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国被曹魏灭后又死灰复燃,甚至拖垮了隋朝

时间: 浏览:加载中...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薛仁贵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提到隋炀帝,通常我们对他的认识用两个字就可以概括“残暴”,他曾征调400万大军,上千万民夫,三次征讨东北一个小国——高句(gōu)丽(lí)。最后不仅没有实质性的收服,还拖垮了大隋王朝。后来到了唐朝,又历经李世民和李治两任帝王的征讨,才将此地收归。

  为何此等小国需要这几任帝王劳民伤财也要收服?仅仅是帝王扩张版图的野心根本没办法解释,这得从它建立开始分析。

image.png

  公元前37年,高句丽建国,对应的中原王朝正是西汉元帝刘奭(shì)在位末年,他的祖爷爷汉武帝刘彻由于几十年的征战,劳民伤财,让西汉开始走了下坡路,到了汉元帝时期,西汉更是走向了衰落。北扶余的朱蒙正是瞅准了这个时机搞独立,因为中原王朝根本无暇顾及。

  建国将近一个世纪以后,也就是公元56年,太祖王吞并东沃沮,正式摆脱了汉朝的控制。当时对应的中原王朝正是东汉光武帝刘秀在位末年,毕竟经过多年的混战,刘秀才建立了东汉,他的政策是对外忍让,与民休息,优先发展国内经济。所以,这就让高句丽太祖王有了可乘之机,逐渐摆脱控制,成为威胁中原王朝的一个独立政权。

  但高句丽的发展与周边几个部落政权有所不同,它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人口只有数百万,但军队就有60万之众,所以在历任中原王朝统治者眼里,它就是眼皮子底下最大的威胁,决不能眼睁睁看着它逐渐壮大,甚至入主中原地区。

  三国之后,曹丕篡汉,建立曹魏政权,还跟高句丽合作攻打过辽东郡,但刚一攻克,高句丽就反过来袭击辽东西部。公元244年,曹芳在位期间,也就是司马师掌权的时候,看东北这小国出尔反尔,于是派兵直取丸都城,逼的东川王逃到了沃沮,高句丽就此灭亡。

image.png

  但70年后,恰逢中原大乱,西晋八王之乱搞得全国战乱不断。高句丽也由此死灰复燃,并抓住中原南北朝时期的混乱中无暇自顾,快速崛起,东征西讨,版图扩张到辽水以东的大片土地。

  公元500年后,高句丽达到了空前的鼎盛,但也带来了内部的争斗,由此便开始走向了衰落。经过将近100年的征战,终于在隋文帝杨坚手里,再次统一了中原。

  面对辽东地区的高句丽,杨坚派出了水陆30大军前去征伐,但陆路粮草供应跟不上,还遇到了疫病;水路遇上了台风,大部分战船均沉没了。30万大军最终只回来3000人,隋文帝征高句丽失败。

  到了隋炀帝登基之后,他吸取了父亲杨坚的教训,为他的113万大军,征召了运粮民夫200多万,以保障粮草的供应。但他的过度干预,将领们根本无法发挥出实力,多起战机转瞬即逝。还损失了几十万军队和数不清的粮草辎重。

  自尊心受到极大打击的隋炀帝,不仅没有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却更加变本加厉征召了更多军队和民夫再次征讨高句丽。由此引发了国内杨玄感的叛变,又由于隋炀帝太过敏感,犯了兵家大忌,两军对战却大举撤兵,第二次征伐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等他发起第三次征讨的时候,国内叛乱不断发生,征讨途中都有士兵频频逃脱,此刻的隋朝已经到了强弩之末。高句丽王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向隋炀帝诈降来换取隋军退兵。

  自此,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征召了400万军队,保障后勤供给的民夫更是达到了千万人,而高句丽总人口不过数百万,却生生把大隋王朝拖垮了。

  到了唐朝重新统一全国之后,唐太宗李世民吸取了隋炀帝的教训,只派出少量军队去征讨高句丽,公元644年,派出张亮领兵4万,李世勣(jì)领兵6万。第二年李世民亲征,饮马鸭绿江,薛仁贵随军出征,一战成名,最终粮尽才班师回朝。

image.png

  李世民至死都没能平定的高句丽,只好交给继任的唐高宗李治来完成。从公元655年至公元668年,这13年间,频繁派兵征讨,终于在668年9月,高句丽王开城投降,薛仁贵镇守此地,高宗设立了九都督府,这才完全平定了高句丽。

  综上所述,高句丽自公元前37年建国,到公元668年灭亡,总共经历了7个世纪,存世705年。又因其君主集权给中原王朝带来的威胁,终于隋唐4任帝王连番征讨之下,才彻底灭亡。期间最轰轰烈烈的是耗死了大隋王朝,但在名将薛仁贵的讨伐下,直至灭亡,同时也成就了薛仁贵一代威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野史秘闻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