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有一首诗与李清照的《声声慢》相似,你读过吗

时间: 浏览:加载中...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杜甫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经历坎坷,前期适逢“开元盛世”,后期又遭遇“安史之乱”,亲眼目睹并经历了山河破碎、人民颠簸流离的生活,因而写下了大量的“穷年忧黎元”的诗歌。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冬,此时的“安史之乱”已被平定,杜甫从阆(làng)州(今四川南充市阆中市)回梓州(今四川三台)的途中,看到人烟稀少,寒风呼啸,草木萧瑟,而自己的女儿又生着病,因而作出了一首格调苍凉的七古诗,下面先请阅读全诗:

image.png

  《发阆中》 唐 杜甫

  前有毒蛇后猛虎,溪行尽日无村坞。

  江风萧萧云拂地,山木惨惨天欲雨。

  女病妻忧归意速,秋花锦石谁复数。

  别家三月一得书,避地何时免愁苦。

  此诗首句便写出行路上有毒蛇、猛虎,让人一开始读起莫不感到行路之艰难与危险。次句又说坐着船沿河而下走了一整天,也看不到一个村庄,折射出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生灵涂炭,人口锐减。

image.png

  三、四句又用“萧萧”、“惨惨”重点写出了江边的寒风,天上笼罩着的乌云,一场大雨即将到来,无形中给行人带来极大的压抑,也给读者带来了极强的苍凉感觉。这一句和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有的一比。

  五、六句杜甫从写景转折到抒情,女儿生着病,妻子极其担忧,盼望着赶紧归家。河岸上的秋花、河边水底那些好看的锦石哪里顾得上欣赏呢?

  七、八句说出自己为了避难而流离于异地,几个月才能得到一封家书。杜甫自759年由华州避难至秦州,后又一路转徙至今,已有四年之久,因而在最后一句喊出了“何时免愁苦?”这也是声讨“安史之乱”给国家、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生活变迁。

  这句“何时免愁苦?”又和李清照的《声声慢》末句“怎一个愁字了得!”相似相仿。虽然李清照的《声声慢》我们都很熟悉,为了对比,笔者把该词也在下面录下:

  《声声慢》 宋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看到最后,读者朋友们,你觉得杜甫的《发阆中》和李清照的《声声慢》在格调意境上是不是相似相仿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诗词名句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