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靠什么养老?官员退休后如何养老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养老这个社会问题,是每个时代都关心的问题。养老制度从古至今伴随着文明的进步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

  中国古代,不管是普通老百姓,还是政府官员,都没有养老金,也基本上没有退休工资,那么古代人又是靠什么养老呢?

  古人在养老方面花的心思可真的不少哦!

  官员退休养老

  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汉代只有高级官员有“致仕”,致仕条件是年老或是有疾。

  汉代规定,俸禄两千石以上的高官,退休可领取原俸禄的三分之一;

  功勋极其卓著的少数官员甚至可以享受原俸,

  另外,在退休时还有一次性赏赐,如钱、黄金、粮食、房屋、车马等。

  唐朝官员在退休方面明确了“七十致仕”,如果不到七十岁,但是体弱多病的也要退职。

  “唐致仕官,非有特敕,例不给俸”。

  除非皇帝特批,否则的话,唐朝官员退休后没有退休金,但能得到一定数量的田地养老。

image.png

  宋朝虽然也规定了七十致仕,但并没有实际执行,所以导致朝堂之上,皆老朽昏庸之辈。

  因为退休只能拿到斗俸,所以官员千方百计拖着不退休。

  明朝起,将退休年龄提前了十年以上,只要年满六十岁,就鼓励退休。

  如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诏令“文武官年六十以上者听致仕”。

  弘治四年(1491年),明孝宗朱佑樘又诏“自愿告退官员,不分年岁,俱令致仕”。明代的开国功臣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后,于洪武四年,未满60岁时就告老还乡。

  中央官员退休后享受半俸,一般情况下不给退休官员发退休金,家里实在太穷的话,根据个人申请,“有司月给米二石,终其身”。

  清朝官员退休年龄也为六十岁,如果没有年满六十岁而因病提前退休是没有俸禄的,而满六十岁又有世职的可以拿半俸,但对那些有特殊功绩的官员,如打仗负伤者,则全数发给。

  古代家庭养老

  中国古代的养老以家庭为主力军,严峻性远远超过现代。

  周代开始出现初具规模的养老制度,这一制度规定了50岁以上的为老人。为让子孙更好地赡养老人,周代实行有老人的家庭可减免徭役的政策。

  如果家中有80岁以上的老人,则儿孙中可以有一人不服徭役;如果有90岁老人,则全家都可以不服徭役,此即“八十者,一子不从政;九十者,其家不从政”一说。

  春秋战国时期,虽战乱频繁,尊老传统不变。

  汉代出现中国最早的“老年人保护法”,规定了70岁以上老人应该享受的生活和政治待遇。汉朝,推行“以孝治天下”的孝道,对“家庭养老”,有着极严的规定和要求。

  汉律还规定:不赡养老人者,要被处弃市之刑。对父母、祖父母等长辈不敬也是重罪,子女杀父母或祖父母,即使没有成功,殴伤长辈者同样要受弃市之刑。

  此外,还发放“老年证”,80岁以上的老人,皆由朝廷授予王杖,一种叫“鸠杖”的实用物。为了保证鸠杖的权威性,汉朝出台了相应的法规。

  北魏时期,首创“存留养亲”制度。是指对某些犯人进行特赦,以确保家庭养老的实现,这在古代社会是很有必要的。

  从北魏开始,一直延续到清代,是中国古代重视家庭养老和保障家庭养老的一个缩影。

  在唐代,唐律规定:父母在,不远游,不能存私房钱,否则要被治罪。这种养老的社会氛围,使得老人可以在儿女的全天候照料下,安享晚年,较好解决了“空巢”现象。

  甚至还有“精神养老”一说。所谓“色养”,就是奉养父母时要和颜悦色,不能让老人不开心。唐初名相房玄龄可谓这方面的典型,他不但对生身父母恪守孝道,对继母,他也“以色养,恭谨过人”。

  唐代继承了汉代给老人“赐杖”、“免税”等诸多做法。

  此外,还规定了“补给侍丁”制度。

  其内容是,对80岁以上的老人,政府为他安排一个照料的人,90岁以上的安排两个人,百岁以上的安排5个人。政府安排的这些侍丁不用服徭役,好让他们专心奉养老人。

  宋、明、清三代都规定免除老人子孙的赋税。

  到了清代,家庭养老的法律规定相当严苛,其中,如果老人因为养老无着而自杀,那么儿子要以过失杀人罪论处。

  对于中国古代的普通老百姓来说,养老制度是以家庭养老为主,一家之内,晚辈负有不可推脱的养老义务。

  国家养老

  国家养老是古代养老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各个朝代国家养老的方式各有千秋。

  公元521年,中国有了历史上第一家由政府开办的“养老院”——南朝的梁武帝命令设立“独孤院”,专门收养老人和孤儿。从此,中国的养老院开始制度化。

  到唐朝,这样的养老机构已被推广。武则天时代,唐朝还开设了主收贫、病、孤、疾者的“悲田养病院”。唐肃宗在长安和洛阳分别建了“普救病坊”,用于照顾无人赡养的老人。

  但真正让“养老院”这种养老方式流行起来的是宋朝。

image.png

  北宋初年即开设名为“福田院”的养老机构,后来又开设了“居养院”,南宋则叫“养济院”等,将孤寡不能养活自己的老人登记备案,由国家赡养他们。虽然名字不同,但都是慈善性质的养老院。

  而且,在宋徽宗时期,老人的年龄标准是50岁,使养老的人群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成为历史上老人的黄金时期。

  同时,民间养老院也普遍兴起。如洪迈《夷坚甲志》“刘厢使妻”条,在与南宋对峙的金国兴中府,有位叫刘厢使的汉族人,遣散家中奴婢,拿出全部财产兴建“孤老院”。

  明清时期,养老资金得到了各地中产阶层以上人家的大力捐赠,如施棺局,在清代,各类养老机构90%以上都是民办的。

  到了明嘉靖年间,京城除了加大养济院的数量与规模,还定期轮派官员进行督查,看贫者和老者有无饭吃,有无制度上的弊端。

  嘉靖十一年,在北京地区,仅政府免费提供给老无所养等各类穷人的衣服,就花费275两银子。国家花钱,直接给老人购买生活必需品,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极为良好的养老风气。

  清代延续明代制度,继续开办“养济院”和“施棺局”。即便到了清末国家较为衰弱之际,对养老的支出也毫不吝啬。如光绪年间的某一年,仅广东一省的养济院,就花费白银近1.7万两。

  古代,国家除了相应的政策法规,还通过授官赐爵、赏赐财物以确保老人安享晚年。

  古代政府对养老的关注与投入,有一种近乎于天然的职责与自觉。而这种职责与自觉,无疑是与中国的孝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而孝的核心就要敬老养老。

  如今,养老越来越多地依靠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但纵观古今,无论是国家制度,还是子女的赡养和孝敬,孝道文化和敬老的精神内核都始终没有变。

  “百善孝为先”,希望孝文化能一直传承下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历史解密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