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儿子那么多 李世民为什么会选择李治做皇帝

时间: 浏览:加载中...

  还不知道:李治和李世民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1.太宗与皇后

  太宗的子女其实很多,一共有十四个儿子,那他为什么非要立看起来没什么本事的李治呢,像李恪,在一众皇子中都很出色,为什么不立他呢?

image.png

  其实选谁做下一任继位者,这还要看太宗的意思,而在太宗看来,他真正的儿子只有三个,那就是跟长孙皇后所生的三个儿子,其他的都是外人,是锦上添花了乐趣。

  这还要说起他与皇后的感情,长孙皇后的身体并不好,但是还是给太宗生了三皇子,四公主,前几年几乎是一年生一个,到后面太宗领兵外出作战,也基本是两年生一个,就在皇后死的两年前,还刚刚新添了一位公主,可以看出,太宗与皇后的感情甚笃。

image.png

  2.太宗对嫡子们的偏爱

  但是皇后早死,死时太宗才三十多岁,再加上两人的感情,除了朝廷大事之外,太宗便把所有的心力放在了这几个嫡子身上。

  嫡长子是李承乾,太宗也非常看重他,谁知道他想走老爹的路子,想直接作乱上位,李世民是谁?也是一路厮杀过来的,还制服不了自己儿子?

  哪怕是作乱失败,李承乾也没有被处死,李世民并没有对他下死手。

  而且在皇后死后,李治是被太宗亲自抚养长大的,太宗对这个小儿子无比喜欢,甚至在李治被封为太子之后,不惜违违反礼制也要将他留在自己身边,致使后来大臣们联合上书放太子回东宫。

image.png

  在李世民出征高句丽的时候,也给自己的小儿子写信:

  “……忆奴欲死,不知何计使还……”

  整封信什么意思呢:收到宫里送来的信件,却没有儿子你的,老爸我担心的要死,刚才才收到你的亲笔信,我顿时不害怕了,以后,你要有个什么小病头风之类的发作,一定要写信给老爸说。当然,老爸我生病也会马上写信给你。想念稚奴你想得要死,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去。

  这父子关系,不说在古代的帝王家难有,在现代社会也不多见。那太宗继承人还能是谁?

  3.李治真的懦弱吗?

  太宗是一代雄主明君这毫无疑问,那由他亲自抚养的小儿子能是普通人吗?

  再就是通过各种电视剧,小说等作品的编制,里面的李治往往是一个懦弱的形象,那么真实的他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image.png

  炀帝和唐太宗多次征讨高句丽,最终把高句丽,百济灭了的是李治,数次战役,杀死十几万高句丽的强壮士兵。

  有的人会说,李治时期是因为承袭了隋朝还有太宗时的财富,国政基础,前朝多次征讨削弱,有了这些基础加持,所以李治的作为不足以称赞。

  但是,有一个不得不清楚的现实,就是李治在位期间,这是华夏民族当政时版图最大的时期,而且在不断征战的同时,还得顾忌民生,让唐朝的盛世再上一个台阶。

  他要是懦弱,敢把父亲的才人名正言顺地抬做自己的皇后?不到三十岁,就把自己舅舅和关陇一脉压制下去,自己提拔上一些人在朝堂上制衡,自立门户,一步步运筹帷幄,提升皇权。

  在国内轻徭薄赋,人口增长,经济繁盛,妥妥的大唐盛世。对外,不断蚕食扩充国土。

  后世说他懦弱,都不谈功绩,在李治的父亲和老婆光环加持下,李治就显得没那么有存在感了。

image.png

  说到杀伐果断,人们想起的总是武后,很多不是很光彩,比较狠毒的事情也是武后做的,就都以为李治懦弱,压不住武后,让她把持朝政,因为李治的身体不怎么好,他确实需要靠得住的人做自己的门面,帮忙处理一些事,实际上,他在临死之前,朝中的权力都牢牢地把握在他手中。

  这就像现在的很多人,在职场或者亲人朋友之间,有个什么要帮忙,借钱的事推脱不过去,可以直接说:“唉,你也知道我家那母老虎,我要是……回去还不得跟我闹。”

  参考文献:

  《新唐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薛举与李世民:隋末双雄的军事对决与历史抉择

      在隋末唐初的乱世烽烟中,薛举与李世民的名字曾如两颗流星划过天际。薛举以“西秦霸王”之名横扫陇西,李世民则以“天策上将”之姿奠定大唐基业。两人虽未在战场正面..

    薛举与李世民:隋末双雄的军事对决与历史抉择
  • 李世民一生犯过的错误探析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被后世誉为“千古一帝”。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位杰出的帝王,在其一生中也犯..

    李世民一生犯过的错误探析
  • 李世民敢造反,朱棣为何却不敢?

      在中国历史上,李世民和朱棣都是极具传奇色彩的帝王。然而,在对待皇位继承的问题上,两人的选择却截然不同。李世民在父亲李渊还在世时便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成功夺得..

    李世民敢造反,朱棣为何却不敢?
  • 李世民逝世后,武则天为何能带发修行?

      在唐朝初期,一段关于武则天在李世民逝世后的特殊经历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李世民的才人,武则天在李世民去世后,按照宫规本应前往感业寺出家为尼。然而,令人不解的..

    李世民逝世后,武则天为何能带发修行?
  • 武则天:从李治宠爱到李世民冷落的背后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女性,她不仅以才华和智慧著称,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然而,在武则天的宫廷生涯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她得到..

    武则天:从李治宠爱到李世民冷落的背后原因
  • 同样夺位,朱棣与李世民名声差异探析

      在中国历史上,皇位更迭往往伴随着权力的斗争与血腥的冲突。其中,明成祖朱棣与唐太宗李世民都是通过非常手段夺取皇位,但两者在历史上的名声却大相径庭。  一、时..

    同样夺位,朱棣与李世民名声差异探析
  •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的交战记录

      秦王李世民,作为唐朝的开国皇帝唐太宗在即位前的封号,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邃的战略眼光著称于世。而薛举,隋末唐初的割据势力之一,自称“西秦霸王”,同样是一..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的交战记录
  • 李世民与朱棣:反与不反的背后动因探析

      在中国历史上,李世民和朱棣都是著名的皇子,且都曾在皇位继承问题上展现出强烈的意愿和行动。然而,李世民敢于发动玄武门之变,反对其父李渊并成功登基;相比之下,..

    李世民与朱棣:反与不反的背后动因探析
  • 李世民:兼具汉族血脉与鲜卑影响的杰出帝王

      李世民,作为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深邃的政治智慧以及开创的“贞观之治”而闻名于世。然而,关于他的民族身份,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一些讨论。那么,..

    李世民:兼具汉族血脉与鲜卑影响的杰出帝王
  • 李世民:汉族血统中的鲜卑烙印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庙号唐太宗,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和开创的“贞观之治”而名垂青史。然而,关于他的民族归属问题,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争议。那么,李世民究竟是..

    李世民:汉族血统中的鲜卑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