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手下的神秘间谍,周绍范究竟是谁?

时间: 浏览:加载中...

  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周绍范,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公元626年(唐朝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带领尉迟恭、侯君集、张公瑾等人埋伏在玄武门,等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二人骑马入朝时,发动伏击,最终将二人诛杀。史称“玄武门之变”。

image.png

  玄武门之变的历史意义不言自明,直接导致大唐国运从李建成转向了李世民一系,李渊因此退位,李世民从此登基。那问题来了,李渊时期,长安皇宫(太极宫)共有有10个城门,玄武门只是其中之一,李世民为何偏偏选择在玄武门诛杀李建成呢?

  最直接的原因,因为太极宫北面只有两个门,偏西侧的是玄武门,偏东侧的是安礼门。而李建成的东宫位于太极宫外西北侧,李建成平时出入皇宫,都是走玄武门。

  其实还有个原因,因为镇守玄武门的守将,是李世民的心腹,方便李世民埋伏,此人就是周绍范,一个“打入敌人内部”的“超级间谍”。

  周绍范,部分史书称他为“周范”,他出身于汝南周氏,他的家族是魏晋以来的重要门阀,其族谱可以上溯到周天子。周绍范的曾祖父名叫周灵起,是梁朝车骑大将军、忠壮公。周绍范的祖父周炅,是陈朝车骑西大将军、武昌壮公。周绍范的父亲是隋朝的左武卫大将军、谯国僖公。

image.png

  隋唐时期,是一个讲究门阀的时代,从周绍范的出身可以看出,此人不容小觑。因此,李渊起兵反隋的时候,李世民就请周绍范“入伙”。周绍范就跟随李世民四处征战,还被李世民推荐为车骑将军。

  武德九年,在玄武门之变前,周绍范抛弃了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打得火热,李建成甚至在李渊面前推荐周绍范为禁军首领,可见,李建成对周绍范的信任。后来,在李建成的推荐下,周绍范被任命为太子右内率,负责镇守玄武门。

  但李建成没有想到,周绍范虽然在太子府任职,他其实是秦王李世民的人。就这样,当李建成和李世民水火不容的时候,李世民以周绍范为内应,在玄武门设下埋伏,这一招,直接让李建成殒命。

  李世民登基后,参加玄武门之变的众人,都被委以重任。例如,长孙无忌被封为左武侯大将军、齐国公。周绍范也不例外,周绍范被李世民封为左卫将军、宜春县公。不久,周绍范被任命为检校殿中监事,作为李世民的机要“大秘书”。当时,李世民的“大秘书”有两人,一人是周绍范,另一人就是房玄龄(时任左仆射)。《资治通鉴·唐纪十》中记载:

  上行幸,常令范与房玄龄居守,范为人忠笃严正。

  意思是:唐太宗李世民经常外出巡游,让周绍范和房玄龄一起留守京城。周绍范为人忠诚、正直。可见李世民对周绍范的信任。

  李世民刚刚登基时,突厥的颉利可汗突袭长安,当时唐朝大军都不在长安,李世民带着6个人来到渭河边,唱了一出“空城计”,然后和突厥达成“渭水之盟”。李世民带的6人(六骑)就包括房玄龄、周绍范、高士廉、萧瑀等人。

  渭水之盟时,李世民的处境极其危险,但在当时,李世民仍然将周绍范带在身边,周绍范虽然在历史上名声不响亮,但在李世民心中,周绍范还是极其重要的。

  周绍范为人正直,对李世民足够忠诚,李世民又对他非常信任,照此下去,周绍范迟早要被封侯拜相、名留青史的。但可惜,贞观六年,周绍范病逝了。

  周绍范生病时,李世民并不在长安。李世民临行前,委托周绍范和房玄龄留守京城,周绍范生病后,仍然坚持留在宫中主持工作,最终死于宫内。《资治通鉴》记载了周绍范临终的情形:

  疾甚,不具出外,竟终于内省,与玄龄相抱而诀曰:“所恨不获再奉圣颜!”

