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琬为什么能得到诸葛亮的悉心栽培?诸葛亮为什么选择蒋琬作为接班人?

时间: 浏览:加载中...

  说到蒋琬,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

  诸葛亮生前,曾经对刘禅有过交待,希望以后由蒋琬继任。蒋琬虽然没有直接担任丞相一职,最初也没有开府,但无庸置疑,蒋琬就是蜀汉国的宰相,第一执政大臣。就当时的情况来说,三国还处于交战状态,作为执政者,军事才能是必须予以考虑的。当时的蜀国,军事才能最强的当属魏延。如果说魏延只是一个纯粹的武将,不适合做执政的宰相,那么,诸葛亮身边还有一个杨仪。杨仪是诸葛亮的随军长史,职务和蒋琬相当,资历还要早于蒋琬。杨仪跟随诸葛亮行军打仗,筹划调度颇使诸葛亮称心。那么,诸葛亮为什么没有选择他人而是选择蒋琬接班呢?

image.png

  蜀国的政权性质,让诸葛亮必须选择荆州人

  刘备建立的蜀汉国,最早是从刘璋手里夺来的,而和他一道夺取政权的骨干班底,除了他的一班老兄弟,基本上都是荆州人士。当关羽张飞等人去世以后,荆州人士的整体地位有所上升,他们为了巩固政权的需要,也必须要重用这部分人,否则,这个政权就有可能在内部分裂,这就是诸葛亮要选择蒋琬的首要原因。

  如果仅仅是因为这个原因,那魏延、杨仪也同样具备条件,为什么诸葛亮没有选择他们当中的一个呢?这就说到了团结问题,蒋琬比他们两人当中的任何一个更有能力团结人。杨仪是随军长史,长期跟随诸葛亮征战在外,军队的约束调度,后勤保障事务都交给杨仪,而杨仪的办事能力和效率,很是令诸葛亮满意。战时国家,军事优先,杨仪又在诸葛亮身边,按理杨仪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便利,但杨仪这个人却“心胸狭窄”容不得人,根本没有宰相度量。杨仪首先是刘备一步步提拔起来的,但他却同自己的上司尚书令刘巴搞不到一起,一度被刘备降职。诸葛亮用他到前方,他又和魏延搞不到一块儿,这就是诸葛亮不敢用他的地方。三人当中魏延职务最高,但魏延是一个单纯的军事将领,对于治理国家的行政才能没有多少表现,不是丞相最合适的人选。尤其是,这个人冒险意识过强,诸葛亮不可能把整个国家交给他去弄险。这样一比较,蒋琬最能团结人。有一个例子,诸葛亮曾经推举蒋琬为茂才,蒋琬却辞让给刘邕、阴化、庞延和廖化等人,不管这些人是资历比蒋琬深还是其他什么,说明蒋琬还是懂得谦让的。

  在诸葛亮之后的蜀汉国,能团结人比其他方面的才能更为重要,何况蒋琬的才能一点也不差,否则,诸葛亮也不可能推荐他为茂才。

image.png

  蜀汉国需要政策调整

  诸葛亮没有将权力移交到身边的大将和长史手上,而是交到了后方的行政人员,也说明了他在考虑自己身后蜀国政策的调整,这就是由军事第一转变为以行政促进军事的发展。这从他最后的命令和蒋琬的所作所为可以看出其中的端倪。在前线期间,诸葛亮感到“病困”,他所做的最后一事是部署大军撤回到国内,并安排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服从这种安排,那么大军就自行先撤。实际上,这是逼迫主战的魏延必须撤兵,因为如果他不撤兵,孤军留在魏国境内是难以成事的,也就是让魏延知难而退。

  蒋琬接替诸葛亮以后,四年后才进驻汉中,而即便是到了汉中,他也没有出秦川,由长安进攻洛阳的打算。他先是考虑走水路袭击魏兴和上庸,在众人一直不看好的情况下又提出蚕食西凉,蒋琬一生大将军大司马都干过了,就是没有大的军事行动。如果不是诸葛亮的遗愿,他为什么要安排一个军事不是强项的人接任?

  蒋琬更容易为刘禅所接受

  刘禅是一个比较弱势的皇帝,他的弱势并不是像汉献帝那样受到控制成为傀儡,而是能力所致,也就是本身平庸又自甘平庸。诸葛亮很清楚地知道,这样的皇帝是很容易被人控制的,所以他在选择接班人问题上还要多一层考虑,那就是为刘禅考虑,要为刘禅所接受。他自己的权力很大,但他不能保证其他人就没有野心!权臣大多有一个特点,有功了就要控制皇帝,有过错就要找人顶罪。相比较而言,蒋琬更能够为刘禅所接受。如果换做是魏延或者是杨仪就很难说了。蒋琬是诸葛亮的留守府长史,和宫中打交道的事务多,就程度而言,刘禅也是了解蒋琬多一些。

  当然,蒋琬的能力也是毋容置疑的,在诸葛亮驻军汉中期间,蒋琬能够“足食足兵以相供给”,也在实际上履行了一个后方丞相的职责。

  刘禅这个人作为皇帝乏善可陈,但他最大的幸运是执政大臣都无二心,即便是姜维那般不自量力一心想建功的人也是如此。应该说,这都是得益于诸葛亮的培养和选择,蒋琬是他指定的,费祎姜维难道就不是诸葛亮有意培养的吗?蒋琬执政,是蜀汉国政治最稳定的时期,这不能不说是诸葛亮对蜀国的另一项重大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