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人走路行车为何靠左?何时开始靠右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在我国古代,走路和行车都有靠左的习惯。

  如果是多人一起出行,乘车的话,坐在最左边的一定是尊长,如果是步行,尊长走在前面、左面,地位稍微低点的在右面,这样做是为了保障尊长的安全。如果是战车出行,坐在右边的是长官,左边的是车夫,因为那时的交通习惯就是靠左,在战场上右边的座位相对更安全。

1.jpg

网络配图

  靠左走的明文规定,首次出现是在唐代,当时像长安、洛阳这样的大城市很是繁华,每天出入城门的人络绎不绝,这就很容易造成拥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唐太宗时期规定出入城门“入由左,出由右”,这是我国首次对靠左走的明文规定,对后世影响很大。

1.jpg

网络配图

  改变始于清末,清朝末年,晚清政府成立了巡警部,顾问是一个洋人,颁布的交通规则是欧式的,从此靠左行驶改为靠右行驶,之后关于靠左行还是靠右行也出现过反复。19世纪末,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长江以南属于英国的势力范围,以北多为德法俄的势力范围,汽车引进后,南方靠左,北方靠右。

32270003c7abc15d97c0.jpg

网络配图

  日本侵华期间,沦陷区汽车靠左行驶,其余地区按照国民政府的规定,依然靠左行驶。

  第二次大战期间,美国援华汽车大量涌入中国,美国汽车都是左驾车,适用于靠右行驶的交通规则,为此国民政府花了大价钱来改装成右驾车,光是改装费就占车价的12%。又加之当时在中国的美军,对左行驶的规则不习惯,经常有美军车肇事的发生,经过调研,国民政府制定了《改进市区及公路交通管理办法》,自此“一律靠右”行驶的改革拉开帷幕,新交法于1946年1月1日开始实行。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沿用了靠右走的规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野史秘闻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