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失败真的是因为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吗?长平之战的真实情况解析!

时间: 浏览:加载中...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长平之战的真实情况解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赵两国之间一场著名的战役。赵括也因此战成为众人熟知的历史人物,因他产生的“纸上谈兵”这个典故也因此让人熟知。赵国的战败是否全怪赵括,他应该为此战失败负多大的责任呢?他是否有更好的选择呢?

image.png

  上党:引发秦赵长平之战的导火索

  根据《史记》的记载,秦赵之间这场战役的直接起因就是上党郡的问题。公元前262年,秦国攻占韩国的野王(今河南沁阳),直接切断了韩国上党郡与韩国本土的连写,也就是使上党成为脱离韩国本土的飞地。于是韩国国君韩桓惠王索性就让上党郡守冯亭将上党献给秦国,以求的秦国罢兵。结果冯亭不愿意投降秦国,就干脆将上党献给了相邻的赵国,由此引发了秦赵长平之战。当时冯亭向赵国献出上党郡十七城时,赵国国内有两派意见:

  拒绝派:此派以赵国宗室平阳君赵豹为代表,他认为,上党郡本来已经是秦国的囊中之物,如果贸然夺走,就等于当面给了秦国一记耳光,必然会招致秦国的进攻,而且也给了秦国开战的理由,并认为这种虎口夺食的行为是非常危险的。

  接受派:这一派以同样是赵国宗室的平原君赵胜为代表,作为战国四大公子的赵胜一直以来是个强硬派,多次与秦国为敌。因此他认为即使出动大军都不见得能打下多少城池,如今不废吹灰之力就得到了十七座城池,这种利益不能白白丢弃。

  最终的结果是赵孝成王听从了平原君赵胜的意见,接受了上党郡,并且派廉颇率军在长平驻扎军队防备秦国发动的进攻。赵国的这一行为显然激怒了秦国,于是秦国开始策划对赵国的进攻,也就是后来著名的长平之战。从长平之战的结果来看,平原君赵胜的这种观点显然是导致后来赵国进入无法拜托的死局的重要原因,虽然不接受上党未见得赵国就能在最后击败秦国统一天下,但是作为弱者主动招惹强者,必然是不智的。而且赵国也因为贪图这十七座城池导致几百年积攒的国力消耗一空,从此失去了能够挑战秦国的军事强国地位。由此看来平原君赵胜难辞其咎。

image.png

  持久战与速决战,其实赵国都难以获胜

  在公元前260年正式爆发的长平之战中,首先是廉颇作为赵军主将,在与秦军几次交锋皆不利的情况下,转而选择固守营垒的防御策略。坚守不出的战略导致秦军也一时难以取胜,双方陷入僵持。但是赵孝成王对廉颇的固守不战的策略非常不满,以至于后来临阵换帅,由主张速战的赵括取代廉颇出任主将,随后赵括在主动出击中被秦军围困,最终导致整个战局崩盘。从这个战役经过来看,似乎廉颇的战略是对的,赵括的战略就是纸上谈兵的错误战略,因此赵括的责任最大,如果继续廉颇的战略或许赵国能有胜机。

  速决战略:这一战略在事实上已经被最后的结果证明的确是不可取的,毕竟秦军的强大已经多次被证明,而且廉颇在长平之战的初期是与秦军进行过交锋的,结果都证明在野战中主动与秦军对抗赵军还难以获胜。而且即使廉颇退入营垒固守都还有不少营垒被秦军攻破,而且赵军中的高级军官的伤亡比较多,充分说明赵军即使防御也非常吃力。所以赵括的速战主张是危险而冒进的,因此赵括的确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持久战略:这一战略的确在战场上迟滞了秦军的进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至少保持了赵军没有崩盘,战局也能勉强维持平衡。但是我们从长平战场放大到秦赵两国来看,其实继续僵持下去赵国也未必能够获胜,毕竟当时的相持已经基本耗空了赵国的后勤积蓄,我们从史书上发现赵国已经开始向齐国借粮了,而且赵国虽然在军事实力上可以与秦国较量,但是从综合国力上却比秦国差的很远,所以僵持下去秦国依旧获胜的可能性较大。所以持久战略只能是说在当时的战场上最正确的选择,但是如果放大到两国国力的比拼来看,依旧不足以改变整个战役的结局。

