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口战役伤亡人数:以惨重的伤亡延缓日军进攻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南口是扼冀察与山西的咽喉,其地形多崇山峻岭,关隘重叠,易守难攻,乃古今兵家必争之地。

  日军也清楚认识到南口在军事上的战略地位。从平绥路进军山西,可以夺取整个华北;另外可以清除后侧之威胁,保证日军顺利南下。日本政府抽调精锐部队有:铃木重康率领的独立混成第十一旅团、酒井镐次率领的独立混成第一旅团,以及板垣征四郎率领的第五师团共计兵力在七万人以上。因此南口天险对日军来说,是势在必得。

  汤恩伯在南口防御,主要依靠两个人。一个是第四师副师长陈大庆。汤军急援南口,当地仅派参议作形势之联络,对南口方面的地形,还是陈大庆自己去摸清楚的。他在横岭城,组织临时司令部,用电话指挥前线部队作战,听取敌情,随时遣调布置,同时向后方高级长官报告,或传达上级命令。他对于前方地形相当熟悉。

  另一位是第八十九师师长王仲廉,他访问怀来城内八旬老者,询问八国联军是如何攻下南口天险的?8月4日,“为明了南口一带地形现象,以便战术应用,达成战略目的”,他携副师长、参谋长、旅、团长诸人,同往南口及两翼山地视察。接着采取了缩小南口正面防御阵地,固守两翼高山作战计划。将南口车站……改为前进阵地,而将主阵地移至南口及两翼山麓、山腹。”总之利用“复杂地形”,决定配备纵深阵地,以阻敌军,达到持久战消耗敌人之目的。

  汤恩伯是蒋介石的嫡系,蒋很赏识汤的才华。汤经常向蒋呈递“手本”献策。第十三军在百灵庙一战后,奉命屯兵平绥路,其指挥部设在平地泉。7月9日,当汤恩伯听到卢沟桥事变的消息,立即上电蒋委员长:“卢沟桥事变传来,愈感边防危急,职除督饬所部坚固驻地防御工事外,并饬属随时准备待命中。关于冀察当局方面,亦正设法联络中。”第二天,汤便收到蒋的回电:“所见甚是,希妥为准备应付时局外,并对于冀察方面密切联络,务期中央与地方融成一气为盼!”接着汤恩伯给第一战区的军政要人宋哲元、冯治安、秦德纯等去电称:“本军戍驻边陲,责任卫国。贵方如有所需,请时予指示,誓率所部,为贵军作后盾。”一星期以后,汤恩伯又上电蒋委员长暨军政部长何应钦,表示十三军将士誓死抗战的决心。平津两地陷敌,日军向北平的沙河、昌平一带集中,南口战役即将揭幕。

  汤恩伯是南口战役的前敌总指挥,又兼第十三军的军长。旗下兵力近六万人。包括两个军、两个师及一个旅。而第十三军是南口战役的主力;全军人数有两万八千人。第十三军是中央军嫡系部队,其素质和装备较其他部队为优秀。

  从7月底至8月底,蒋介石几乎每天给前敌总指挥汤恩伯发指令。有时一天两三次。1937年8月18日,蒋介石致汤恩伯电:“汤总指挥,兄部无线电报应每日晨、午、晚三次与京中通电,怀来等据点城防工事已成否?盼复。中正手启。”

  8月13日,汤恩伯给罗芳团长电令称:“南口阵地,关系国家对抗战之成败……尤其吾人赖以抵抗强敌者,为战斗精神,而非大兵与精良之武器,吾侪誓死决不离开阵地寸步。人生百年,终须一死,好汉死在阵头上,即为军人光荣之归宿。”“请以此意转告与吾侪同生死、共患难之全体官兵,倍加努力,争取胜利为盼!”又给王仲廉师长电示:“南口阵地,即为吾侪光荣之归宿。我死则国生,我贪生则国死,吾侪宁死尽以维护此阵地,并不幸求生还也。并转告全体同生死之官兵们!”苟吉堂在《南口之役》一书中称:中国军队“固守南口之恶战,已达白热化,有形之实力,固已对敌战斗作最有效之使用,而在无形的精神因素上,亦已发挥到最高限度,形成有我无敌之气势,此实为汤总指挥守备南口指挥作战之伟绩。”

  作为战役的前敌总指挥汤恩伯责任重大:他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指挥好这一场战役,打好这一场仗。他把总指挥所放在怀来城内;但经常去师、旅、团指挥所,与下属将士商讨如何打击敌人,同时还鼓励官兵为国争光。汤恩伯只有两个传令兵随身跟着他,那么卫兵、勤务兵呢?早已加入火线去了。他到前方去指挥,对着兵士沉痛地说:“我们要好好的打呀!”他只能说这样简单的话了。他一看到自己的兵士,眼眶里就充满了泪水。兵士们见到这样一个人,也认不得他是谁了。猛然认出,这是军长呀!当他们想过来这个人与他们的关系之时,也感动得流出泪来。

  著名记者范长江在当时《大公报》上报道:“汤恩伯先生因为日夜辛劳的结果,瘦得不成样子,两个眼睛深深的凹入,整个身体剩下了皮包骨头。”“故日夜操劳精密指挥,已半月未曾得一安眠机会,整天和电话、地图接近,时时注意敌人一尺一寸的移动”。

  8月25日,日军猛攻横岭城和居庸关;接着日军随即在飞机、大炮的支援下,攻击怀来城。这样,长城线上各据点守军已处在日军前后夹击态势下。张家口已失守;卫立煌部队仍未联络上。加上居庸关、横岭城告急。汤恩伯当天晚上将战况紧急电告蒋介石。蒋于26日上午来电,仍叫“死守阵地,切勿再退”。作为前敌总指挥的汤恩伯,经过周密分析和正确判断,决定于下午1时30分下令要全军突围。退却令下达后,第二十一师、第八十九师分两路突围,都到甘家堡、辛店集结。第七十二师、第四师经洋河左岸,向土木堡一带集结。独立第七旅固守怀来,并掩护其他部队转移。第八十四师,向长安岭、沙城一带集结。第九十四师,一部开赴涿鹿担任城防;另一部占据延庆以东阵地以掩护二十一师、八十九师转移。总指挥部已转移至桑园。撤退令到达各固守点时,各部队仍在与深入围困我阵地的敌人激战,各处的战场几乎是交错混乱的胶着状态。为了脱离接触,激战昼夜不停。直到8月27日,转移中的部队,仍与四面来袭的日军苦战。汤总指挥再令各部分别向广灵、蔚县、谢家堡、龙门口、马水口等地集结。

  南口激烈的攻守战,历时20多天,中国军人以伤亡33000人以上的代价,歼敌15000人。第十三军是这一场战役的主力,伤亡12600人,占全军人数28000人的45%以上。这一场防御战,中国军人打得勇猛、顽强、悲壮、机智。打掉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创下了一次战役日军死伤万人以上的纪录,延缓了日军攻占山西的时间,使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迷梦破灭了。当时,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周刊短评写道:“不管南口阵地事实上的失却,然而这一页光荣的战史,将永久与长城各口抗战,淞沪两次战役鼎足而三,长久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战史风云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