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蜀汉好好发展不行吗 诸葛亮为什么总是北伐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对诸葛亮北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隆中对的时候,诸葛亮给刘备详细的分析了当时天下的局势,认为当时天下最强大的两方是东吴的孙权和北方的曹操。

  除了这两个人其他军阀都不足挂齿,刘备应该趁现在天下的局势还没稳定的时候,争取得到巴蜀和汉中,有了这两个地方再再加上荆州地区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了。

image.png

  但是,仍然没有能力统一天下,而是需要东面和孙权联合,然后当天下局势有变的时候,从汉中和荆州两地同时北伐打败曹操,等曹操被打败之后,东吴地区也就自然而然归附到刘备的手下了,到那时候刘备就能够成功建立大汉第三王朝!

  隆中对之后,接下来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战略构想去执行的,虽然荆州地区算是从孙权那里借来的,不过巴蜀和汉中已经被刘备集团完全掌控。

  随后,孙权袭击的关羽夺取了荆州,让刘备集团的控制区变得更小了,只剩下了巴蜀和汉中,所以诸葛亮非常清楚,以当时蜀国的国力,根本无法打败魏国。甚至,因为丢了荆州,而且蜀国也没什么将才,讲道理来说蜀国那个时候的战略应该是防守为主,能撑一天是一天,至于匡复汉室,几乎已经不可能了,除非北方再次发生大规模动乱变得碎片化。

image.png

  关于蜀国的国力到底怎样,诸葛亮非常清楚,所以在公元227年他北上之前,写了一篇著名的《出师表》,在《出师表》中,诸葛亮第1句就说了:今天下三分,益州(巴蜀)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但诸葛亮却偏反着来,一生之中数次北伐,屡战屡败,仍然不忘初心,以至于到最后蜀国的国力越来越弱,等到被魏国灭掉的时候户籍人口已经不足百万了。

  每个人做事都是有动机的,那么,诸葛亮的动机到底是什么呢?

  我认为,最大的一个可能性是,诸葛亮知道他这一代人要是完不成匡复汉室的任务,下一代就更甭提了。因为,刘禅是真扶不起来啊。

  首先,当时朝中的大臣们是看在刘备的面子上这么拥护刘禅的。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给后主刘禅详细说明了这个道理。

  诸葛亮说,别看现在朝中的大臣们这么拼命工作,前方的将士打仗也玩命,但这跟你没关系,朝廷上下如此团结奋进,是因为大家伙儿都非常感激刘备,但是刘备已经不在了,所以他们把对刘备的感激转过来用来报答陛下。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其次,刘禅这个人性格有很大的缺点,没有诸葛亮看着早晚坏事儿。

image.png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可以说是对刘禅谆谆教诲,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饱含着对刘备的感恩之情,和对刘禅无限的担忧。

  诸葛亮要北上汉中准备和曹魏作战了,但他非常担心刘禅这个人在成都坏事,因为刘禅这个人性格上有点儿妄自菲薄,不顾原则。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诸葛亮还告诉他,你要按自己的性格来做事,大臣们就不搭理你了。

  “以塞忠谏之路也。”

  事实证明,诸葛亮对刘禅性格的担忧最后确实变成了现实。

image.png

  虽然诸葛亮提拔的姜维等人仍然对蜀国忠心耿耿,可没想到,姜维在和曹军作战的时候,面对邓安率领的数千人刘禅竟然就投降了!

  刘禅向邓艾投降,妄自菲薄,不讲原则的性格应该是主因。或者可以这么说,刘禅虽然是贵为蜀汉的皇帝,但他在人们面前对自己是否定的,在面对曹魏的时候对自己的国家也是否定的,究其原因,很可能是成长过程中的挫折让他变得很自卑!

  一国之主都这样,那么整个蜀国在未来还有希望吗?

  肯定是没有的了。

  所以,诸葛亮知道,在他百年之后,蜀国在刘禅的领导下会失去进取心,只会混日子,撑一天是一天,随时准备向曹魏投降。

image.png

  既然这样,诸葛亮也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趁自己还拼得动,好好拼一下,成功了万事大吉,不成功自己尽力了,也算是报答了刘备的知遇之恩。

  所以,从公元228年到公元234年,这短短7年间,诸葛亮发动了对曹魏的5次战争。

  而且,有时候明知道打不过也要打,没有了粮食在前线种粮食也不撤兵,想到这一幕,真是有点心疼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诸葛亮眼中的诸葛恪:才疏志大,终酿祸端

      在三国时期的风云变幻中,诸葛家族人才辈出,诸葛亮与诸葛恪这对叔侄,虽各为其主,但彼此关联紧密。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忠诚闻名于世;而诸葛恪..

    诸葛亮眼中的诸葛恪:才疏志大,终酿祸端
  • 杜预与诸葛亮:不同时代下的卓越之才

      在历史长河中,杜预与诸葛亮皆是各自时代的杰出人物,他们以非凡的才能和卓越的贡献在历史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由于所处时代背景、面临的任务以及所擅..

    杜预与诸葛亮:不同时代下的卓越之才
  • 诸葛亮斩马谡:一次复杂而深刻的决策探讨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斩马谡的事件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转折点。这一决策不仅直接导致了蜀汉北伐战略的受挫,也引发了后世对于诸葛亮用人、决策以及军纪执行等..

    诸葛亮斩马谡:一次复杂而深刻的决策探讨
  •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才,其中周瑜与诸葛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星辰。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东吴乃至整个三国历史中留下了..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才,其中周瑜与诸葛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星辰。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东吴乃至整个三国历史中留下了..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才,其中周瑜与诸葛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星辰。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东吴乃至整个三国历史中留下了..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 诸葛亮:人格魅力闪耀千古的智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高尚的品德和非凡的人格魅力,成为了后世传颂的千古佳话。那么,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到底有多强?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位智..

    诸葛亮:人格魅力闪耀千古的智者
  • 诸葛亮北伐之意义:虽败犹荣的悲壮征程

      在三国鼎立的历史背景下,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深厚的谋略,成为了后世敬仰的军事家与政治家。然而,他多次北伐曹魏却以失败告终,这不禁让人发问..

    诸葛亮北伐之意义:虽败犹荣的悲壮征程
  • 曾经战胜诸葛亮的三国名将:曹真

      在三国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成为了蜀汉的顶梁柱,被后世誉为“千古第一相”。然而,在诸葛亮多次北伐中原的征途中,并非一帆..

    曾经战胜诸葛亮的三国名将:曹真
  • 诸葛亮三分天下非原创?揭秘历史背后的真相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深邃的战略眼光,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传奇人物。他提出的“三分天下”策略,更是被后世视为经典中的经典。然而,令人意想不..

    诸葛亮三分天下非原创?揭秘历史背后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