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畿:三国时期曹魏的治世能臣与河东太守典范
杜畿(163年~224年),字伯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出身汉朝名门京兆杜氏,是西汉御史大夫杜延年的后代。他历仕曹操、曹丕两代,以卓越的治理才能和深..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庞德公的故事大家听过吗?
很多人都认为三国中最大的伯乐是水镜先生司马徽,因为司马徽推荐了好多人才,刘备曾经找过司马徽,司马徽推荐了诸葛亮、庞统,事实也证明,刘备得到这两个人的辅佐以后,事业走向了正轨,也建立了蜀汉政权,而且司马徽也跟韩嵩、石韬、孟建、崔州平等交往紧密,就连三国的游戏中,也把司马徽作为推荐人才的隐士。
这其实只是表面现象,在司马徽隐居的附近,还有一个高人,他看起来非常的神秘,也没有司马徽、诸葛亮、庞统那么出名,但是这三个人的称号都是他叫出来的,他的眼睛仿佛看穿了一切,这个人就是庞德公。
庞德公居住在岘山南沔水中的鱼梁洲上,从来没有进入到襄阳府,也不愿意进去,对于他的家世也没有任何记载,仿佛是凭空出现的,而且庞德公一直是隐居,从来不会参与到军阀的争斗中来,之所以说他低调,是因为《三国志》并没有庞德公的传记,仿佛庞德公故意如此。
而且庞德公是一个世外高人,已经看穿了世间的一切,荆州刺史刘表曾经多次来请庞德公出山,庞德公都拒绝了,两个人还留下了一段非常有哲理的话。
刘表来请庞德公,劝他:你既然能保全自己,为什么不出来保全天下人呢?庞德公说:天下的事物都有自己的归宿,鸟会在树上筑巢,乌龟会在深远做洞穴,人建造了自己的房子,到了晚上,鸟回到了树上的巢穴中,乌龟回到水底的洞穴,而人也回到自己的房子里,天下一切都有自己的归宿,我又有什么能力去保全呢?
刘表又从子孙后代的角度劝说庞德公:您不出来做官,只会耕田,又有什么留给子孙后代呢?庞德公笑着说:天下人追逐名利,留给后代的往往是危险,我留给后代的是安居乐业,两者是有着本质的不同,尧舜将天下分给臣子,让自己的儿子在民间生活,所以丹朱、商均均得到了保全,而禹汤获取了天下,但是他们的后代桀纣都被人所杀,难道禹汤比丹朱、商均愚蠢?这就是追逐名利留给后代的危险的处境。
刘表知道自己无法劝服庞德公,所以只好离开了。从这段对话来看,庞德公说出的话已经超越了当时的时代,仿佛是从现代穿越过去的,极力避免自己的身世泄露,也很少让人出现在史书上,也不进城生活,仿佛自己没有身份,但又同时跟诸葛亮、司马徽、庞统交往甚密,好像早就知道他们会出现在这里一样。
最为重要的是,诸葛亮、庞统、司马徽他们的标签,也就是称号,卧龙、凤雏、水镜都是庞德公起的,好像庞德公早就知道他们叫这个称号,《先贤传》中有记载:乡里旧语,目诸葛孔明为卧龙,庞士元为凤雏,司马德操为水镜,皆德公之题也。
诸葛两队对庞德公非常的尊敬,每次都是独自拜见,然后坐在床下,这才得到了庞德公的重视,庞统更加是庞德公的从子。卧龙和凤雏对庞德公都非常的尊敬。
而庞德公的消失也更加蹊跷,他带着妻子儿女进入了鹿门山,说是去采药,就再也没有出来,或许他们是找到了回到现代的穿越之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杜畿(163年~224年),字伯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出身汉朝名门京兆杜氏,是西汉御史大夫杜延年的后代。他历仕曹操、曹丕两代,以卓越的治理才能和深..
在《三国演义》中,华歆常被刻画为趋炎附势的政客,如逼迫汉献帝禅位时“按剑指帝”的“黑脸角色”。然而,正史中的华歆却是曹魏政权的核心支柱,其政治智慧、清廉操..
在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谋士们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深远的战略眼光,为各自的主公争夺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提到三国谋士,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诸葛亮,然而,在那个英..
在正统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名将如云,马超无疑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星。作为蜀汉的重要将领,马超以其卓越的武艺、威猛的形象和传奇的经历,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其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人物形象,深受读者喜爱。在这部巨著的最后一回中,一个名叫羊祜的人物首次登场,并占据了重..
在中国三国时期的文化史上,有一个名词“三曹”被频繁提及,它代表了当时魏国文坛上的三位杰出人物。那么,三国时期魏国的三曹指的究竟是谁呢? 一、三曹的定义与..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不仅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深邃的思想影响了后世,更以其坎坷的命运和悲惨的结局让人扼腕叹息。他就是东汉末年三国..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庞统的名字或许不如诸葛亮、司马懿等人物那样响亮,但他却是当时一位颇具影响力的谋士。他的智谋和才华不仅为刘备所赏识,也为后世所传颂。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