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继光战友钟仁杰逝世 亲历黄用胸膛堵机枪
5月15日,“抗美援朝老战士、原黄继光连指导员钟仁杰同志追悼会”在沈阳市回龙岗革命公墓举行,钟老先生教导过的战士、学生及亲属百余人共同为他送别。 5月1..
据了解,中国的解放军军报曾经发布一篇文章,该文章主要说一位大学生士兵通过引用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质疑了黄继光堵抢眼的历史事件,随后为了印证黄继光真实性特意采访上甘岭战役的老战士。
由古至今在战场上的战士们舍生取义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是黄继光用身体堵抢眼的故事是否现实引发了大家的质疑。有网友表示如果据当时常规武器M1917的参数计算,如果黄继光体重100KG在他堵住枪眼后,由于受到子弹的冲击力将会以大约三十米每秒的速度飞出,如果是原地不动将要吸收大约三万三千焦耳的能量,大量的能量必定使他死无全尸。因此黄继光堵抢眼显得不那么科学。
在我看来黄继光堵枪眼实际上是要给我们传递一种信仰,在面临危险、国家危难时刻我们应该挺身而出,奉献出自己的力量。黄继光故事告诉我们要有直面面对困难的魄力。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使敌军火力点失效。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黄继光的事迹广为传颂,但是近年来,有舆论质疑黄继光事迹的真实性,认为黄继光是制造出来的宣传典型,甚至有文章分析堵抢眼是不可能完成的。2007年6月6日下午,黄继光的战友、上甘岭战役志愿军45师前线指挥所秘书——年届八旬的湖北省作家谢万丁为正视听,将自己保存了55年的一组黄继光遗照孤品无偿捐赠给军事博物馆,弥补了黄继光无照片传世的缺憾。军事博物馆专家对照片的真实性和历史价值进行了认定。
这组照片共6张,其中有俯卧式全身照和半身照各一张,照片中黄继光两手高擎,保持着扑向敌人枪口时的姿势;另有正面全身照和半身照各一张,是将烈士遗体倚靠在树上拍摄的,照片中黄继光用来封堵枪口的胸部以上部位,被大量敌人子弹击中,已难以辨认。
此后,谢万丁公布的照片引起了河南开封机关干部魏路的注意,因为谢万丁捐赠的照片他见过,他爷爷魏锡光留下的遗物中就有这些照片。
魏锡光曾和黄继光在同一个师部。上甘岭战役发生在1952年10月,黄继光牺牲后,由于战况紧迫,战友们先将其埋到雪地里,战事稳定后才将其遗体从雪地里挖出来,换上新的衣服后安葬。魏锡光当年说:“当时我一直都在现场,看着卫生员给黄继光换衣服。”
魏路同志保存的黄继光照片中大部分与谢万丁保存的相同,其中有一张是卫生员在整理黄继光遗体时的照片,与谢万丁保存的有所不同,因为能看清黄继光的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5月15日,“抗美援朝老战士、原黄继光连指导员钟仁杰同志追悼会”在沈阳市回龙岗革命公墓举行,钟老先生教导过的战士、学生及亲属百余人共同为他送别。 5月1..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连通讯员也上了战场。“当时我们三次爆破零号阵地失败,眼看着就要天亮了,已经负伤的黄继光,爬向火力点,扑了上去……”向述..
徐佳标,1926年出生于江苏省灌云县一户贫苦农民家庭,1943年加入新四军。 1944年11月7日,新四军第三师成立特务团,徐佳标所在的连队被编为特务团三营..
我军历史上有两位舍身堵枪眼的英雄,且不管他们谁先谁后,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都是四川人,他们是四川人的骄傲,值得我们今天的人学习。 苏联卫国战争期..
据了解,中国的解放军军报曾经发布一篇文章,该文章主要说一位大学生士兵通过引用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质疑了黄继光堵抢眼的历史事件,随后为了印证黄继光真实性特意采访..
黄继光(1931.1.8———1952.10.19),原名黄际广,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名士兵。1952年10月19日在朝鲜上甘岭地区597..
亲眼看了上甘岭沙盘,彻底颠覆了小编对战役的理解。五圣山半山腰两个小山头,也不是五圣山的绝对制高点,表面只能摆开一个连,在双方重火力下无遮无拦,双方两个月填..
距今3000多年前的波希大战中,300名斯巴达战士在温泉关大战中全部战死,但却为整个欧洲赢得生机。 斯巴达精神由此成为欧洲和美国的精神图腾,他们至今不忘..
4月30日上午,空降兵某部“黄继光连”荣誉室。 一位耄耋老人,颤抖着举起右手,向着黄继光铜像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像!像!真像!老战友啊,我终于回到老..
今年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战争60周年纪念日。在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梅白乡白虎村1组,还生活着一位80多岁的抗美援朝老战士罗西成。11月15日上午,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