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城最后为何投降:历史转折中的无奈与悲壮
在南宋末年的历史长卷中,钓鱼城之战宛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以坚韧与悲壮交织的笔触,书写着一段震撼人心的传奇。这座位于重庆合川的弹丸小城,在南宋军民的坚守下..
钓鱼城之战经过:钓鱼城坐落在今重庆市合川区城东5公里的钓鱼山上,其山突兀耸立,相对高度约 300米。山下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汇流,南、北、西三面环水,地势十分险要。这 里有山水之险,也有交通之便,经水路及陆上道,可通达四川各地。彭大雅任四川制置 副使期间1239—1240年),命甘闰初筑钓鱼城。
1243年,余玠采纳播州(今遵义)贤 士冉琎、冉璞兄弟建议,遣冉氏兄弟复筑钓鱼城,移合州治及兴元都统司于其上。钓鱼 城分内、外城,外城筑在悬崖峭壁之上,城墙系条石垒成。城内有大片田地和四季不绝 的丰富水源,周围山麓也有许多可耕田地。这一切使钓鱼城具备了长期坚守的必要地理 条件以及依恃天险、易守难攻的特点。1254年,合州守将王坚进一步完善城筑。四川边 地之民多避兵乱至此,钓鱼城成为兵精食足的坚固堡垒。
1251年,蒙哥登上大汗宝座,稳定了蒙古政局,并积极策划灭宋战争。蒙哥为成吉 思汗幼子拖雷的长子,曾与拔都等率兵远征过欧、亚许多国家,以骁勇善战著称。1252 年,蒙哥命其弟忽必烈率师平定大理,对南宋形成包围夹击之势。 1257年,蒙哥汗决定发动大规模的灭宋战争。蒙哥命忽必烈率军攻鄂州(今武昌),塔察儿、李璮等攻两淮,分宋兵力; 又命兀良合台自云南出兵,经广西北上;蒙哥则自率蒙军主力攻四川。蒙哥以四川 作为战略主攻方向,意欲发挥蒙古骑兵长于陆地野战而短于水战的特点,以主力夺取四 川,然后顺江东下,与诸路会师,直捣宋都临安(今杭州)。
1258年秋,蒙哥率军4万分三道入蜀,加上在蜀中的蒙军及从各地征调来的部队, 蒙军总数大大超过4万之数。蒙军相继占据剑门苦竹隘、长宁山城、蓬州运山城、阆州 大获城、广安大良城等,迫近合州。蒙哥汗遣宋降人晋国宝至钓鱼城招降,为宋合州守将王坚所杀。 宋开庆元年(1259年)二月二日,蒙哥汗率诸军从鸡爪滩渡过渠汇,进至石子山扎 营。三日,蒙哥亲督诸军战于钓鱼城下。七日,蒙军攻一字城墙。一字城墙又叫横城墙, 其作用在于阻碍城外敌军运动,同时城内守军又可通过外城墙运动至一字城墙拒敌,与外城墙形成夹角交叉攻击点。钓鱼城的城南、城北各筑有一道一字城墙。
九日,蒙军猛 攻镇西门,不克。这日,蒙古东道军史天泽率部也到达钓鱼城参战。 三月,蒙军攻东新门、奇胜门及镇西门小堡,均失利。从四月三日起,大雷雨持续 了二十天。雨停后,蒙军于西月二十二日重点进攻护国门。二十四日夜,蒙军登上外城,与守城宋军展开激战。《元史·宪宗纪》称“杀宋兵甚众”,但蒙军的攻势终被宋军打 退。五月,蒙军屡攻钓鱼城不克。蒙哥率军入蜀以来,所经沿途各山城寨堡,多因南宋守将投降而轻易得手,尚未 碰上一场真正的硬仗。因此,至钓鱼山后,蒙哥欲乘势攻拔其城,虽久屯于坚 城之下,亦不愿弃之而去。尽管蒙军的攻城器具十分精备,奈何钓鱼城地势险峻,致使其不能发挥作用。
钓鱼城守军在主将王坚及副将张珏的协力指挥下,击退了蒙军一次又 一次的进攻。千户董文蔚奉蒙哥汗之命,率所部邓州汉兵攻城,董文蔚激励将士,挟云梯,冒飞石,履崎岖以登,直抵其城与宋军苦战,但因所部伤亡惨重,被迫退军。其侄董士元请代叔父董文蔚攻城,率所部锐卒登城,与宋军力战良久,终因后援不继,亦被迫撤还。 钓鱼城久攻不下,蒙哥汗命诸将“议进取之计”。术速忽里认为,顿兵坚城之下是不利的,不如留少量军队困扰之,而以主力沿长江水陆东下,与忽必烈等军会师,一举灭掉南宋。 然而骄横自负的众将领却主张强攻坚城,反以术速忽里之言为迂。蒙哥汗未采纳术速忽里的建议,决意继续攻城。然而,面对钓鱼坚城,素以机动灵活,凶猛剽悍著称的 蒙古骑兵却不能施其能。 六月,蒙古骁将汪德臣(原为金臣属)率兵乘夜攻上外城马军寨,王坚率兵拒战。 天将亮时,下起雨来,蒙军攻城云梯又被折断,被迫撤退。蒙军攻城5个月而不能下, 汪德臣遂单骑至钓鱼城下,欲招降城中守军,几乎为城中射出的飞石击中,汪德臣因而患疾,不久死于缙云山寺庙中。
