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东北沦为殖民地
1931年9月18日晚上,日本驻中国的侵略军——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借此突然袭击了东北军驻地北大..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一直在北平的张学良,面对失控的局势,正忙着召集各方会议,商讨对策。不料从东北传来消息:吉林省公开独立了。宣布脱离南京政府与张学良的管辖,成立自治政权。这一天是1931年9月28日,距离九·一八事变刚刚过去十天。吉林新政权的长官,并非原吉林省主席,张作霖的把兄弟张作相,而是张作相多年的副手,东北边防军副司令公署参谋长熙洽。
熙洽满清皇族出身,正蓝旗人,日本士官学校骑兵科毕业,曾任奉天讲武堂教育长、吉林公署参谋长。九·一八之后成为东北投降日军第一人。历任伪满洲国省长、部长及宫内府大臣。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满洲国在苏联的攻击之下瓦解,熙洽也被苏联红军逮捕,而被解押到西伯利亚。1950年熙洽与其他满洲国官员被引渡回中华人民共和国,不久便病故于哈尔滨的战犯管理所。(历史的真相是:1952年10月29日 ,爱新觉罗·熙洽因尿毒症而偶发脑溢血,在黑龙江哈尔滨
《劝进表》:“劝“溥仪复辟之“进”
1911年,熙洽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成,准备回国效力清廷。不料,国内传来武昌起义的消息,很快,大清的江山土崩瓦解。熙洽当时的愤恨苦闷可想而知。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对熙洽的首降之举有过明确的表述。当时在熙洽心目中,对中华民国极为仇视。九·一八事变后不久,熙洽认为时机已到,马上托遗老罗振玉从东北专门到天津,上呈给溥仪一封劝进表。
熙洽《劝进表》:
皇上圣鉴:敬陈者,臣熙洽跪。日本素知皇上德高恩重,久望皇上返吾祖发祥地满洲复位,以救苍生。为彼,臣树帜独立,将倾全力操练军队,扩充武器,在日本帝国信义资助下,先据有满洲,再图关内。此谓复兴之计,在此一举,亦是为臣期待20年之时机,今日终将到来。
九·一八事变后,开门揖盗
在中国近代文史资料中,有关熙洽叛降的记述说,当年东北军许多人心里都有小算盘,就是尽量避免和日本人拼掉自己的那点家当,尤其是熙洽,他还幻想靠这些本钱有朝一日可以逐鹿中原,重振大清祖业。
对恢复大清祖业,熙洽念念不忘。对效力民国政府,他也从未心甘情愿。面对日军的进犯,肩负守土一方责任的熙洽,却不惜"宁赠友邦,不予国人"。内心里,他一直抱着借日本一臂之力打回关内的妄想。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军方首脑于1931年9月19日7时召开会议,一致赞同关东军的行动,即由陆军大臣和参谋总长分别致电关东军,电文说:“9月18日夜以后,关东军司令官之决心和处置深合时宜,深信此乃提高帝国军队威信之举……”20日上午,参谋总长、陆军大臣、教育总监开会,会上军部希望一并解决满蒙问题,海军也积极支持关东军。侵占长春的日军第2师团司令多门二郎和熙洽是师生关系,熙洽与日关东军暗中早有联系,他于1931年9月20日派人持函到长春见多门,表示甘心卖国投降。
吉林市驻有东北军第25旅张作舟部2个团,副司令长官公署卫队团团长冯占海所辖步兵3个营、骑兵1个营、炮兵1个营,以及迫击炮、重机枪、通信等各1个连。熙洽借口遵守蒋介石不抵抗的指示,在省政府召开军政紧急会议,不顾冯占海等人的强烈反对,命令驻省城吉林市的各部队及吉长铁路警备队分别撤出吉林市,集中在团山、龙潭一带,市内仅留少数部队与警察。
1931年9月21日在熙洽迎接下,多门二郎率领日军不费一枪一弹即占领了吉林。当晚,驻朝鲜日军混成第39旅团到达沈阳,接替了防务,第15旅团向长春集中。驻平壤的飞行第6联队的2个中队此时亦已到达沈阳东塔机场。1931年9月23日又侵占了蛟河和敦化。在此之前,吉林东部的延吉、珲春、汪清、和龙等县已被日军占领。24日,日军又向辽宁和吉林西北进犯,先占通辽,继而又占新民,25日进占洮南。这样,在不到1周的时间内,日本侵略军就占领了辽宁、吉林两省的30座城市,并不同程度地控制了北宁、沈海、四洮、吉长、吉敦、吉海等铁路线,完成了其军事进攻的第一阶段。
引狼入室的背后到底有何私心?
