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废掉李承乾太子之位后,为什么没有传给宠爱的李泰?

时间: 浏览:加载中...

  李世民废李承乾太子之位,为何不传位李泰。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唐太宗不满意自己立的太子李承乾,最终把他的太子之位给废掉了。

  不过,在废掉李承乾的太子之位的同时,唐太宗却也把自己最喜爱的儿子李泰的魏王也给废掉了,把他降封为东莱郡王。

  照理说,李泰是唐太宗最喜欢最满意的儿子,他在废掉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后,就应该把李泰立为太子。可是为什么,他却不但不立李泰为太子,却反而还要惩罚他呢?我认为,有以下一些原因。

image.png

  一、李泰对皇位有谋夺之心。

  唐太宗在废掉李泰的时候,曾多次给大臣们说,虽然他最喜欢自己的儿子李泰,但是却一定要把他废掉,就是因为李泰对皇位有谋夺之心。也就是说,李世民认为,皇位是不能谋夺的,一旦某个人对皇位有谋夺之心,这个人就绝对不能当皇帝。

  李世民为什么要说这样一个话呢?

  这个话对李世民是非常关键的。其实不只是李世民,历史上的皇帝,都认为皇位不是靠谋夺得来的,而是上天给了。上天注定了要给你皇位,你跑也跑不掉。上天不给你皇位,你想夺也夺不来。

  历史上的皇帝们之所以要这样做,目的就是要确保皇位的神圣,让天下人不要惦记这皇位这件事,惦记着也没有用。因而才会安分守己,不会造反。

  而这件事对于李世民来说,尤其重要。为什么说尤其重要呢?因为李世民就是杀掉他的太子哥哥李建成以后,获得皇位的。但是,李世民绝对不能让别人这么认为。如果是这么认为李世民的话,他的皇位就不保了。李世民需要让别人明白,他这个皇位是上天注定的。既然上天注定了要把皇位给他,因此李建成就算被立为太子,他的皇位也是保不住的。

  也就是基于这两方面的考虑,李世民绝对不允许他的儿子也用同样的手段获得皇位。如果他的儿子也用同样的手段获得皇位,那么,李世民夺皇位的事情,就会再一次被大家拿出来说,也就再次证明了李世民是一个篡权者。

image.png

  二、李世民不愿意兄弟相残再次发生。

  前面我们说了,李世民的皇位,是通过兄弟相残获得的。

  虽然是通过兄弟相残获得的,但是,应该说,这件事对于活着的李世民来说,心理震撼是非常大的。如果让他重新来一次,他肯定是绝对不愿意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本来,这件不堪回首的事情,李世民以为已经过去了。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件事又在他的儿子李承乾和李泰身上发生了。同样的方式,同样的情景,又闪回到李世民面前。就像在揭李世民的伤疤一样,那种早已被掩盖的痛苦,又一次回到了李世民的身上。

  而且,李泰和李承乾的情况,与李世民和李建成惊人的相似。在李世民看来,李承乾就像李建成一样,比较愚笨。而李泰就像他一样,又聪明又能干。李泰严重威胁着李承乾的太子之位,让李承乾不得不做出非常多荒唐的事情。

  虽然李泰非常聪明,虽然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政变,杀掉老大以后,老二获得皇位的。但是李世民其实是非常维护嫡长子制的。他认识到,嫡长子制还是皇权社会的根本制度,是一个坚定不移的制度。一旦这个制度被破坏,杀伐的事情就会一直发生。所以,就算李承乾不成器,但是李世民也要一直维护他的太子地位。最终是实在没有办法了,他才不得不废掉李承乾。

  但如果把皇位给了李泰,那么将来自己百年之后,李泰是绝对不会饶过李承乾和他的儿子们的。同时,在李承乾和李泰争执后,如果把皇位给了李承乾,他也不会饶过李泰和他的儿子们。这一点,李世民最清楚,因为当初他就是这样来处理李建成和李元吉儿子的。

  所以,为了保全自己的儿孙们,最好的办法,就是谁也不给,给予这件事不相干的李治。

image.png

  三、李世民认为李泰的本性出了问题。

  因为李泰对李世民说过一句话,他将来当了皇帝以后,会“杀子传弟”,就是说把自己儿子杀掉,传给自己的弟弟。一开始李世民竟然相信了,但是后来经过魏征的提醒,他才明白,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李泰是绝对做不到这一点的。不只是李泰,所有人都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既然李泰做不到这一点,这就意味着,他说的是假话。李泰为什么要说假话?无非就是为了皇位。一个人为了皇位,不惜造假欺骗自己的父亲,这就意味着,这个人的本性已经坏了。这样的人,也就是不忠不孝,怎么可能当皇帝呢?

  所以,李世民在废掉李承乾的同时,一并废掉了李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李世民一生犯过的错误探析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被后世誉为“千古一帝”。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位杰出的帝王,在其一生中也犯..

    李世民一生犯过的错误探析
  • 李世民敢造反,朱棣为何却不敢?

      在中国历史上,李世民和朱棣都是极具传奇色彩的帝王。然而,在对待皇位继承的问题上,两人的选择却截然不同。李世民在父亲李渊还在世时便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成功夺得..

    李世民敢造反,朱棣为何却不敢?
  • 李世民逝世后,武则天为何能带发修行?

      在唐朝初期,一段关于武则天在李世民逝世后的特殊经历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李世民的才人,武则天在李世民去世后,按照宫规本应前往感业寺出家为尼。然而,令人不解的..

    李世民逝世后,武则天为何能带发修行?
  • 武则天:从李治宠爱到李世民冷落的背后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女性,她不仅以才华和智慧著称,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然而,在武则天的宫廷生涯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她得到..

    武则天:从李治宠爱到李世民冷落的背后原因
  • 同样夺位,朱棣与李世民名声差异探析

      在中国历史上,皇位更迭往往伴随着权力的斗争与血腥的冲突。其中,明成祖朱棣与唐太宗李世民都是通过非常手段夺取皇位,但两者在历史上的名声却大相径庭。  一、时..

    同样夺位,朱棣与李世民名声差异探析
  •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的交战记录

      秦王李世民,作为唐朝的开国皇帝唐太宗在即位前的封号,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邃的战略眼光著称于世。而薛举,隋末唐初的割据势力之一,自称“西秦霸王”,同样是一..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的交战记录
  • 李世民与朱棣:反与不反的背后动因探析

      在中国历史上,李世民和朱棣都是著名的皇子,且都曾在皇位继承问题上展现出强烈的意愿和行动。然而,李世民敢于发动玄武门之变,反对其父李渊并成功登基;相比之下,..

    李世民与朱棣:反与不反的背后动因探析
  • 李世民:兼具汉族血脉与鲜卑影响的杰出帝王

      李世民,作为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深邃的政治智慧以及开创的“贞观之治”而闻名于世。然而,关于他的民族身份,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一些讨论。那么,..

    李世民:兼具汉族血脉与鲜卑影响的杰出帝王
  • 李世民:汉族血统中的鲜卑烙印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庙号唐太宗,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和开创的“贞观之治”而名垂青史。然而,关于他的民族归属问题,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争议。那么,李世民究竟是..

    李世民:汉族血统中的鲜卑烙印
  • 李世民:汉族血统中的鲜卑烙印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庙号唐太宗,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和开创的“贞观之治”而名垂青史。然而,关于他的民族归属问题,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争议。那么,李世民究竟是..

    李世民:汉族血统中的鲜卑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