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忆淞沪抗战:如果国家需要 我还要去打仗
时隔76年,曾宪高老人昨天第一次重回吴淞口。76年前,他曾作为敢死队队长参加淞沪抗战。忆及当年,年愈九旬的老人忍不住老泪纵横。 昨天是“八·一三”淞沪抗..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17日上午,成都的天空细雨纷飞,金牛区金辉路晚霞养老中心内,传来一首首慷慨激昂的战歌。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也是淞沪会战爆发78周年。96岁高龄的张文治,作为目前唯一健在的参加过淞沪会战的川军老兵,与其他8位抗战老兵围坐一堂,共同追忆抗战往事,缅怀当年在淞沪战场上牺牲的川军将士。
“当年兄弟们一路从四川驰援上海,在淞沪跟鬼子作战。没想到曾坚守淞沪的川军兄弟,走得只剩我一个了。78年前,太多战友牺牲在淞沪战场。我现在还活着,就得好好祭奠老兄弟。”张文治说。
打响川军抗战第一枪
17日清晨,上海宝山区临江公园内,伴随着舒缓的音乐,不少老人正打着太极拳,十分惬意。从四川流出的长江水,在穿越千山后,从这里的吴淞口奔腾入海。而在78年前,川军的抗战第一枪就是在这里打响。
此时,在相隔2000多公里外的四川,成都、双流、龙泉驿等地,一支支关爱抗战老兵的爱心团队陆续出发,驾驶汽车从各个方向朝着金牛区金辉路的晚霞养老中心赶去。
上午11点,养老中心庭院内,张文治、陈永成、苗存惠等9位抗战老兵,围桌而坐。一支支青香,刚好面对上海淞沪的方向燃烧。
“我们这次相聚,是为了和川军20军的张文治,一起祭奠牺牲在淞沪战场上的战友。”98岁高龄的老兵苗存惠说。
“父亲早上起得特别早,虽然眼睛已经看不到了,但他心头还是没有忘记祭奠战友。”张文治的儿子张秀模说,但凡是前来和他一起祭奠战友的,“父亲都会说谢谢。这声谢谢,父亲说是代表牺牲在淞沪的战友说的。”
九位老兵齐唱抗战歌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上午11点半,音响里传来张文治唱起的《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受到感染的老兵、志愿者也跟着合唱起来,不少抗战思绪也因歌声而打开。
1937年10月13日,张文治随20军抵达上海,负责防守顿悟寺、蕰藻浜、陈家行一线阵地。
“轻伤不下火线,谁下火线就军法处置。”张文治说,这条铁律是每个20军兄弟必须遵守的,但日军炮火异常猛烈,从天亮打到天黑,到处都是战友的尸体。
无论如何,必须不顾一切代价坚守阵地。
“那次我们在战壕里,日军的坦克仗着装备优势,嚣张地开过来。”就在此时,张文治目睹了他这辈子都忘不掉的场景,川军士兵把手榴弹捆在一起,冲上坦克拉开盖子,把手榴弹塞进去,有的还没冲上去就被打死,有的兄弟把手榴弹扔了进去。”再次想起往事,张文治哽咽不已。
“父亲最近的身体不怎么好,说几句话就要停顿休息会儿。”张秀模说,但是每年不变的,就是在这个时候,一定要祭奠在淞沪战场上牺牲的战友,“他说自己活到多少岁,就要为战友祭奠多少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时隔76年,曾宪高老人昨天第一次重回吴淞口。76年前,他曾作为敢死队队长参加淞沪抗战。忆及当年,年愈九旬的老人忍不住老泪纵横。 昨天是“八·一三”淞沪抗..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17日上午,成都的天空细雨纷飞,金牛区金辉路晚霞养老中心内,传来一首首慷慨激昂的战歌。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也..
导读:1932年淞沪抗战爆发,时任第19路军副总指挥蔡廷锴将军讲出这句发自中华儿女们灵魂深处的怒吼。 当下,正值纪念八一三淞沪会战之际,有些读者或许会疑..
胡宗南曾跟熊向晖说到淞沪抗战。他说,上海之战,打了3个多月,当时确实是拚尽了全力,也确实想打一场大胜仗,结果还是失败了。但第1军官兵卫国御侮的牺牲精神,..
1937年7月七七事变后,中国展开对日战争。11月,国军在淞沪抗战中失利,南京陷入危机,国民党政府1937年11月20日起迁往重庆作为战时首都。1938年..
一·二八事变(日本称上海事变或第一次上海事变、淞沪战争),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为了支援和配合其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掩护其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的丑..
“我老娘今年95岁,鹤发童颜、思路清晰,每每说起从前的故事,老人家总有唠不完的叨叨,特别对‘昭和年世’日本鬼子侵华犯下的种种兽行,更是义愤填膺。”嘉善县文..
在震惊中外的“一二八”,淞沪抗战中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的第十九路军,是国民革命军中一支能征善战的劲旅。在它短短3年多的生存时间里,先后经历了被蒋介石怂恿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