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人是怎样靠神秘电话进行联系的

时间: 浏览:加载中...

  新疆的哈萨克人自古以来就有传递信息的习俗。哈萨克族人相互见面除了一连串的问候之外,还要相互传递所见所闻的信息,或是委托传递消息。这种传统的习俗,使牧区居民之间保持信息畅通,便于相互联系和沟通。如今,爱传递信息的习俗,也给哈萨克族牧民带来了富裕……

  草原奇遇

  说起哈萨克“电话”的故事非常有趣,那是1998年6月,我同一位哈萨克族朋友到伊犁出差,他叫卡布勒,是土生土长的尼勒克人,办完事以后,他约我到他的家乡去看一看,我欣然同意。尼勒克草原山清水秀,是伊犁地区著名的风景区。我们的车在草原上奔驰,音箱里不时播放着哈萨克乐曲,卡布勒也哼起了哈萨克的小调,也许是到了他家乡的缘故,心情格外高兴。不多时,汽车前方出现了两个飘动的黑点,等走近一看,原来是两个骑马的哈萨克族牧民。卡布勒叫司机停车,并对我说:“我去打个‘电话’,告诉家里人,准备一下饭。”说着,就下车同那两个牧民交谈起来。我感到奇怪,那时我们都还没有手机,这空荡荡的草原上,既无电线,又无房子,哪里来的电话?莫非是牧民手中有“大哥大”?我想是不可能的。

3.jpeg

  不一会儿,他上了车,表情很难看,并叫司机朝另一个方向开去,他告诉我,昨天他的一位朋友去世了,要去看一下。那两个牧民也调过马头朝我们走的方向奔去。路上,我问他:“电话打通了?”他说:“通了。”他的回答使我更加纳闷,哈萨克草原上真的有什么“新式电话”?汽车很快来到一个“阿吾勒(牧民集居的地方)”,在一个毡房门前拴了许多马,很多人围在那里,看样子是出了什么事,从气氛上看好像是丧事。他下车后去悼念他的朋友,我和司机在车上等候他。

  不一会儿,他的弟弟和女儿也骑马赶来找他,这一下我完全相信,他刚才说的“电话打通了”那句话。但是我不明白,哈萨克人用的是什么样的先进电话?后来,我把我的疑惑告诉了他,他听后哈哈大笑起来,并告诉我哈萨克人“电话”的秘密。

  “电话”的秘密

  原来,哈萨克人自古以来就有传递信息的习俗。哈萨克族人相互见面,除了一连串的问候之外,还要相互传递所见所闻的信息,或是委托传递消息。这种传统的习俗,使阿吾勒和阿吾勒之间保持信息畅通,便于相互联系和沟通。据说,哈萨克人过去为了对付外族人的侵略和干扰,他们常用这种方法传递消息,通知所有的同胞,从而保证了他们的行动统一,及早做好各项准备,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

  同时在遇到狼或是其他自然灾害时,哈萨克牧民也常用这种“电话”传递信息,及时组织力量进行防御和抵抗,从而避免了损失。卡布勒告诉我,即使住在草原上,牧民的消息也非常灵通,传递极快,虽然他们居住分散、相距较远,但他们是流动的,消息随着人们的流动也就传到了四面八方。

  卡布勒给我举了一个例子说,在这个草原上有一个叫穆塔合买提的哈萨克牧民,从他买了一个半导体收音机起,每天都要把从收音机里听到的消息告诉他所见到的人。在那“文革”的年代里,草原上的牧民也同城市的人一样,欢呼什么重要指示的发表,找些“牛鬼蛇神”来戴高帽子游草原,也是轰轰烈烈的。

4.jpeg

  “遇到重要情况怎样把消息传出去?”我又向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他说:“马是哈萨克人的翅膀,我们用马,用接力的方法把消息传出去,这种‘电话’速度快,风雨无阻,昼夜可以传递,有时快到令人难以相信的程度。”他举了一个例子对我说,有一次,草原上来了一个卡车司机,见到草原上到处都是牛羊,又不见牧民,于是他起了歹意。

  他抓了两只肥羊往汽车上一扔,开足马力就跑。他想,就是主人发现,凭四条腿的千里驹,也难追上这六个轱辘的大卡车。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哈萨克牧民有“电话”。主人发现后,立即骑上马去打“电话”,消息通过捷径的山路很快传到了草原的出口处。那位司机正在做晚上吃肥羊肉的美梦时,牧民在那出口的地方等候他已多时了。结果两只羊完璧归赵,他被罚给牧民无偿拉两天的草。

  与时俱进

  如今,爱传递信息的习俗,也给哈萨克族牧民带来了富裕。

  在伊宁有一叫努尔霍加的哈萨克牧民,过去是一个穷光蛋,后来亲朋好友告诉他,外地来旅游的人非常喜欢哈萨克族的服装和刺绣工艺品,他就办起了家庭作坊式的服装和工艺品小厂。过去是穷光蛋的努尔霍加,现在盖了6间新房,银行里还有存款。他经商的消息也传到了其他哈萨克人的耳里,许多哈萨克人都做起了生意。过去,哈萨克族牧民看不起商人也从不经商,这种传统观念一直束缚着他们的思想,这大概是那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产方式带来的后遗症。

