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出车祸险丧命,谋士提了一个什么解决方案让中国人受惠千年?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吕不韦当了宰相后,按秦国的规定,他可以坐三匹马拉的马车。于是,他找木匠做了一辆外观非常漂亮的马车。但这个木匠做马车时,选材没有太用心,制作时又出现一些误差,车轴装得不太合适。以至于两个月后,吕不韦坐着新马车外出视察时,马车的车轴断了,吕不韦从车上栽了下来,险些丧命。

  吕不韦回去后准备追究木匠的责任,可惜那位木匠已经回老家了,吕不韦再也没有找到他。

bf9a16760c5449bbbc3e58fd747491f1.jpeg

  无独有偶,有一年秦始皇宴请百官,吕不韦正高兴地用新酒杯喝酒,没想到被酒杯上铸造时留下的刺划伤了嘴唇。吕不韦非常生气,想找制造酒杯的人治罪,但只查到了酒杯制造的郡县,制造者却没有找到,此事也不了了之。

  吕不韦几次三番遇到这种情况,很是气愤。他的一位谋士得知后说,不如下令要求在制造的器物上统一刻上工匠的名字,这样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吕不韦一听是个好主意,马上上书秦始皇,让全国所有工匠都在制造的器物上刻上郡县和制造者的姓名。这一方法推行以后,受到人们推崇,大家都认为这是个好办法,能责任到人。后来这项制度应用到了秦国各个制造行业,就连秦始皇建造兵马俑时,也要求工匠刻上自己的名字。

45c6ce9b7d754710bf9c1b4fd73d05c4.jpeg

  这种方法影响了后人数千年,秦朝的万里长城上每一块砖上都有工匠的名字,汉代最普通的瓦当上也有工匠的名字,隋朝的赵州桥上也有制造者的名字……“物勒工名”这项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器物的质量。

  大到建筑物,小到一把剪子,古人对于质量看得很重。

  1651年,北京宣武门外有一家杂货铺子的剪子受到热捧。因为王姓掌柜的脸上有麻子,大家都称他的剪子为王麻子剪子。可惜好景不长,因其生意好,市面上就出现了三四家“王麻子剪子铺”,一时间人们分辨不出真假。真正的王麻子剪子的销量受到了影响。

  店里有个伙计提议王掌柜和铁匠订个契约,让他们只为自家做剪子,做好的剪子全部收购回来打上“王麻子”三个字。验货时,不合格的要退给铁匠。这样既保证了货源,又保证了质量,更防止了假冒产品。王掌柜一听,觉得有道理,于是照办了。就这样,这家杂货铺一直开了下去,还成了百年老字号。

5100afbf019e40a79adddcc7f80fbdd6.jpeg

  现代科学制造工艺远比古代发达,但具体到个别建筑,其质量和古人责任到人所制造的物品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1997年通车的钱江三桥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史上的许多之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样一座桥竟然在2011年就有部分桥面坍塌了。而与之相邻的由桥梁专家茅以升在1937年主持设计完成的钱塘江大桥,当时已经超期使用了24年。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野史秘闻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