年却看老
韶光年花容易过,年少壮志易消蚀。这样的好时光,最是使人销魂蚀志,这句话大有“人生几何”的感慨,但是;承接了早梅的盛开,却使我们不得不想到寒梅劲骨的正向思考,所以也能延伸为应当珍惜时光的积极作为才是。
相逢莫厌醉金杯。离别多,欢会少
相逢行乐,尽欢共醉在此时,莫要推却金杯盛情。当知道人生自是离别苦情多,欢乐相聚的时候少。
庾信的《春日极饮诗》中有:“就中不言醉,红袖捧金杯。”与此意竞相去不远。这最末段,乃是整阕《醉花间》欢会的景况,一群少年相逢在“晴雪小园”赏著词畔寒梅到月斜高挂,虽是整日的欢宴,但是词末也该到曲终人散的时候了。欢会尽管浓烈开怀,毕竟也是“离别多,欢会少。”欢会之后是不是更加令人感慨唏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冯延巳《醉花间》 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 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 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 少年看却老。 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