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晚年的时候为什么要造反 安享晚年难道不好吗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很多人都不了解吴三桂造反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image.png

  吴三桂,这名字如雷贯耳,知道点历史的几乎都知道他。公元1673年,著名的三藩之乱爆发。吴三桂在他晚年60多岁的时候为何一定要造反清朝自个称帝呢。一个土埋半截,行将就木的老人,为何就非要这样闹腾,好好安度晚年他不香吗?到底背后有什么深刻的原因呢,今天我们就划重点分析一下。

  第一,吴三桂集团利益捆绑,造反与否都死

  古话讲,兔死狗烹,敌国破功臣亡,这句话表现为皇帝杀功臣的深刻道理。从刘邦到朱元璋,这些开国皇帝无不狠心,历来就有这种惯例传统。

image.png

  康熙也不会例外,起码吴三桂认为皇帝会对自己产生严重的不安全感,他处在一种被高度疑似大患的状态里。也许很多人会说,康熙不是刘邦,朱元璋那种从底层起来的,难免自卑心理患得患失所以才屠戮功臣。是的没错,不自信的心态放在康熙身上也是没问题的。康熙虽然是皇家出身,但毕竟是少数民族外来统治者,在汉族人拥有大多数的清朝,他同样有许多顾忌疑心。对于吴三桂这种汉人身份的功臣,自然是心怀戒备心的。

  另外吴三桂在地方上拥有实力,经营西南地区多年,在西南地区甚至包括全国有一张规模巨大的关系网。如此位高权重的藩王,皇帝是始终放心不下。就算吴三桂放权归隐或者做个富家翁,集团捆绑住他,也容不得他放手。造反不造反,由不得吴三桂个人所能左右!

  第二,吴三桂有期盼成功的心态

  吴三桂当年为清军入关消灭国内大明残存势力功勋卓著,被朝廷赐封为平西王。由于他自觉经营西南地区多年,兵强马壮。再联结其他藩王一同举事,内心充满必胜的信念。再加上舆论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条件,康熙皇帝毕竟是作为外族来统治汉人,推翻汉人政权已经是民怨极深,人民心中那股熊熊烈火蓄势待发,他们正等待一面正义旗帜响应号召起身反抗。

image.png

  鉴于当时的实际状况,满清入关以来强迫汉民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其中剃发易服深深伤害民众的内心,引起全国各地激烈的反抗。结果招来清军的血腥屠戮,民怨深重。吴三桂是抓住这个民族矛盾大做文章,坚信自己反清复明是绝对行之有效!

  第三,吴三桂想圆皇帝梦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权至高无上太引起野心家的垂涎,历史上但凡权力达到一定高度的人物都或多或少有圆帝王梦的心思。吴三桂做皇帝就等同于和清廷不再是君臣关系,而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这样就能打消天天提心吊胆的苦逼日子。

image.png

  吴三桂做平西王多年,期间利用特权招降纳叛,搜刮民财。他的野心不断膨胀,实力日盛。在三藩之中实力最强,安插死党遍布全国各地。除此之外,朝廷每年还要给他数百万两白银充实俸饷,吴三桂自己还在辖区内自主经营盐铁矿等特权,俨然一个军阀土皇帝做派。反清前夕做好大量工作,表面大兴土木,寻欢作乐。暗地里操练士卒,养精蓄锐!

  第四,吴三桂想给自己正名

  所谓正名,换现代的话说,可以翻译为洗白。吴三桂当年冲冠一怒为红颜,(当然只是一个次要因素)打开山海关引狼入室,让清兵从此开挂通关。这个事件是一大卖国求荣的举动,遭到全国人民上下的谴责唾骂。卖国贼吴三桂如果能反清复明成功,那他就能成功洗白自己了。让大家看看,我吴三桂并非清朝的鹰犬走狗,而是“曲线救国”的民族英雄,我这是在韬光养晦等待时机呢!

image.png

  结语:吴三桂最后把反清复明的口号打响起来,点燃全国燎原之火。不过结局的答案大家也早就清楚,吴三桂的皇帝梦是圆了,他自立为帝,建立大周政权。但他并没能消灭满清王朝,他所建立的江山仅短时间宣告覆灭。

  究其原因有多,吴三桂军队战斗力虽然强盛,但是战略眼光短浅;内部人员庸碌无能,是一群鼠目寸光之徒;康熙雄才大略,指挥得当等等因素造成他最后的悲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