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中的王昭君与文人笔下的王昭君有什么不同?

时间: 浏览:加载中...

  王昭君野史

  王昭君出生在一个不富裕的家庭,但是家庭美满,父母健在还有两个哥哥嫂嫂对她甚是疼爱,昭君是家中的掌上明珠。虽然生活的很拮据,昭君也不被允许干体力活,而是和母亲学习女红,甚至学习写字读书,如一般大家闺秀一样。

e1ac0bdf1715e1876d4b79c892b63547.jpg

  杨幂饰演的王昭君剧照

  无奈因其倾城之貌和知书达理被选中进宫,而选进宫的女子颇多,皇帝无法一一面见便有画师画下美女画像给皇帝看,于是便有很多王公贵族献礼利用各种方法贿赂画师,王昭君家中贫寒且其不屑于欺瞒天子和利用小人手段搏出位,于是得到画师记恨,给她画上了丧夫痣,使她被冷落数年。

  后来逢呼韩邪第三次来中原,望能和亲,于是王昭君做了她这辈子最大的决定便是主动出塞和亲,这不仅只是为了民族大义而是为自己博出路,既然在宫中无力为之,那么只有出宫才有办法。

  虽然离开家乡,远嫁塞外甚是感伤,所幸的是呼韩邪对昭君甚是疼爱。且昭君容貌本就倾城倾国,加上与匈奴女子刚毅之美不同,昭君更显柔美,呼韩邪被其美牢牢吸引。而这样一位汉族“公主”嫁到塞外,也吸引了匈奴人的眼球,对其很是喜爱。

  原以为昭君会这样幸福生活,没料到呼韩邪短命,昭君只能从胡俗嫁给她没有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子”为妻,昭君欲回中原的请求不得允诺,甚是无奈。还好这十余年,昭君生活还算太平,也是因为有她的出塞,致使双方硝烟停止,百姓生活安乐。

  王昭君庞天舒

  庞天舒是军旅女作家,其从最初清纯的文笔最后转变为直面生死还有民族之情的深刻理解,在多个领域有自己的足迹,发布了《落日之战》、《王昭君出塞曲》等众多作品。

ca9274bb64ab1863bfccec18eda38030.jpg

  庞天舒《王昭君出塞曲》封面

  庞天舒之所以会选择创作王昭君这个女性,是因为她幼年上军校的时候曾听老师讲过王昭君的故事,当时便对王昭君有许多的疑问和兴趣,至自有机会创作古代女性的时候,她便义不容辞的选择了她。

  为了更了解王昭君出塞后的生活,庞天舒亲自到大草原去感受草原生活,想亲自解答出塞后的昭君在草原生活的感受,想知道一个中原女子面对这辽阔的草原和这完全不同的饮食习惯是怎样适应的。

  庞天舒到了草原之后便嘲笑自己那些担忧是多余的,在草原的毡包里喝下大奶茶再啃下奶疙瘩,再感受着大自然带给你的气息,便会觉得你在慢慢融入草原,不出多久你便是和草原是一体的。

  庞天舒透过草原更加接近那个数千年出塞的汉家女子王昭君,便完成了这《王昭君出塞曲》的作品。于是王昭君的一生便在她的手中被书写出来,从昭君无奈入宫,美貌被让人嫉妒,被画师使坏,无缘圣上,再到毅然出塞,成为两代单于的妻子,诞下一男二女,传播汉文化,化解匈奴内部矛盾,致力于和平。最终病逝于塞外,匈奴人民对昭君甚是感恩,为其筑“青冢”纪念她。

  杜甫写王昭君的诗

  杜甫游历众古迹,抒怀自己的情怀,为古代的名士、英雄等人物写下五首咏怀诗,其中《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是杜甫赞叹王昭君的七言律诗,顺便以此抒发自己不得志的抱负。

c5c408b426ad3525a5318cc7551dc915.jpg

  王昭君画像

  引原诗: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首诗从一开始便点出昭君出生的村庄,当时诗人所在之处并不能看到昭君的家乡,他以他的想象力造就了这雄壮之景,一个“赴”字突显山与山之间的雄壮。昭君出塞和亲,因此永垂青史,诗人认为这是种悲壮之情,具阳刚之气,便以浩势形容其家乡。

  第二句,诗人以“去”和“独留”直接将昭君出塞的人生讲述出来,由生到死,离开皇宫,远离家乡,最后不过只留形单影只的青冢。传说到了冬天,只有昭君坟旁长满青草,其余地皆荒凉。

  第三句诗人则交代昭君在汉室内为何不被宠幸,既是倾城美人,最后却远嫁塞外,是因为昭君得罪了当时的画师,于是其画像很丑不被元帝喜爱,故与元帝一直不得见。且昭君欲回中原不得,现如今能回来的也就只有她的亡魂了。诗人借此感慨自己怀才不遇的无奈之情。

  第四句,表达的是昭君的哀怨,这琵琶曲承载的是其哀怨之情和思念故乡的愁绪,当时诗人也身在异乡,当时的境况和昭君是那样相似,因此以昭君之怨寄托自己的惆怅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野史秘闻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