尽管当夜守军拼死抵抗,尔后,日军直入吉林,日军都得到了预想的效果。这与熙洽引狼入室的行径有直接关系。以致《大阪朝日新闻》号外上,对熙洽的低劣行径不屑一顾。有关日军占领吉林的“战况”,竟有媒体不足挂齿之嫌。翻遍号外,仅有10张照片留存刊载,和区区文字报道,连日本记者都吝惜笔墨,熙洽一伙真是悲哀。
熙洽试图借日军的力量恢复清王朝,而复辟和卖国往往是相联系的,深知这个道理,因此特别愿意讨好日本主子。
一些有正义感的东北军爱国官兵,对熙洽的“表演”也有着清醒的认识。驻守省城的卫队团团长冯占海就是其中之一。他是东北陆军讲武堂的毕业生,也是张作相的内外甥。
1931年9月19日晨,即日军进犯长春,冯占海曾质问熙洽,日军进犯,我军为何不抵抗?熙洽答称,因奉不抵抗的命令。
当晚,熙洽得知日军向长春集结,因而急令驻省城各部队撤出。
对此,冯占海再次质问熙洽,并主张抵抗。
日军入城后,熙洽派人到各地传达军队缴械命令,倘有抵拒者,日本军就用进击等的言词威胁,向卫队团长冯占海送达这命令,被冯占海拒绝。
熙洽自恃与冯占海有师生之谊,先后三次派人对撤出省城的冯占海进行拉拢。冯占海义正词严地对说客说:“占海身为中国军人,只知效命国家,对于卖国求荣之辈,决心与之周旋,占海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还拒绝了出任吉林省警备司令的邀请。
日军的占领和熙洽的卖国行为,激起吉林军民的极大愤慨,冯占海卫队团官兵和驻地的爱国民众,抗日讨逆的呼声越来越高。有些部下竟提出,如果团长不肯率属抗日,他们将单独拉出去与日寇决一死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对关东军发动的“满洲事变”,政府采取了什么态度呢?若槻礼次郎内阁虽然决定“不扩大事件”,但对军队的所作所为却给予了追认。原因何在? 事件发生的第二天..
日本为了侵占东北,除不断使用政治阴谋,企图不战而胜将东北分裂出去外,关东军还随时准备使用武力强行占领,为此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军事准备。 第一是搜集情报 日..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一直在北平的张学良,面对失控的局势,正忙着召集各方会议,商讨对策。不料从东北传来消息:吉林省公开独立了。宣布脱离南京政府与张学良的管..
“汨罗渊中波涛动,巫山峰旁乱云飞。混浊之世我独立,义愤燃烧血潮涌……权贵只晓傲门第,忧国此中真乏人。豪阀但知夸积富,社稷彼心何尝思……” 1936年2月..
一轮弯月沉入高粱地,沈阳北郊文官屯南面的南满铁路,鬼影憧憧。 这是日本关东军奉天独立守备队的河本守末中尉,率领的几个鬼子“巡视铁路”。秋虫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他们一方面寄希望于用武力征服中国,一方面寻找中国代理人,扶持傀儡政权,实现其以较小的代价统治中国之目的..
抗战英烈唐聚伍(1899—1939)原名福隆,字甲洲。满族,吉林双城人(今属黑龙江省) 。国民革命军陆军东北游击司令。2014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