  临死前,周绍范抱着房玄龄,泪流满面地说:“遗憾的是以后不能和你一起侍奉陛下了。”

  李世民听闻周绍范病逝,十分痛心,又听闻周绍范临死前的话,更加悲恸,下旨追赠周绍范为工部尚书,谥号曰“敬”。

  不仅如此,周绍范仅有一子,名叫周道务,年仅6岁。之前经常被周绍范带入皇宫,周绍范死后,周道务日渐消瘦,李世民于心不忍,下旨将周道务抚养于宫中,一直养到14岁。《新唐书·卷八十三》曰:

  道务孺褓时,以功臣子养宫中。范卒,还第,毁瘠如成人。复内之,年十四乃得出。

  周道务14岁时,返回周家,李世民对周家父子的恩遇并未结束,当年秋天,李世民将自己的爱女、第12女临川公主许配给周道务,年底下嫁,周道务因此成了驸马。都说李世民善待功臣,像周绍范这样的功臣,李世民不仅抚养了他的儿子,还将女儿嫁到周家,这样的情并不多见。

  北宋文学家苏辙曾评价李世民:“唐太宗之贤,字西汉以来,一人而已。”李世民虽然发动了玄武门之变,靠诛杀手足才登上皇位,对兄长来说,他或许不是一个好弟弟。但对于臣子来说,他的确是一位难得的好君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李世民一生犯过的错误探析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被后世誉为“千古一帝”。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位杰出的帝王,在其一生中也犯..

    李世民一生犯过的错误探析
  • 李世民敢造反,朱棣为何却不敢?

      在中国历史上,李世民和朱棣都是极具传奇色彩的帝王。然而,在对待皇位继承的问题上,两人的选择却截然不同。李世民在父亲李渊还在世时便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成功夺得..

    李世民敢造反,朱棣为何却不敢?
  • 李世民逝世后,武则天为何能带发修行?

      在唐朝初期,一段关于武则天在李世民逝世后的特殊经历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李世民的才人,武则天在李世民去世后,按照宫规本应前往感业寺出家为尼。然而,令人不解的..

    李世民逝世后,武则天为何能带发修行?
  • 武则天:从李治宠爱到李世民冷落的背后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女性,她不仅以才华和智慧著称,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然而,在武则天的宫廷生涯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她得到..

    武则天:从李治宠爱到李世民冷落的背后原因
  • 同样夺位,朱棣与李世民名声差异探析

      在中国历史上,皇位更迭往往伴随着权力的斗争与血腥的冲突。其中,明成祖朱棣与唐太宗李世民都是通过非常手段夺取皇位,但两者在历史上的名声却大相径庭。  一、时..

    同样夺位,朱棣与李世民名声差异探析
  •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的交战记录

      秦王李世民,作为唐朝的开国皇帝唐太宗在即位前的封号,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邃的战略眼光著称于世。而薛举,隋末唐初的割据势力之一,自称“西秦霸王”,同样是一..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的交战记录
  • 李世民与朱棣:反与不反的背后动因探析

      在中国历史上,李世民和朱棣都是著名的皇子,且都曾在皇位继承问题上展现出强烈的意愿和行动。然而,李世民敢于发动玄武门之变,反对其父李渊并成功登基;相比之下,..

    李世民与朱棣:反与不反的背后动因探析
  • 李世民:兼具汉族血脉与鲜卑影响的杰出帝王

      李世民,作为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深邃的政治智慧以及开创的“贞观之治”而闻名于世。然而,关于他的民族身份,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一些讨论。那么,..

    李世民:兼具汉族血脉与鲜卑影响的杰出帝王
  • 李世民:汉族血统中的鲜卑烙印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庙号唐太宗,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和开创的“贞观之治”而名垂青史。然而,关于他的民族归属问题,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争议。那么,李世民究竟是..

    李世民:汉族血统中的鲜卑烙印
  • 李世民:汉族血统中的鲜卑烙印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庙号唐太宗,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和开创的“贞观之治”而名垂青史。然而,关于他的民族归属问题,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争议。那么,李世民究竟是..

    李世民:汉族血统中的鲜卑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