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敢逼父禅位,为什么朱棣就不敢呢?

时间: 浏览:加载中...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世民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历朝历代的皇室中,都不乏能够成为优秀帝王的皇子,可是那坐拥天下的宝座只有一个,为了享受至高无上的皇权,为了能够主宰天下生杀大权,皇家父子兄弟相争、骨肉相残的悲剧时常发生。

  唐太宗李世民的玄武门事变,明成祖朱棣的靖难之役,算是皇家子嗣夺位的经典案例,因为两人都是青史留名的明君,一个开创了贞观盛世,一个成就了永乐传奇,又都是发动政变,踩着亲人的尸骨登上了皇位,故而经常被后人拿来比较。

  至于为何李世民敢在李渊生前起事,朱棣在朱元璋去世后才造反呢,就要说李渊不是朱元璋,李世民也不是朱棣,他们两对父子间的关系也很微妙。

  先说李家父子的情况,李家从两晋南北朝乃至更早就是门阀贵族,祖父李虎是西魏的大柱国,官至太尉,李渊的生母独孤氏与隋文帝的独孤皇后又是亲姐妹,所以李家在隋朝是颇受照拂的。

  隋朝末年,李渊依旧深受皇家信任,命其驻守国之重镇太原,起初李渊并未起兵造反之意,不过眼见天下群雄并起,隋朝命数将尽,李渊与皇帝之间也渐有矛盾,李世民又招贤纳士,帐下实力日强,经不住李世民等人的劝说,决定起兵反隋。

image.png

  在征讨隋朝,兼并天下反隋势力,一统天下的过程中,李世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帐下猛将云集,尉迟恭、秦叔宝等瓦岗猛将尽归其麾下,李世民更是能亲自冲锋陷阵,攻城掠地;同时又广纳治国贤才,例如刘文静,刘弘基,长孙顺德等人,都是后来唐朝重臣,世世代代为官,为唐朝的根基大业奠定基础。可以说李渊能当皇帝,很大程度上是沾了李世民的光。

  可是李家儿子不止李世民一个,李渊还有嫡长子李建成,尽管知道李世民的功勋,李渊还是按照传统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想出了一个凌驾于亲王之上的天策上将加封给李世民,意思是天下我老大,太子老二,你老三加,允许他开府纳士,相当于养个小朝廷。

  李渊是想平衡儿子的势力,却反倒埋下祸根,太子李建成忌惮李世民的势力,李世民不甘居于人下,两人明争暗斗,最终酿成了玄武门之变。

  最后,李渊禅位给了李世民,毕竟李世民是他仅存的儿子,事情到了这份上,只能传位给他,就算李渊生气李世民迫害手足,其实也无可奈何,因为他根本不是李世民的对手。

image.png

  再说说朱家父子的境遇,同样是开创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可没有李渊那么好命,他贫苦大众出身,父母双亡,因为想吃饱饭才走上了造反这条路,没钱没势没背景,他能成功完全是靠着自己一路披荆斩棘、浴血奋战。自己打下来的皇位才坐得稳,朱元璋的皇权绝对是无可撼动的。

  朱棣自小随父亲征战,两人的父子感情还是很好的,朱元璋也很器重朱棣,命他戍边,保卫大明安全,朱元璋在位时,朱棣不敢造反,也不会想着造反。

  朱元璋登基后,立了嫡长子朱标为太子,相对于朱元璋的严苛,朱标为人宽容,主张仁政,受到了朝野上下的认可,若朱标没有早逝,明朝历史将要改写,朱棣绝对不会造反。

  为什么这么说呢?朱标得位正,朱棣等藩王信服、开国众将领臣服,朱标不会像朱允炆般着急削藩,引得藩王造反。

  即使是朱棣造反,朱标也能镇压,可朱标去世后,朱元璋为了给朱允炆铺路,大杀开国功臣,以致靖难之役时朱允炆没有贤臣强将,丢了皇位。

  其实就是朱标去世后,朱元璋执意传位朱允炆,朱棣才心有不服,最主要的是朱允炆削藩太过着急,手段强势,朱棣为前途担忧,才选择了造反。

  综上我们不难看出,李渊不及朱元璋的强势,李世民手里的王牌也比朱棣多太多。

  李唐的能人多以李世民马首是瞻,李世民起了二心,李渊就被架空了;而明朝的大将都是朱元璋的亲信,老朱想要清算的时候,屠杀开国功臣,也没人敢造反,更别提当时未成气候的燕王朱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薛举与李世民:隋末双雄的军事对决与历史抉择

      在隋末唐初的乱世烽烟中,薛举与李世民的名字曾如两颗流星划过天际。薛举以“西秦霸王”之名横扫陇西,李世民则以“天策上将”之姿奠定大唐基业。两人虽未在战场正面..

    薛举与李世民:隋末双雄的军事对决与历史抉择
  • 李世民一生犯过的错误探析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被后世誉为“千古一帝”。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位杰出的帝王,在其一生中也犯..

    李世民一生犯过的错误探析
  • 李世民敢造反,朱棣为何却不敢?

      在中国历史上,李世民和朱棣都是极具传奇色彩的帝王。然而,在对待皇位继承的问题上,两人的选择却截然不同。李世民在父亲李渊还在世时便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成功夺得..

    李世民敢造反,朱棣为何却不敢?
  • 李世民逝世后,武则天为何能带发修行?

      在唐朝初期,一段关于武则天在李世民逝世后的特殊经历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李世民的才人,武则天在李世民去世后,按照宫规本应前往感业寺出家为尼。然而,令人不解的..

    李世民逝世后,武则天为何能带发修行?
  • 武则天:从李治宠爱到李世民冷落的背后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女性,她不仅以才华和智慧著称,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然而,在武则天的宫廷生涯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她得到..

    武则天:从李治宠爱到李世民冷落的背后原因
  • 同样夺位,朱棣与李世民名声差异探析

      在中国历史上,皇位更迭往往伴随着权力的斗争与血腥的冲突。其中,明成祖朱棣与唐太宗李世民都是通过非常手段夺取皇位,但两者在历史上的名声却大相径庭。  一、时..

    同样夺位,朱棣与李世民名声差异探析
  •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的交战记录

      秦王李世民,作为唐朝的开国皇帝唐太宗在即位前的封号,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邃的战略眼光著称于世。而薛举,隋末唐初的割据势力之一,自称“西秦霸王”,同样是一..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的交战记录
  • 李世民与朱棣:反与不反的背后动因探析

      在中国历史上,李世民和朱棣都是著名的皇子,且都曾在皇位继承问题上展现出强烈的意愿和行动。然而,李世民敢于发动玄武门之变,反对其父李渊并成功登基;相比之下,..

    李世民与朱棣:反与不反的背后动因探析
  • 李世民:兼具汉族血脉与鲜卑影响的杰出帝王

      李世民,作为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深邃的政治智慧以及开创的“贞观之治”而闻名于世。然而,关于他的民族身份,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一些讨论。那么,..

    李世民:兼具汉族血脉与鲜卑影响的杰出帝王
  • 李世民:汉族血统中的鲜卑烙印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庙号唐太宗,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和开创的“贞观之治”而名垂青史。然而,关于他的民族归属问题,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争议。那么,李世民究竟是..

    李世民:汉族血统中的鲜卑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