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灭亡之际,锦衣卫的抉择与命运
明朝末年,风云变幻,帝国岌岌可危。在这个关键时刻,作为皇帝身边的近卫军——锦衣卫,他们本应挺身而出,保卫国家和皇室的安全。然而,历史却给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述锦衣卫的故事。
锦衣卫,是明朝军队中最特殊,也是服饰最华丽的一支。他们个个身穿与龙袍花纹相似的锦绣服,就这一点就不是普通的明军可以比拟的。高级别的锦衣卫,还可以穿着大红色蟒衣飞鱼服,更是鹤立鸡群。锦衣卫的标准武器,则是胯下所佩戴的一柄绣春刀。
明朝的锦衣卫,往那一站,简直跟现在的三军仪仗队一般,英姿勃发,帅到爆。从锦衣卫的服饰就可以看出,这并非一只普通的明朝军队,而是富有特殊使命的。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锦衣卫,全名锦衣卫指挥使司,实际上是明朝特设的直接向皇帝负责的特务机构。锦衣卫与之后成立的特务机构东厂、西厂、内厂,合称为厂卫。
锦衣卫的职责非常明确:“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锦衣卫其实就是皇帝直属的亲军,只不过他们同时还要负责侦查、缉捕、刑讯的一些工作。
根据锦衣卫的职责,其下设置了多个机构,包括经历司,南北镇抚司,亲军所等等十四所。永乐帝迁都之后,锦衣卫又分为了锦衣卫与南京锦衣卫。
锦衣卫中的亲军所就不用说了,就是皇帝的贴身保镖、仪仗队。锦衣卫之所以服饰华丽,除了仪仗的原因之外,就是为了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可以混淆皇帝,以方便皇帝安全离开险境。
锦衣卫经历司主要负责公务文书的处理,而南北镇抚司,则是锦衣卫事务最繁忙的机构。其中,南镇抚司主要负责卫所等军队人员犯罪的侦查、审讯、判决,甚至还负责军事情报的搜集,敌方将领的策反,武器装备研发等工作。南镇抚司类似于现代的军事法庭,军事情报机构,以及军事研究院。
北镇抚司,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锦衣卫了,主要负责对藩王、官员的监视、肃反工作,负责对相关人员的侦讯、逮捕、关押(诏狱)和判决。这完全就是一套独立的秘密警察与审判机构。
了解了锦衣卫的职责,就很容易明白,锦衣卫的总体数量不会太庞大。而且,锦衣卫不会像普通明军一样,天天成千上万成建制的聚集在一起。因为,他们的主要职责并非对敌军的大规模作战,而是政治斗争。
按照明朝的卫所制度,卫的编制一般在5000余人。所以,明初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时,锦衣卫总人数应该在5000人上下。后来,明朝的皇帝为了强化统治,加强了特务机构,增加了人员,但全国的厂卫加在一起,应该也就是数万人最多了。而且,这些人并非全部集中在京城,而是分散在明朝疆域之内。
据史料记载,1580年,京师巡捕、锦衣卫的饷银支出仅为5万余两,而明末职业军人的年饷为15两左右。由此可以推算出,明末时,京师的锦衣卫人数应该不会超过5000人,很多外出公干,可能也不在京城。即使算上分散在各地的锦衣卫分支,应该也不会达到15万之多。那在李自成攻陷北京前后,留在京城的锦衣卫在做什么呢?
普通的锦衣卫就无足挂齿了,肯定是唯上司马首是瞻。所以,我们了解了锦衣卫高级将领的所做作为,就可以了解当时的锦衣卫都在做什么了。
先说锦衣卫带俸右都督嘉定伯周奎吧,这位是崇祯帝周皇后的父亲,也就是崇祯的岳父。在李自成攻向北京之前,崇祯向众大臣募款,希望周奎带头捐献。结果,周奎先是哭穷,后来还是周皇后给了一部分金银首饰,才勉强凑了一万两。
像周奎这种人,崇祯指望他提刀杀敌?做梦去吧。这位国丈就坐在家里等着投降呢,然后,52万两现银的家产也悉数被李自成抄去。
再看末代锦衣卫的实际最高指挥官左都督骆养性,受崇祯之命组织守卫京城。可是,骆养性却在京城保卫战中,真正做到了兵不血刃,毫发无损的投降了李自成。当李自成被清军赶跑之后,骆养性又阴差阳错地降了清朝,被任命为了天津都督。虽然后来骆养性因为和南明使臣接触,被革职处理。不过,清廷为了收买人心,还是给了太子太傅、左都督的虚职,让骆养性安然度过了余生。
另外,锦衣卫指挥以上将领,堂上指挥乔可用、王鹏翀等人降清,在清朝的锦衣卫,即銮仪卫中任职。西司房提督孙光、北镇抚司掌刑指挥梁清宏等数人,在投降顺军后,被拷打致死。另外,也有人逃往南京,或者隐居乡野。
自然,国难临头之时,有人惜命,也有人勇于献身,只是壮烈者较少罢了。
都指挥使王国兴、指挥同知李若琏,城破后自杀殉国;千户高文彩,全家殉国。
其他知名或者不知名的锦衣卫,结局也不外乎以上几种,要不然以死殉国,要不然投降大顺或者大清,或者逃亡他乡。
明朝灭亡之后,锦衣卫在南明朝廷中延续。南明昭宗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死于缅甸的咒水之难,成为了最后一任锦衣卫指挥使。自此之后,存在了近300年的锦衣卫彻底消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明朝末年,风云变幻,帝国岌岌可危。在这个关键时刻,作为皇帝身边的近卫军——锦衣卫,他们本应挺身而出,保卫国家和皇室的安全。然而,历史却给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
崇祯皇帝是明朝最后一位正统皇帝。他亲身主宰了大明江山最后的17个年头。历代王朝兴替原属寻常,然而明朝的覆灭总是会引起人们的怅惘之心。原因不仅仅因为明朝是历..
对明朝灭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从明洪武十三年到二十六年,明太祖为维护统治而大开杀戒。以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并称的“胡蓝..
还不知道:明朝很诡异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有很多人都是明朝的粉丝,但是可惜,明朝还是覆灭了。那么明朝的灭亡到底有哪..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明朝灭亡,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1644年闯军破城、清军入关,崇祯皇帝自缢煤山,最后一个汉人王朝灭亡了,留给后世..
东林党,明朝吏部郎中顾宪成创立,是明朝末年官僚阶级政治集团,主要以以江南士大夫为主,反对派将东林书院讲学及与之有关系或支持同情讲学的朝野人士笼统称之为“东..
袁崇焕时代关宁军为关外7万余关内4万,合计十一万。虽然被称为关宁铁骑,骑兵也就是万余上下。所费钱粮甚巨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关外缺粮,粮价可能高达内地的五倍,真..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明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吴三桂开门清兵入关,李自成进城崇祯自杀。到了公元1644年,明朝灭亡后中原大地浮现出3个朝廷..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崇祯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后人讨论大明王朝,总会对朱元璋报以敬畏,对崇祯皇帝报以同情,前者管理朝政的方式..
如果把明朝灭亡的责任全都推卸到一个太监身上,只不过是一个自欺欺人的理由罢了,那真正的原因又是从大堤的哪个缝隙中顺着洪水钻着制度的空隙而过呢? 也许在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