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坚持抗清,为什么他的父亲叔叔都在帮助清朝?

时间: 浏览:加载中...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郑成功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抗清英雄郑成功,从1646年起,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虽然其占地很少,只有福建沿海几个府县,但是他的水师却成功地牵制了清军大量的军力和财力,郑成功在东南沿海的抗清一直坚持到了1661年。而在这15年的斗争生涯中,如果没有百姓们的支持肯定不可能坚持这么久,但是反观郑成功的家人,有时候却是拖累郑成功的主要力量,亲人的背叛和离心让郑成功感到更加心寒。那么究竟有哪些家人选择了帮助清军而并非抗清的郑成功呢?

image.png

  首先,第一个就是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关于郑芝龙降清的事情,在笔者之前的文章中已经多次提过,简而言之,就是郑芝龙企图保存自己的军队实力、维持自己当时相对独立的状态,清朝看准了郑芝龙的小心思,便以封王和浙江、福建、广东三省之地诱惑之,于是郑芝龙便投降了清朝。结果,投降之后清朝并没有兑现当初的承诺,而是将郑芝龙裹挟到了北京,并将其软禁,所谓的封王和封地都成了梦中泡影。

  之后,郑芝龙还不断来信给儿子郑成功和自己的弟弟们,希望他们也能够归顺清朝,也有不少将领在郑芝龙的召唤之下选择了投降清朝,这对坚持抗清、打算整编父亲旧部的郑成功来说无疑是一个坏消息,父亲第一个拆了自己的墙角。

image.png

  而郑成功的几个堂弟也不让他省心,在郑芝龙降清之后,郑芝龙支持的隆武政权倒台,隆武帝被清军俘虏。之后,郑成功的堂弟郑彩、郑联等人迎接了浙江的鲁王监国南下,打算尊奉鲁王监国继续抗清,他们的实际目的是想效仿郑芝龙尊奉隆武帝那样操作大权,但是郑成功、郑鸿逵等人不愿意尊奉鲁监国,于是双方发生分歧后便分道扬镳。

  郑彩和郑联占据了厦门(当时称中左所),厦门是当时福建沿海的一座岛屿,对于缺乏水师的清朝来说难以进攻,而且厦门离大陆近,便于控制沿海府县,是一个不错的根据地。郑成功也想以此地为根据地,但是已经被郑彩兄弟捷足先登,于是一场战斗不可避免地发生了。1650年八月,郑成功趁郑彩领兵外出之际,袭取厦门岛,郑联的部队被成功收编,而郑彩也失去了兵权,回乡闲住。

  在占领了厦门之后,郑成功实力大增,但是随着军队人数的增多,粮饷又成了一个问题,当年十月,郑成功便亲自率领主力到广东沿海一带筹集军粮。但是,郑成功的这个冒险举动却犯下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三个月之后,清军趁郑成功主力离开厦门之际偷袭厦门,厦门失守,郑成功损失惨重,郑家几十年来积攒下来的财宝被清军收缴一空,将士和百姓们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而在这次清军的偷袭行动和撤退行动中,还可以看到郑家人的协助,这些人的“背叛”让郑成功大为寒心。

  当时,郑氏集团与清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郑芝龙被清朝软禁在北京,而郑芝龙的母亲和五弟郑芝豹则居住在已经被清朝控制的安平老家,而当清朝巡抚准备投降厦门的时候,筹集的七十艘海船之中,郑芝豹提供了七艘。

image.png

  而当清军占领厦门之后,清军总兵马得功负责防守厦门城,但是很快郑芝龙的弟弟、郑成功的叔叔郑鸿逵就率水师回到厦门,马得功被郑鸿逵的部队围困在厦门城中,马得功十分害怕,害怕郑成功的主力回来之后自己将死无葬身之地。于是,马得功便派人到郑芝龙的老家安平,给郑芝龙的母亲黄氏送去口信,希望黄氏能够写信给郑鸿逵让他放自己一马。后来黄氏果然写信照办,郑鸿逵碍于母亲的请求,无法拒绝,便派出三十条船将马得功和清军送回大陆。

  1651年四月,郑成功回到厦门,了解到了厦门被破和清军撤退的来龙去脉后,十分愤怒,他说道:“渡虏来者澄济叔(郑芝豹,被南明隆武帝封为澄济伯),渡虏去者定国叔(郑鸿逵,封定国公),弃城与虏者芝莞叔(郑芝莞),家门为难,与虏何干?”正如郑成功所言,他的几个叔伯辈在厦门失守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扮演了一些不光彩的角色,这也才有了郑成功这一番“家门不幸”的感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野史秘闻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