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如果北伐成功的话 刘禅的位置会不会被取代

时间: 浏览:加载中...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诸葛亮和刘禅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刘备死前将蜀汉和刘禅托付给诸葛亮,交代他一定要复兴汉室,假如刘禅成才的话就辅佐他,不愿意也可以取而代之。当时刘禅年仅17岁,虽然贵为蜀汉皇帝,但实际上只是一个吉祥物一样的存在,蜀汉的军政大权都落入诸葛亮手中。

image.png

  诸葛亮没有夺权,而是励精图治发展蜀汉经济,然后再训练军队南下平叛,当曹魏政局混乱后再领兵北伐。诸葛亮北伐期间有舍有得,也曾经一度无限接近兴复汉室,但因为多年积劳成疾病逝五丈原,蜀汉也从他离世后进行战略收缩。

  其实不论诸葛亮北伐成功与否,他都不会夺了刘禅的帝位。这不是夺不动,而是他的理想政治和现实情况不允许他这么做,曹操对此看得很清楚。

  诸葛亮的理想抱负

  诸葛亮是青州琅琊士族出身,年幼时琅琊遭遇黄巾贼肆虐,诸葛亮跟随叔父诸葛玄一起搬迁到南阳定居。因为家境殷实,诸葛亮年少时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不能自拔。因为很有天赋,成年后被荆州大贤水镜先生招为学生,几年时间就把水镜先生的知识学了个精光,以至于水镜先生感叹,谁能得到诸葛亮就能平定天下,然后为他取了"卧龙"这个称呼。

image.png

  诸葛亮出师之后并没有着急加入任何阵营,而是赋闲在卧龙岗中观察天下大势,平时帮农民们改善农具,不然就念《梁父吟》。也就是在卧龙岗,诸葛亮找准了自己的定位,立志要成和战国时期的管仲、乐毅两位大贤一样,找到一个明君然后辅佐他成就霸业。

image.png

  刘备得知诸葛亮的线索后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头两次诸葛亮只是想考察刘备的人品,耐心以及综合素养。刘备的表现没有让诸葛亮失望,第三次之后诸葛亮正式成为刘备集团的军师,也就在此时为刘备集团确定了战略规划和战术动作----夺荆州、联东吴、吞益州、拿西凉、进军长安后平定天下。

image.png

  刘备在此之前固然有很大的名气,但打仗总是输多胜少。当他得到诸葛亮辅佐后局势完全逆转,仅仅3年时间就和东吴结成联盟并吞下整个荆州,当东吴想吞并益州时诸葛亮快人一步安排刘备入蜀,仅仅过了两年时间就拿下益州全境,实力明显高于东吴。曹操担心刘备势大,亲率大军在汉中和刘备决战,也是诸葛亮在后方坐镇制定各种策略,协调各项物资,最终让刘备击败曹操并称王、称帝。诸葛亮仅仅用了十余年时间就完成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对得起天下人对他的评价。

  蜀汉实际掌权者

  刘备死后因为诸葛亮是托孤大臣又是丞相,而且蜀汉新皇帝刘禅还年幼,又是诸葛亮的弟子,此时的诸葛亮实际上已经成为了蜀汉的实际掌权者,刘禅更像一个吉祥物般的存在。刘备刚离世没几年魏文帝曹丕同样离世,而曹魏新上任的皇帝曹睿并没有什么威望,导致曹魏政局混乱,诸葛亮趁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开启北伐战役。

image.png

  北伐初期曾经拿下曹魏陇西地区的三个郡城和大量人口,但因为马谡丢失街亭要塞导致前功尽弃;也曾经兵出祁山将西凉和曹魏拦腰斩半,准备吞并西凉的时候却因为内奸作祟,故意缓送军粮以至于因为补给问题放弃了大好机会。最后一次北伐还差点将曹魏主帅司马懿和他的两个儿子烧死在上方谷,这一次也是离蜀汉翻盘最近的一次。但没想到突然天降大雨救了司马懿父子一命,心力交瘁的诸葛亮也在那年深秋病逝五丈原。

image.png

  随着诸葛亮的离世,刘禅召回了北伐大军,从此撤销了丞相这个职务,然后设立大司马和大将军两个职务。大司马主要负责蜀汉朝廷内的政务,大将军主要负责蜀汉的一切军事行动和部署,而大司马大将军两人由刘禅本人亲自任命,刘禅算是把自己本应该拥有的权力拿了回来。因为没人能肩负北伐重任,北伐战役随之结束,蜀汉也从战略进攻转变为防御。

