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吴文英的经典咏荷词,栩栩如生让人如临其境
趣历史小编下面说的这首词,是吴文英咏荷花的一首著名作品,全篇借助咏荷,抒发了词人对一位女子的追忆之情,全篇以“怨”字为中心,以艳丽多姿的字眼,为我们描绘了..
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宋代吴文英,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门隔花深梦旧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东风临夜冷于秋。
这首怀人感梦的词,借梦写情,更见情痴,写得不落俗套。
“门隔花深”,指所梦旧游之地。当时花径通幽,春意盎然。词人说:不料我去寻访她时,本拟欢聚,却成话别。为什么要离别,词中没有说明。“燕归愁”,仿佛同情人们离别,黯然无语。不写人的伤别,而写惨淡的情境,正是烘云托月的妙笔。前结“玉纤香动小帘约,”则已是即将分手的情景了。伊人纤手分帘,二人相偕出户,彼此留连,不忍分离。“造分携而衔涕,感寂寞而伤神”(江淹《别赋》)。下片是深入刻画这种离别的痛苦。
下片是兴、比并用的艺术手法。“落絮无声春堕泪”,兼有两个方面一形象,一是写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柳永《雨霖铃》),写离别时的吞声饮泣。这里略去了。絮花从空中飘落,好象替人无声堕泪,这是写春的堕泪,人亦包含其中。“行云有影月含羞”,和上句相同,也是一个形象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写人,“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韦庄《女冠子》),是写妇女言别时的形象,以手掩面,主要倒不是含羞,而是为了掩泪,怕增加对方的悲伤。同时也是写自然,行云遮月,地上便有云影,云遮月衬出月含羞。刘熙载说:“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艺概·词曲概》)此词“落絮”、“行云”一联正是“寄言”。表面是写自然,其实是写情。
词人把人的感情移入自然界的“落絮”“行云”当中,造成了人化的然感自然。而大自然的“堕泪”与“含羞”,也正表现了人的离别悲痛的深度,那说是说二人离别,连大自然也深深感动了。这两句把离愁幻化成情天泪海,真乃广深迷离的至美艺术境界。“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少司命》),“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杜甫《梦李白》)。这种黯然神伤心折骨惊的离情别绪,怎么能忘怀呢!有所思,故有所梦;有所梦,更生思绪。无昼无夜,度日如年,这刻骨相思是够受的。如此心境,自然感觉不到一丝春意,所以临夜东风吹来,比萧瑟凄冷的秋风更不堪忍受了。这是当日离别的情景,也是梦中的情景,同样也是此日梦醒时的情景。古人有暖然如春、凄然如秋的话,词人因离愁的浓重,他的主观感觉却把它倒转过来。语极警策。
春夜风冷,是自然现象;加上人心凄寂,是心理现象,二者交织融会,酿成“东风临夜冷于秋”的萧瑟凄冷景象,而且这种氛围笼罩全篇,此为《浣溪沙》一调在结构上的得力之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趣历史小编下面说的这首词,是吴文英咏荷花的一首著名作品,全篇借助咏荷,抒发了词人对一位女子的追忆之情,全篇以“怨”字为中心,以艳丽多姿的字眼,为我们描绘了..
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宋代吴文英,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幻苍崖云树,名娃金屋,残霸..
唐多令·惜别,宋代吴文英,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宋代吴文英,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莺啼序·春晚感怀,宋代吴文英,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残寒正欺病酒,掩沉香绣户。燕来晚、飞入西城,似说春事迟暮。画船载、清..
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宋代吴文英,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门隔花深梦旧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 落絮无声春..
齐天乐·齐云楼【宋代】吴文英,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凌朝一片阳台影,飞来太空不去。栋与参横,帘钩斗曲,西北城高几许。天声..
宴清都·秋感【宋代】吴文英,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万里关河眼。愁凝处,渺渺残照红敛。天低远树,潮分断港,路回淮甸。吟鞭又..
宴清都·连理海棠【宋代】吴文英,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绣幄鸳鸯柱,红情密、腻云低护秦树。芳根兼倚,花梢钿合,锦屏人妒。东..
庆春宫·秋感【宋代】吴文英,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残叶翻浓,余香栖苦,障风怨动秋声。云影摇寒,波尘锁腻,翠房人去深扃。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