蒙哥闻知死讯,扼腕叹息,如失左右手。汪德臣之死, 给蒙哥精神上以很大打击,钓鱼城久攻不下,使蒙哥不胜其忿。 蒙军大举攻蜀后,南宋对四川采取了大规模的救援行动,但增援钓鱼城的宋军为蒙军所阻,始终未能进抵钓鱼城下。尽管如此,被围攻达数月之久的钓鱼城依然物资充裕,守军斗志昂扬。一日,南宋守军将重15公斤的鲜鱼两尾及蒸面饼百余张抛给城外蒙军,并投书蒙军,称即使再守10年,蒙军也无法攻下钓鱼城。相形之下,城外蒙军的境况就很糟了。蒙军久屯于坚城之下,又值酷暑季节,蒙古人本来畏暑恶湿,加以水土不服, 导致军中暑热、疟疠、霍乱等疾病流行,情况相当严重。据《元史》记载,蒙哥汗于六月也患上了病,而拉施特《史集》更明确说是得了痢疫。另《马可波罗游记》和明万历 《合州志》等书则称蒙哥汗是负了伤。无论如何,蒙哥不能再坚持攻城了。七月,蒙 军自钓鱼城撤退,行至金剑山温汤峡(今重庆北温泉),蒙哥汗逝世。据《元史》本传及元人文集中的碑传、行状等所载,不少随蒙哥汗出征的将领战死于钓鱼城下,由此可以想见钓鱼城之战之酷烈及蒙军损失之严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南宋末年的历史长卷中,钓鱼城之战宛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以坚韧与悲壮交织的笔触,书写着一段震撼人心的传奇。这座位于重庆合川的弹丸小城,在南宋军民的坚守下..
南宋钓鱼城是怎么守了36年的?蒙古铁骑的勇猛去哪了?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说到蒙古铁骑小编第一印象就是彪悍,也是真的厉害,..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宋军坚守钓鱼城二十年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宋军之所以能坚守钓鱼城二十年,一方面与钓鱼城得天独厚的地利有关..
凭借勇敢之心,击杀蒙古大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1259年,蒙古第四任大汗蒙哥率领10万大军亲征,试图一举攻占巴蜀之地,随后顺江..
揭秘:南宋钓鱼城为什么能阻挡蒙古大军?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合州钓鱼城(今重庆市合川区),巴东山地一个并不起眼的地方,..
不落之城钓鱼城,足足抵御蒙古大军近半个世纪,事实上,它不仅挽救了苟活的南宋政权,更拯救了世界…… 蒙古铁骑马踏南宋 公元1236年,蒙古与南宋的战争正..
钓鱼城是怎么挽救半个世界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之后,开始了对外扩..
襄阳之战第三阶段的这个十年中,因蒙古窝阔台去世,宋蒙双方都陷入了内斗。不过在1257年到1259年还是发生一场激烈的大战。不过主战场是在四川的钓鱼城,而襄..
陈毅元帅曾有一首诗:“钓鱼城何处?遥望一高原。壮烈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诗中所说钓鱼城指的就是坐落在今重庆市合川区(宋代时称合州)东钓鱼山上的古城。十三世..
南宋末年,蒙古的势力崛起的十分迅猛,两者之间也爆发了全面的战争,这场战争以南宋的灭亡告终,持续了近五十年。而其中不得不提的一场战争就是钓鱼城之战。钓鱼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