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弄来三匹汗血宝马,他是为了干什么?

时间: 浏览:加载中...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汉武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一代雄主汉武帝刘彻登基后,汉朝国力强盛,汉武帝开始着手经略西域。西汉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汉朝使臣张骞从西域归来,向汉武帝汇报出使成果,谈到西域大宛国见过一种汗血马,动如疾风闪电,奔腾如飞,中原马匹远远不及。

  汉武帝听了,怦然心动。西汉初中期,国防形势严峻,连年与周边的匈奴等游牧部族开战。而游牧部族最大的优势是富产良马,拥有强大的骑兵。而中原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所限,本身缺乏足够的马匹,优良的战马更是少之又少,成为汉朝军队的一大软肋。

image.png

  从大宛弄到一大批汗血宝马,以此增强汉朝骑兵战斗力,从此成为汉武帝的多年夙愿。但因为大宛国远离中原,《汉书》记载,“大宛国去长安万二千五百五十里”,远在万里之外,汉武帝一时鞭长莫及。加之汉武帝在位初期,汉匈战争正值高峰期,汉武帝无暇西顾,只能暂时把此事搁置下来。

  直到公元前104年,随着西汉国防形势渐趋稳定,汉武帝才腾出手来,考虑从大宛获取汗血马之事。他先派使者车令,携带一份厚礼:“持千金及金马”,带着千两黄金和一个金马驹,出使大宛,想从大宛国王那里换取一批汗血马。

  谁知道大宛国王毋寡是个愣头青,自恃汉朝远在万里之外,奈何不了他,拒绝了汉武帝诚意满满的请求。光拒绝还不算,最可气的是他杀了汉朝使者,把礼物全部占有。暴脾气的汉武帝何曾受过这种气,得知消息后暴怒不已,不顾一切地发起了讨伐大宛国之战。历史上著名的“汗血马战争”由此爆发。

  “汗血马战争”从公元前104年开始,到公元前101年为止,持续了三年。贰师将军李广利先后带领十一万汉军两次远征大宛,历经苦战,克服了路途险远、粮秣不继、孤军深入等多种困难,逼迫大宛投降,大宛乖乖交出了“善马数十匹、中马以下牡牝三千馀匹”,汉军得胜而归。但这次战争给汉朝带来的损失也十分严重,因为长途跋涉和频繁作战、粮食短缺等因素造成大量士兵伤亡,“军入玉门者万馀人”,为了汗血马汉武帝可谓不惜血本。

  离奇的是,这三千多匹汗血宝马来到汉朝后,从没有在战场上创造出一次像样的、足以和汗血马名声相匹配的战绩。汉武帝讨伐大宛之战结束后,史书中就很少再有汗血马的记载,更没有一次汗血马参战记录,无论《史记》还是《汉书》都是如此。

image.png

  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原因之一,汉武帝得到汗血马之后,汉朝对外战争已经度过高峰期,汉朝最强大的敌人匈奴,已经在汗血马入境前的公元前119年前后,被卫青、霍去病彻底打垮,车师之战、楼兰之战都已结束,汉朝对外战争频率和密度大为降低,汗血马自然也很少有上战场的机会。

  原因之二更为关键。按照养马行业常规,汉武帝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不惜血本引进的汗血马,只能把它们作为种马,与本土马匹杂交、来整体改良、提升中原的马匹品质,而不是让这些千金不换的宝贝疙瘩上战场拼命,这也是最为明智的做法。对于冷兵器时代动辄数万数十万人马的大战来说,区区三千匹汗血马即使投入战场也发挥不了什么根本作用,用不了几次就会损耗干净,那才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原因之三,汗血宝马离开原产地,跋涉万里来到中原,气候水土都不会太适应,必须要精心喂养调教才能保持很好的状态和战斗力。汉武帝也许会做到这一点,但汗血马引进中原后仅仅十多年,他就龙驭上宾,后世的汉朝皇帝对战马的重视远不如他,汗血马也逐渐被忽视。最终汉武帝旷古烁今的这次引进汗血马行动,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被人遗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