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高:忠烈之臣,获刘邦赞誉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英雄豪杰以其卓越的才能和非凡的气节,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其中,汉初的赵国相国贯高,便是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人物。他不仅以忠诚和智慧著称,更因保护赵王张敖而展现出的大义凛然,赢得了汉高祖刘邦的赞誉。那么,贯高究竟是何许人也?刘邦又为何会称赞他呢?

  一、贯高的生平与背景

  贯高,生年不详,卒于汉高祖九年(前198年),是汉初赵国的重要政治人物,曾担任赵国相国。他早年投靠赵王张耳,并因其尽心竭力的做事态度,深受张耳的信任和厚待。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张耳病逝后,其子张敖继任赵王,贯高继续为赵王效力,并被提升为赵相。

image.png

  二、贯高的忠烈之举

  汉高祖七年(前200年),刘邦从平城经过赵地,受到女婿张敖的盛大款待。然而,刘邦因对异姓王的猜忌和白登山失利的愤怒,对张敖态度傲慢,动辄辱骂。贯高对此极为愤慨,认为这是对赵王的侮辱,于是与赵午等人商议刺杀刘邦的计划。然而,这一阴谋最终未能成功实施,因为刘邦在即将留宿柏人县时,因县名“柏人”与“迫人”谐音而不吉,选择离开,从而躲过一劫。

  汉高祖八年(前199年),刘邦再次路过赵国时,贯高等人再次策划刺杀行动,但同样未能成功。汉高祖九年(前198年),贯高等人的阴谋败露,刘邦下令逮捕张敖和贯高等人。在审讯过程中,贯高宁死不屈,坚决不肯诬陷张敖,即使遭受严刑拷打,也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他的大义凛然和忠诚无畏,深深打动了刘邦。

  三、刘邦对贯高的赞誉

  刘邦在得知贯高的忠烈之举后,赞叹他是“壮士”,并询问群臣是否有人能以私情说动贯高承认张敖谋反。当中大夫泄公告诉刘邦,贯高是一个注重名节远超性命的人,绝对不会为了活命而背信弃义时,刘邦更加坚信了贯高的忠诚。最终,刘邦赦免了贯高和张敖,但贯高在确认张敖获释后,认为自己保护赵王的使命已经完成,便自杀身亡,以明其志。

  四、贯高的历史评价

  贯高以其忠诚无畏和大义凛然的精神,赢得了后世的敬仰和赞誉。他的事迹被载入史册,成为忠臣的典范。尽管他的刺杀行动未能成功,但他的忠诚和智慧却为后人所铭记。刘邦对贯高的赞誉,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肯定,更是对忠诚和正义精神的颂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历史解密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贯高:忠烈之臣,获刘邦赞誉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英雄豪杰以其卓越的才能和非凡的气节,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其中,汉初的赵国相国贯高,便是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人物。他不仅以忠诚..

    贯高:忠烈之臣,获刘邦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