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己《秋夜听业上人弹琴》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时间: 浏览:加载中...

  【秋夜听业上人弹琴】

  齐己

  万物都寂寂, 堪闻弹正声。

  人心尽如此, 天下自和平。

  湘水泻寒碧, 古风吹太清。

  往年庐岳奏, 今夕更分明。

  【鉴赏】 唐人咏听琴的诗很多,但像这首诗从裨补世道人心的角度立意的作品却并不多见 。所以沈德潜评曰: “太和之气 ,从来咏琴诗俱未写到 。”(《 唐诗别 裁》)。

  首联开门见山 ,直接点题。“万物都寂寂”,写 秋夜之静,没有一点声息,显见是一个天气晴好无风的夜晚。“堪闻弹正声 ”,点出诗人听到业上人弹的 琴声。一个“堪”字,不仅突出了静中闻琴的听觉效果,而且也强调静夜有助于听琴者屏气入神,仔细品味弹琴人所弹的乐调的高下优劣,及其所表达的情志所在。接着的“弹正声”三字,就写出了诗人品味的结果。所谓“正声 ”,指声音纯正。“正声感人而顺 气应之。”(《荀子·乐论》)“姑洗生应钟,比于音,故为和。”(《淮南子·天文训》)所谓“顺气”,所谓“和”,都是指冲和纯正之气,可见纯正的乐调具有冲和纯正之气,使人听了身心能进入冲和纯正的境界。业上人弹出的即这种正声。

  颔联就上面的意思发出议论:“ 人心尽如此,天下自和平。”世上之人,如果他们的心地都像业上人弹的琴声那样纯正,那么天下就不会再有烦扰和纷争,就会呈现清平的政治局面。这里,诗人首先是赞扬业上人能以纯正之心传纯正的琴声;其次也明显带有劝诫世人之意。唐末社会矛盾激化,兵连祸结,李唐王朝大厦将倾。诗人虽然身入空门,但从这首诗看,他并没有忘记世事,并且可以说其诗意正是对当时倾危的世道人心而下针砭的。诗人认为导致“天下和平”的途径在于个人心性的修持。

  颈联正面描写琴声。诗人把听觉的感受诉诸视觉的形象:“湘水泻寒碧 ”,以秋季湘水的奔流及清澈 生寒,暗示琴声的流畅凄凉;十分形象。昔人俞伯牙弹琴 ,志在流水,他的知音者钟子期听了便赞扬说: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在这里,诗人同样进入了类似的音乐境界 。他特意拈出“湘水”来 ,则因湘水素以清澈著称 ,所谓“湘川清照五六丈”(《湘中 记 》),故而古代诗文中多称湘水为潇湘,“潇者,水 清深也。”(《水经注》)这样,才更符合“泻寒碧”的特点。“古风吹太清 ”,是说琴声明朗飘洒,像亘 古即有的天风飘过太空 。“古风”在这里又似有双关 之意。诗人似乎从琴声中听出上古淳朴清正的古调遗风 。作者在另一首诗中说:“此声含太古,谁听到无 心。”(《听赵师尊弹琴》)可以参证。

  尾联回忆昔日与业上人在庐山相会,曾听到过他弹琴的事,赞颂业上人“今夕”所弹的“正声”听而“更分明”。这不仅是业上人琴技的更加精进,而且体现出他心性修持的更臻纯正之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诗词名句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齐己《秋夜听业上人弹琴》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秋夜听业上人弹琴】  齐己  万物都寂寂, 堪闻弹正声。  人心尽如此, 天下自和平。  湘水泻寒碧, 古风吹太清。  往年庐岳奏, 今夕更分明。  【..

    齐己《秋夜听业上人弹琴》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齐己《剑客》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剑客  朝代:唐代  作者:齐己  原文:  拔剑绕残樽,歌终便出门。  西风满天雪,何处报人恩。  勇死寻常事,轻雠不足论。  翻嫌易水上,细碎动离魂。..

    齐己《剑客》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齐己《中秋月》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原文: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

    齐己《中秋月》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齐己《早梅》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作品原文  早 梅  万木冻欲折, 孤根⑴暖独回⑵。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⑶出, 禽窥素艳⑷来。  明年如应律⑸, 先发望春台⑹。  ..

    齐己《早梅》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齐己《夜坐》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夜坐》  年代: 唐 作者: 齐己  百虫声里坐,夜色共冥冥。远忆诸峰顶,曾栖此性灵。  月华澄有象,诗思在无形。彻曙都忘寝,虚窗日照经。   免责..

    齐己《夜坐》古诗原文意思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