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安排到李世民身边的卧底,一辈子都没暴露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在李世民横扫天下、树立军功、拉扰豪杰时,李建成在长安也没有闲着,史书记载,李建成第一批拉扰的对象有些特别,她们手无寸铁,也无过人智谋,但战斗力依然很强。这是因为她们有独门绝技:枕头风。

  她们是李渊的妃子们。

  我们知道李渊先生的夜生活是比较丰富的,当初在太原,就跟杨广的宫人滚到了一起,现在自己当了皇帝,相当于解放了思想、放开了包袱,夫人团伙极速扩张。在长安的数年间,李渊就生下了二十多个儿子(女儿没统计),可见生产效率之高。

  后宫队伍大了,自然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李建成抓住自己长驻长安的机会,大踏步走上了夫人路线。

  史书里记载李建成跟某些妃子的关系不清不楚。这种事情没有捉奸在床,咱们是不好传的。但可以确认的是,经过送礼恭维等手段,李建成成功争取到了许多嫔妃的支持。

  渐渐地,宫里刮起了极其强劲的枕头风,席卷对象直指李世民,这些十二级枕头风效果还是突出的。李世民渐渐失去了李渊的宠信。

  如果只是夫人团队站在了自己的对立面,李世民是不会害怕的,他相信自己的父亲还不至于到色令智昏的地步。但另一个人的站队却让李世民真正感到了危胁。

  四弟齐王李元吉站到了李建成一边。

image.png

  本来争嫡这种事情跟李元吉没什么关系,论出生顺序,他比不上大哥,论功劳,他比不上二哥。争皇位这种事,他也就是一个打酱油的命。

  但显然,这位四弟有着李唐家不安份的传统,智商也不低,竟然给他想到一个曲线接班的办法。

  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跟李建成谈的,最后竟达成了一个协议,李元吉先帮助大哥干掉二哥,等李建成当上皇帝后,封他为皇太弟。从而李元吉也进入到接班人梯队。

  这实在是一个双赢的结盟,更是一个互补的结盟,李元吉此人实在是敢说敢干,心狠手辣上简直可以说是一个小号的李世民。这些性格特点恰好弥补了李建成性格软弱、反应迟钝的缺点。

  在齐王跟东宫打成一片后,李建成的步子越迈越大,越迈越大胆。李建成也终于明白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在长安里组织了二千人的武装部队,号长林兵。据史料记载,李世民的秦王府也只有八百的私兵。

  齐王跟太子的组合终于可以跟秦王府叫板,而一个人的存在最终使李建成的力量超过了李世民。

  魏征的王霸之术终于发挥威力。

  出战刘黑闼之后,李建成一举打破了军权为秦王垄断的局面,所得不仅仅是获得了声望,在河北,李建成同样找到了外援基地。

image.png

  武德七年的六月,杨文干事件发生的不久前,李世民听到一个让自己震惊的消息。有三百多幽州的骑兵悄悄来到长安,他们分别住进宫东面的一些坊里,准备趁机进入东宫担任侍卫。

  幽州是燕郡王罗艺的地盘,幽州的兵马进了东宫。这说明,自己的这位大哥已经争取到了对方的支持。

  李世民马上叫人向李渊告发外兵入京的情况。当然,李建成因此受到了批评,三百大兵退出了长安,但下一次,也许偷偷进来就不只是三百大兵了。

  李世民终于感觉到了危机,更可怕的是,天下已经大定,他已经没有多少用武之地。可李建成只要自保,就可以等待着最终的胜利。

  父亲已经不再宠爱于他,已经明确告诉他,他永远只能做一个藩王。

  后宫已经是李建成的天下。那里,关于他的谣言每天换一个。

  兄弟李元吉已经站在了他的对立面,这是一个无法无天的小霸王。

  外面的大将已经有人投靠东宫,东宫不再只是一座孤立的大殿。

  李建成也不是昨天的李建成了,今天的李建成大功在握,手有强兵,内有良谋。这不再是一个可以忽视的对手。

  如果你是李世民,看着自己的优势一点点流去,看着自己一步步走进失败的沼泽,看着自己要得到的东西离自己越来越远,你会做什么决定?我想,只有一个回应。

  反击!剑走偏锋,侥幸一博的反击!

  回到杨文干事件,现在我们知道,李建成已经胜券再握,他完全没有必要去搞一场没成算的宫廷政变来登上皇位。而李世民是有这个需求。

  为了彻底击败李建成,李世民跟他的智囊团策划了这一起杨文干的事件。这是我的判断,同样,你也可以有你自己的判断。史书的最大魄力也许就在其中的一些不确定性吧。

  杨文干事件之后,李渊没上当,李建成还是太子,李世民还是秦王。所有人的位子都没有必变,但一切都已经改变。

  父子,兄弟,裂缝已无法弥补。

  最后,再交代一下杨文干事件的一些边角料,我们只说过李渊最后没有上当,却没有解释李渊改变主意的原因。从史书透露的信息来看,李世民如此周密的策划,如此完美的执行,最后都没有奏效,是因为出了一个内奸。

  此人叫封德彝,官居吏部尚书,在此前,封德彝曾经担任过天策府司马。李世民一直当他自己人。

  事后证明,这位封德彝堪称唐朝最成功的双面间谍,他是李世民的人,但也是李建成的人。而这个秘密一直到他死了都没被发现,李世民当上了皇帝,还给人家一个“明”的谥号。

  据记载,李世民前脚刚去平定杨文干之叛,李元吉就跟嫔妃们前去为建成求情,但均未奏效,最后,封德彝出马劝说,李渊才改变了主意。

  史书里用四个字来形容李渊态度的转变:上意遂变。

  这实在是一个让人费琢磨的话,封德彝虽然官职高,但并不算李渊的心腹,他跟李渊说了什么,其效果竟然超过了人家老婆儿子的劝说。结合封德彝在秦王府的地位,以及他这次劝说后来被人揭发之后,谥号马上从“明”改成了“缪”可以猜出,封德彝正是向李渊透露了杨文干之案是李世民背后策划的真相。

  如果说真有一个人不凭证据,只凭交情就可以改变李渊主意的人,那一定是裴寂。

  我们已经很久没见到裴寂先生了,上一次露面,还是大败于刘武周之时,那时,裴寂被李渊召回,关到了牢里。

  裴寂在牢里呆了两天,也就瘦了瘦身,去了去多余的油脂就出来了,然后火线官复原职。如果刘文静九泉之下知道此事,只怕又要大叫不公平。

  当然,这个世界本没有绝对的公平,裴寂能够逃过问责,那是他自己的定位抓得准。

  在朝中,因为利益交错,关系盘结,要准确说谁是谁的人,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裴寂身处唐初宫廷斗争的中心,其关系却出人意料的简单。

  他是李渊的人。仅此而已。

  他不是李世民的人,但大家容易忽略的是,他同样不是李建成的人。

  正因为裴寂不是秦子也不是太子的问题,李渊才会对他绝对信任,信任到他只跟裴寂一人谈儿子的事情。

  有一回,李渊把裴寂叫来,说出了自己的苦恼:

  “我这个儿子在外面领军日久,被书生所教,已经不是我以前的那个儿子了。”

  是的,李世民不再是那个被父亲抱在怀里的幼童,也不是那个靠父亲帮助才能拉开大弓的少年。也不是那位追随父亲驰骋沙场的跟班。

  但何尝只有李世民不是李世民,李渊又何曾是往日的李渊,李建成又何曾是以前的李建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野史秘闻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