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临终前赠予儿子的诗,《庐山烟雨》蕴含了怎样的人生真谛?
说到苏轼,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 在古时候,吟诗作对的文人,一般出自两种人,一就是整天闲来无事,饭来张口衣来伸..
说到苏轼,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
在古时候,吟诗作对的文人,一般出自两种人,一就是整天闲来无事,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富家大少爷,还有另外一种就是在仕途上走不通的有志之士。
为什么基本上是这两种人呢?一是因为在中国的古代社会,老百姓们都是以务农为生,一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被灌输的思想就是好好种好自己家里的这一亩三分地,然后娶妻生子为家族传宗接代,完成了这些事情那就算是一个圆满的人生了。
至于搞艺术创作这种事情是寻常百姓想都不敢想的,能够有大把大把的闲暇时间去搞这些东西的人一般都是非富即贵的贵族子弟,不用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自然而然就能空出许多时间来进行创作。
第二种,大多是从小就立志要在官场上有一番作为,一心想的就是辅佐君王,为国效力,但是能够真正在官场上施展拳脚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有志之士数不胜数,自然不会每个人都梦想成真。
于是这些抱负得不到施展的人们,既不能头戴乌纱进言献策,又不愿意成为一个乡野农夫安心在家守着老婆孩子,于是他们就成为了云游四方的“诗人”,把自己这半辈子的不顺都付诸在诗句中。
其中苏轼就是很典型的第二种人,他这一辈子都在为做官而努力,但是却一次又一次得不到重视被一再的流放,因此在苏轼的很多诗歌中就体现出了自己在仕途上的不顺路和才能得不到认可的愤懑无奈之情。
正所谓“官场失意,文场得意”,如果苏轼的治国理政才能受到了认可,估计他也写不出这么多传世的名篇了,我们一直都说苏轼的诗是非常豪放壮阔的。
但其实一直都是在诉说自己的苦闷,并没有揭示什么太有用的人生哲理,但是其实苏轼在临终时赠予儿子的一首诗却充满了人生真谛、全诗四句可以说句句都是肺腑之言(全诗见下图)。
其实这首诗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还是非常通俗易懂的,没有太多晦涩的语句和典故,但是它的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诗的首联和尾联,因为这两联的内容完全是一模一样的,但是它们想要表达的意思却是完全不同的。
我们之前说过苏轼这首诗是写给自己小儿子的,而且是在自己临终之前,可想而知说的肯定都是自己的肺腑之言,想要把自己这一生中最有用的东西在生命的最后送给儿子,所以说苏轼将壮观的庐山和浙江观潮景观运用在诗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我们都知道庐山的景色可是一绝,甚至在世界上都是很有名的,还有钱塘江的观潮那也是浙江一年一度的盛事,这一山一水两个意象很好的概括了中国山水景色的特点,这备受盛名的两个景观苏轼在生前都是去过的,也是因为实在是太多人口口相传这两处的壮观传奇了,实在是难以让人不心动。
这也就是诗中的一句想要表达的意思,诗中提到的烟雨江潮向来是备受称赞的两处绝景,如果这一生不亲自去一次那就会悔恨一生。
但是当苏轼真正自己亲自到了这两处地方,看过了这壮观的风景之后,便又觉得其实也不过如此。
那么苏轼想要表达给儿子的真正信息是什么呢?那便是,人这一生活中会经历很多,你会走过很多的风景,面对很多的选择,但是不管你将要面对什么,只有你自己亲身去经历过了才有话语权,才能明白这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对于同样一件事情不管别人说的多么天花乱坠,都比不上凡事自己事必躬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说到苏轼,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 在古时候,吟诗作对的文人,一般出自两种人,一就是整天闲来无事,饭来张口衣来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