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的家庭和命名制度是怎样的
近代拉祜族的家庭有一夫一妻的父系小家庭和双系大家庭两种类型。到20世纪50年代,双系大家庭在澜沧县的糯福、孟连县的南雅、勐海县的布朗山及耿马县的富荣等地还..
拉祜族的年节,分为过大年、过小年两次。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过大年,正月十五是过小年。大年一般要过5天,从大年三十开始至正月初四结束。
年三十以前,除夕这天,家家蒸糯米饭、舂糍耙,寨子里碓声此起彼伏热闹异常。糍耙舂好以后,要先揉成几块小的,分别摆在刀、斧、锄、犁钟等农具上,感激这些生产工具为人们砍树开地,使粮食获得了丰收。村内住户,到寨边的树林里祭祀山神,祈求山神在新的一年里继续护佑,使谷物丰收,狩猎顺利。太阳快落山时,全家男女老少站在家门口,面向西方祷告,迎接祖先亡灵回家过年。
大年初一凌晨,每个家庭都要有一名或两名少女去抢接“新水”。当寨内传来第一声雄鸡啼鸣时,抢水人抬着竹筒争先恐后地奔向泉边抢接新水。
拉祜族群众把新春之水作为纯洁、吉祥的象征,据说,首先接到新水之家,会万事如意,灾难全消。抢接来的新水,首先要给长者洗脸,表示对长者的祝福。初一这天,人们一般不外出串门,初二日起才开始带着礼物拜会亲友,相互贺年。
在过拉祜扩期间,寨内男子要举行一次狩猎活动。这次狩猎,如果猎获到大的野兽,即视为大吉大利;如果空手而归即视为不吉利。因此,男人进山以后,一定要猪获到野兽才欢呼雀跃而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近代拉祜族的家庭有一夫一妻的父系小家庭和双系大家庭两种类型。到20世纪50年代,双系大家庭在澜沧县的糯福、孟连县的南雅、勐海县的布朗山及耿马县的富荣等地还..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祭祀、娱乐节日。民间将与农历三月三日重合的清明节称为真清明。此种清明百年难遇。俗说此日夫妻并坐、食煮熟的大南瓜,定能生子,以“南瓜”谐“男..
拉祜族传统房屋建筑形式是竹木结构的木桩斜顶楼房,有方形及椭圆形两种。房屋大小不一,陈设简单,起居饮食都在一处。困火搪而眠,许多贫苦农民无被盖,垫竹篱,盖蓑..
“拉祜”一词在拉祜语中有着“虎”(拉)、“将肉烤香”(祜)的意思,因而拉祜族又被称做“猎虎的民族”。 拉祜族神话古歌《牡帕密帕》和叙事长诗《扎努扎别》,..
拉祜族实行一夫一妻制。不同氏族的男女,只要年龄相近、双方情投意合都可通婚,不受辈份的限制。男女婚前社交极为自由,每到夜晚,或在田野或在村寨中的空屋内,围着..
双江拉祜族在漫长的与大自然抗挣中创造了悠远而鲜活的文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72路“打歌”。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为完整的拉祜族民间歌舞文化遗存之一。 2..
葫芦笙在拉祜族的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位置,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函并深为人们所喜爱;其制作工艺及其在民间的传承独具特点,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在长期..
芦笙舞是拉祜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在节日集会或有的祭祀活动时,均跳此舞。拉祜族与同属氐羌族群的彝族一样,崇拜葫芦,把葫芦视作祖先诞生的母体的象征。芦笙舞..
拉祜族人民穿的衣服,解放前还处于各家各户自己种棉,自己用简单的纺车纺纱,用极简陋的织布机织布,布织成后染成蓝色、青色,做成衣服。拉祜族最喜欢黑色,认为黑色..
拉祜族有411476人,聚居在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临沧、思茅地区亦有分布。拉祜族祜族的体育活动丰富多彩,主要有摔跤、踢架、射弩、火枪射击、打陀螺、荡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