image.png

  外交失策,长平之战失败的另一重要原因

  战场上陷入时局,往往就需要其他方面的因素来寻求变化,而外交手段就是最有效的方式。当时赵国君臣也的确考虑到了这点。但是很可惜赵孝成王又选择了错误的方法。

  向关东诸国求援:这是赵国官员虞卿提出的方案,他建议向楚、魏等山东诸国求援,利用这些国家的力量改变战役格局,让秦国畏惧东方六国合纵攻秦,然后再与秦国议和。这个建议是非常合理的,毕竟当时秦赵两国几乎倾尽全力,秦国在没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可能不会善罢甘休,只有拉拢其他国家组成合纵力量才能让秦国有所顾忌,才会见好就收,赵国即使损失一些利益也不至于伤筋动骨。

  直接向秦求和:这是另一位赵国官员楼昌的建议。他简单认为派出使者去向秦国求和就能解决长平的困局。而虞卿针对他的建议提出秦国兴师动众绝不会轻易罢兵,而且秦国还会利用赵国求和的机会,假装谈判,让天下诸侯以为秦赵之间不会继续交战,其他各国合纵救援赵国的可能就会变小。

  年轻的赵孝成王显然又做出了错误的决断,而且秦国也的确如虞卿预想的那样,假装同意议和,不仅麻痹了赵国,而且使得其他国家认为赵国没有亡国的危险,不愿冒险援救赵国。直到长平之战赵国打败,已经面临亡国之危时,其他国家才重新组织合纵救赵。不得不说这次外交失策基本决定了赵国在长平之战已经陷入死局。

image.png

  赵孝成王:一个无奈的罪魁祸首

  综合来看,整个长平之战其实应该负最大责任的是赵孝成王,毕竟在接受上党、外交失策、中计换帅等方面都有他的责任。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他也有许多无奈的地方:

  亲政不久:长平之战实质上是赵孝成王亲政以来的第一次重大战争。此时他才刚刚亲政三年,还是一个年轻的国君,治国理政方面他与老道的秦昭襄王还相差甚远。所以他在许多决策上还是不够老练,虽然他在这几次选择中除了最后一次临阵换帅似乎没有看到与大臣的商议过程,但是在接受上党和外交决策上他都是征询了大臣的意见,只是他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他的经历使他产生了错觉:我们虽然无法详细了解赵孝成王之前的生活经历,但是我们可以做一个推论,他在公元前277年被立为太子,在公元前266年继承赵国国君之位,但是因为继位时还年幼,所以由母后临朝听政,古人十五六岁即可算成年,因此由他母后临朝这一点说明他继位时应该不超过十五六岁,那么我们估计长平之战时他应该只有二十岁左右。那么我们来看他二十岁之前可以接触和认识的事情有哪些呢?从公元前277年被立为太子开始到公元前262年接受上当,我们从史籍中发现,赵国几乎是不败的存在,在与齐、魏、胡人和匈奴人的作战中全部取胜,即使与秦国的交战,也只是在不关键的小战役里失败过两次,但是著名的战役里却都是赵国获胜,秦军失败。比如赵括的父亲赵奢指挥的阏与之战和赵孝成王继位后秦国攻赵之战。这些胜利必然使年轻的赵孝成王低估了秦国的力量。

  正是因为年轻,而且对秦国的实力认知上有偏差,导致赵孝成王在长平之战中屡次做出错误的决策。但是此战之后他就迅速成长,长平惨败的危局下,赵孝成王团结军民守住邯郸,保住赵国不灭,同时还击败了想趁火打劫的燕国。此后他的统治应该算不错,只是长平之战的确损失太大,赵国短期内难以恢复国力,加上后来赵孝成王的继承者乏善可陈,最终赵国再难崛起。

  综上,长平之战的失败显然不能全怪赵括,如果说谁的责任更大的话,应该是年轻的赵孝成王,毕竟这些错误的决策都是由他做出。但是提出接受上党的平原君和提出直接向秦求和楼昌都有一定的责任。当然同样年轻的赵括提出或迎合速战战略,并且在进入长平战场后继续执行这一战略,最终导致兵败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战史风云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