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一生最恨的人,害死诸葛亮姐夫,曾向刘备建议抄他全家

时间: 浏览:加载中...

  蜀汉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南征回师的路上,碰到了魏国的降人李鸿前来参拜,这个家伙很会说话,大拍诸葛亮马屁:“我过来时路过孟达那,正好碰到王冲从蜀国来,跟孟达造谣说,明公你恨孟达入骨,曾向先皇建议把孟达的满门老小抄斩,幸亏先皇没听你的。孟达说,明公是个处事有轻重的人,不会这么干。”(注:诸葛亮的姐夫死在孟达手上,刘备当年命孟达从秭归北上攻取房陵,而房陵的太守是蒯祺,被孟达的士卒所杀,而蒯祺的老婆就是诸葛亮的大姐,所以王冲会那么说。)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诸葛亮是个见缝就要插针的人,当机立断给孟达写信开始套交情:“往年南征,岁未乃还,适与李鸿会於汉阳,承知消息,慨然永叹,以存足下平素之志,岂徒空讬名荣,贵为乖离乎!呜呼孟子,斯实刘封侵陵足下,以伤先主待士之义。又鸿道王冲造作虚语,云足下量度吾心,不受冲说。寻表明之言,追平生之好,依依东望,故遣有书。”

blob.png

  于是这两人就开始鸿雁传书、眉目传情,卿卿我我、勾勾搭搭起来。

  南征回来路上,诸葛亮肯定已经在考虑对魏作战的事了。要说诸葛真想招降孟达倒也未必,这人反复无常根本无法信任,招降过来其实也不过是在上庸方向多个半独立的割据势力。但孟达在上庸之地,当时手下兵力已有一万多人,在三国时期这是相当可观的一支军事力量,因而拿来牵制曹魏荆州方向的兵力却是相当可行的。此点必在诸葛计算之中。

  诸葛亮不但自己写信,还让另一个辅政重臣李严也写,李严写的虽然没诸葛那么肉麻,但也拍了几句马屁:“吾与孔明俱受寄托,忧深责重,思得良伴。”这几句话想必孟达看着心里更加舒服。

  著名历史学者田庆余老先生认为,诸葛亮是想借刀杀人、弄死孟达,原因在于孟达是益州旧有集团的人,属于李严一个派系,而李严问题的解决早就在诸葛亮考虑之中。这个观点其实很不妥当,李严事件是在蜀汉建兴,和南征回来相距还很远,要说诸葛亮要弄死孟达和李严有关,实在是有点牵强。这可不能因为田老先生名气大,说的就是正确的。实际上,田老是因为陈寅恪认为东吴统治集团南渡侨族和江东土族的之间的矛盾引申到蜀汉也有这样的矛盾。

  但两者的性质并不一样。蜀汉的荆州集团和益州集团之间矛盾并不突出,主要在于刘备、诸葛亮对这个问题认识相当深刻,始终把维护团结放在首要位置。益州集团在蜀汉高级官吏中的比例相当之高,由史可考的189人中92人是益州集团,占比高达48.1%,和刘备旧属基本持平(88人,占比45.6%)。

  蜀汉的新旧之争(益州为新,荆州及原有跟随刘备者为旧)并不像东吴那么激烈,其实主要体现在是北伐魏国还是受险保境上(这正是我要推荐朋友文章的原因)。这虽然是个矛盾点,但在诸葛亮治蜀期间并不十分凸显,一来诸葛亮的政治威望放在那;二来在清除了新人中一同受遗诏辅政的李严后,新人中无人能和他在政治上相抗衡;三来诸葛亮治蜀,虽然严于法纪,但执法不枉,“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治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而自己又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正己而后正人。所以新旧集团中被废的廖立和李严都对诸葛亮没有怨恨,反而希望诸葛亮能看到自己改过自新再次启用,听闻诸葛死讯,都伤心不已。这一方面是诸葛的人格魅力,一方面更是他以公平、公心、公心治蜀所取得的效果。(关于诸葛治蜀展开讲又是一篇文章,就简短点吧。)

  到了诸葛死后,蒋琬、费祎执政期间,蜀汉的战略转为防御,因此此二人才能虽不及诸葛,但这个国策却正好符合新人集团的诉求,也不会造成新旧之间的冲突。只有到了最后姜维执政,再行攻魏,对外力不能胜,对内又没有前三人的威望和能力,于是这个矛盾才逐渐浮现,最后出现了新人集团坚决要求投降的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野史秘闻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诸葛亮斩马谡:一次复杂而深刻的决策探讨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斩马谡的事件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转折点。这一决策不仅直接导致了蜀汉北伐战略的受挫,也引发了后世对于诸葛亮用人、决策以及军纪执行等..

    诸葛亮斩马谡:一次复杂而深刻的决策探讨
  •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才,其中周瑜与诸葛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星辰。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东吴乃至整个三国历史中留下了..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才,其中周瑜与诸葛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星辰。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东吴乃至整个三国历史中留下了..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才,其中周瑜与诸葛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星辰。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东吴乃至整个三国历史中留下了..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 诸葛亮:人格魅力闪耀千古的智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高尚的品德和非凡的人格魅力,成为了后世传颂的千古佳话。那么,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到底有多强?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位智..

    诸葛亮:人格魅力闪耀千古的智者
  • 诸葛亮北伐之意义:虽败犹荣的悲壮征程

      在三国鼎立的历史背景下,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深厚的谋略,成为了后世敬仰的军事家与政治家。然而,他多次北伐曹魏却以失败告终,这不禁让人发问..

    诸葛亮北伐之意义:虽败犹荣的悲壮征程
  • 曾经战胜诸葛亮的三国名将:曹真

      在三国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成为了蜀汉的顶梁柱,被后世誉为“千古第一相”。然而,在诸葛亮多次北伐中原的征途中,并非一帆..

    曾经战胜诸葛亮的三国名将:曹真
  • 诸葛亮三分天下非原创?揭秘历史背后的真相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深邃的战略眼光,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传奇人物。他提出的“三分天下”策略,更是被后世视为经典中的经典。然而,令人意想不..

    诸葛亮三分天下非原创?揭秘历史背后的真相
  • 诸葛亮的老家探秘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才智和无私的奉献而名垂青史。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发明家、文学家。那么..

    诸葛亮的老家探秘
  • 诸葛亮好友缘何多投曹营?

      在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谋和忠诚的品质,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然而,令人好奇的是,诸葛亮在襄阳求学时结交的四位好友——汝南孟建(字公威)..

    诸葛亮好友缘何多投曹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