  今天,在大量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信息中,他们认识到经商也是一种劳动,也是致富的手段和途径。在乌鲁木齐南山的哈萨克族聚居区,过去到毡房里喝马奶、喝奶茶不要钱,马可以借着骑。如今这里成了旅游区,牧民们的思想也“与时俱进”,牧民凭借这块宝地也做起了生意,并学会了汉语、英语、日语和俄语,同中外游客搭腔,牵着马和提着马奶子与游客洽谈“业务”。

5.jpeg

  过去不出门的哈萨克妇女,也拿出自己织绣的烟袋、背心、提包等工艺品“哈罗,哈罗”地向外地游客喊起来。到夏季,这里的牧民每天的收入从几十元到几百元。这种新鲜事业很快传到了伊犁、塔城、阿勒泰等哈萨克人的聚居区,那里的哈萨克人也开始出售畜产品和手工艺品。商品经济的观念在越来越多的哈萨克人脑海里树立起来,越来越多的哈萨克人开始从过去的单一经济走向多项经济,钞票在他们的口袋里慢慢地鼓起来了。

  谈起哈萨克人的“电话”,卡布勒对我说,在过去,那种“电话”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今天已落后了。在商品经济日趋繁荣的今天,要使深居草原上的哈萨克族人能从全国、全世界了解更多的信息,从而使他们更加富裕和繁荣,还需要更先进的“电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传统文化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世界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272.49万平方公里)

      你是知道世界最大的内陆国是什么吗?可能有人说是蒙古,不是世界最大的内陆国其实是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面积有272.49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国土面积第九的国..

    世界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272.49万平方公里)
  • 哈萨克助清朝平定准噶尔之乱,乾隆为何拒绝他并入中华?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乾隆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公元1757年,也就是乾隆二十二年,清军平定准噶尔汗国阿睦尔撒纳的叛乱,不仅标志着持续了半个..

    哈萨克助清朝平定准噶尔之乱,乾隆为何拒绝他并入中华?
  • 平定准噶尔之乱之后哈萨克为何要求并入中华?乾隆为什么要拒绝?

      平定准噶尔之乱之后哈萨克为何要求并入中华?乾隆为什么要拒绝?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公元1757年,也就是乾隆二十二年,清军平定准噶尔汗国..

    平定准噶尔之乱之后哈萨克为何要求并入中华?乾隆为什么要拒绝?
  • 揭秘斯伯孜柯乐器:哈萨克族最远古的乐器

      斯伯孜柯乐器是哈萨克民族远古时代的乐器。民族民间乐器的物质材料的获得是比较容易的。根据考古资料,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早的乐器是骨笛。这是从事狩猎活动的游..

    揭秘斯伯孜柯乐器:哈萨克族最远古的乐器
  • 揭秘:哈萨克族为何与鹰有着不解之缘

      鹰是生活在高山上的飞禽,秉性凶猛、动作敏捷,要想捉住并驯服它,那得有一套“绝招”。在亚洲中部的广大土地上,居住着一个古老的民族——哈萨克族。他们过着游牧生..

    揭秘:哈萨克族为何与鹰有着不解之缘
  • 哈萨克族小伙是怎样追上心爱的姑娘的

      哈萨克族是以游牧为主的民族,马上功夫十分了得,歌舞弹唱也是代代相传。每年夏秋季节,牧场上草青林绿,牛羊肥壮,哈萨克牧民常常聚集到一处平整的草地上,举行传统..

    哈萨克族小伙是怎样追上心爱的姑娘的
  • 哈萨克族的民间趣味比赛都是些啥

      哈萨克族喜闻乐见、世代相传的娱乐活动很多,其中具有代表特色的主要有姑娘追、叼羊、赛马和马上摔跤等,这些活动一般都在喜庆日集体进行。  姑娘追  ..

    哈萨克族的民间趣味比赛都是些啥
  • 哈萨克族习俗 哈萨克族人日常都有啥禁忌

      自从哈萨克人信奉伊斯兰教后,与之相联系而形成的禁忌很多,最主要的是:忌食猪肉和非宰杀而死亡的牲畜肉,忌食一切动物的血。牲畜一般要由男性宰杀。吃饭时,不能把..

    哈萨克族习俗 哈萨克族人日常都有啥禁忌
  • 哈萨克族人为何喜欢毡房?毡房是啥样的

      由于哈萨克族主要从事畜牧业,为了适应游牧生活的需要,他们的先祖创造了一种造型别致,具有民族风格的建筑——毡房。  毡房是哈萨克族民间建筑,适宜于春、夏、秋..

    哈萨克族人为何喜欢毡房?毡房是啥样的
  • 哈萨克族是怎样凭借民族特色发展经济的

      1949年以前,哈萨克族还处于宗法封建社会阶段。哈萨克族人民大部分生活在高山山麓、河谷、盆地。土壤肥沃,水草丰美,天山山麓和阿尔泰山南坡还是中国五大牧场之..

    哈萨克族是怎样凭借民族特色发展经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