  曹操一语道破真相

  其实哪怕诸葛亮北伐成功的话,他也不会夺权。《三国志》中曹操曾说:"做忠臣但不放权。"这句话简直点明了诸葛亮内心的想法。

image.png

  首先做忠臣和不放权两件事并不冲突,而且也是那个时代的必然产物。因为刘备的穷折腾,诸葛亮接手的蜀汉实际上早已经千疮百孔,南中的士族和南蛮联合起来造反,直接割据了几个郡城,吴国又在荆州地区虎视眈眈,大有一举攻破永安打进益州内部的举动。而北边的曹魏也持续出兵攻打汉中,成都内的名门望族也暗中和曹魏、东吴联系,这已经是亡国的边缘了。

image.png

  正因为诸葛亮力挽狂澜,果断和东吴言和并重新联盟,对内发展民生发展经济,同时对益州士族妥协,允许他们部分世家子弟进入朝廷做官,这才保住了蜀汉政权,可以说当时诸葛亮卸任的话,蜀汉早就被灭了。诸葛亮把持权力也是最无奈的选择,同时也是唯一的选择。

  另一个问题就是刘禅本人能力太弱,这是明眼人都能知道的事。诸葛亮牢牢把握住权力才能带着蜀汉向正方面发展、前进。假如统一天下后把权力交给刘禅,那有可能会再次像东汉末年一样,因为皇帝不作为导致民心尽失,好不容易统一的天下可能要再次进入乱世,这是所有人都不想看见的事。

  小结

  其实曹操能够道破诸葛亮的处境,那曹操本人何尝不是那样呢。他年轻时梦想成为东汉的征西将军为东汉马革裹尸,所以天下大乱之后曹操第一个人站出来反对董卓,第一个迎接皇帝重新建都。而汉献帝本人不仅没有能力而且还看不清局面,非要从曹操手上夺权,甚至亲自策划过几次刺杀曹操。

  而当时东汉朝廷面临的对手,不论是袁绍、袁术还是吕布、陶谦、张岱等等诸侯,实力都明显强于东汉的小朝廷。也就是因为曹操掌权后一个个击败了他们,最大限度恢复疆土,为后来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曹操本人最后也没有称帝,做宗臣不放权就是他和诸葛亮最像的地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诸葛亮斩马谡:一次复杂而深刻的决策探讨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斩马谡的事件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转折点。这一决策不仅直接导致了蜀汉北伐战略的受挫,也引发了后世对于诸葛亮用人、决策以及军纪执行等..

    诸葛亮斩马谡:一次复杂而深刻的决策探讨
  •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才,其中周瑜与诸葛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星辰。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东吴乃至整个三国历史中留下了..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才,其中周瑜与诸葛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星辰。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东吴乃至整个三国历史中留下了..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才,其中周瑜与诸葛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星辰。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东吴乃至整个三国历史中留下了..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 诸葛亮:人格魅力闪耀千古的智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高尚的品德和非凡的人格魅力,成为了后世传颂的千古佳话。那么,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到底有多强?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位智..

    诸葛亮:人格魅力闪耀千古的智者
  • 诸葛亮北伐之意义:虽败犹荣的悲壮征程

      在三国鼎立的历史背景下,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深厚的谋略,成为了后世敬仰的军事家与政治家。然而,他多次北伐曹魏却以失败告终,这不禁让人发问..

    诸葛亮北伐之意义:虽败犹荣的悲壮征程
  • 曾经战胜诸葛亮的三国名将:曹真

      在三国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成为了蜀汉的顶梁柱,被后世誉为“千古第一相”。然而,在诸葛亮多次北伐中原的征途中,并非一帆..

    曾经战胜诸葛亮的三国名将:曹真
  • 诸葛亮三分天下非原创?揭秘历史背后的真相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深邃的战略眼光,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传奇人物。他提出的“三分天下”策略,更是被后世视为经典中的经典。然而,令人意想不..

    诸葛亮三分天下非原创?揭秘历史背后的真相
  • 诸葛亮的老家探秘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才智和无私的奉献而名垂青史。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发明家、文学家。那么..

    诸葛亮的老家探秘
  • 诸葛亮好友缘何多投曹营?

      在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谋和忠诚的品质,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然而,令人好奇的是,诸葛亮在襄阳求学时结交的四位好友——汝南孟建(字公威)..

    诸葛亮好友缘何多投曹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