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李渊最信任的人不是他的儿子也不是唐宗室,而是裴寂?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裴寂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要说武德年间李渊最信任的人是谁,不是李建成、李世民等儿子,也不是李孝恭、李神通等李唐宗室,而是李渊昔日的同事裴寂。相信很多人对裴寂这个人都比较熟悉,毕竟他就是那个让刘文静嫉恨的人。

image.png

  裴寂虽然出自于河东裴氏,但是他的前半生实在是平平无奇,等到616年,年近五十的裴寂成了晋阳宫的副监,而他的领导、晋阳宫监正是比他大四岁的李渊,但是的李渊还是太原留守。两人之前就是好朋友,又有这段共事的日子,其亲密程度自然不是别人可以比的。

  裴寂深受李渊信任,也因此在晋阳起兵的过程中,裴寂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实在是因为他的话在李渊那里比较管用,根据两唐书和《资治通鉴》的记载,为了说服李渊起兵,李世民和刘文静找到了裴寂,让裴寂去说服李渊。

  而裴寂说服李渊的方法和特别,他和李渊通宵宴饮,在酒酣之际让晋阳宫的两位宫女去服侍李渊。要知道晋阳宫是为隋炀帝杨广而建的,宫中的宫女都是属于杨广的,李渊一下子拥有了两个,这要是传到杨广耳朵里,项上人头可能就搬家了,所以李渊这算是被逼着踏出了起兵的第一步。

  当然这段记载很可能只是李世民干涉修史的记载,但也足以说明裴寂在李渊心中的地位,换做别的人,根本不可能有机会和李渊如此肆无忌惮的喝酒,也不会对李渊产生什么影响力。

  李渊攻进长安后,将杨广之孙杨侑扶上了皇帝之位,但是这仅仅是暂时的,等到杨广被骁果军解决了之后,杨侑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但是这件事不可能李渊主动去逼杨侑退位,然后自己坐上去。

  逼杨侑退位有很多种办法,很快,杨侑就决定“主动”让位于李渊,这个时候,作为一个合格的开国之君,李渊不可能直接接受,而是要假意推辞,而裴寂就带头站出来劝李渊接下皇帝这个重担,为百姓谋福祉。

  裴寂甚至对李渊说:“寂之茅土、大位,皆受之于唐,陛下不为唐帝,臣当去官耳。”如此盛情难却,李渊也只好答应了,然后就有了大唐王朝。

image.png

  其实,要真正论起来,裴寂是没有什么才能的,但是他胜在得李渊信任,办事能让李渊高兴,所以他才能成为百官之首,即便好不容易请求上了一次战场还大败而归,但依旧很得李渊的宠信。那么,裴寂究竟有多受宠呢?《旧唐书》是这样记载的:

  ''赐以服玩不可胜纪,仍诏尚食奉御,每日赐寂御膳。高祖视朝,必引与同坐,入阁则延之卧内,言无不从,呼为裴监而不名。''

  这待遇是屡屡立下大功的刘文静远远不可比的,也难怪刘文静会嫉恨裴寂,两人的起点差不多,也是旧友,而且明明刘文静做得更多,但是无论是官职还是受宠程度,刘文静都要低裴寂一等。

  还有一件事能说明裴寂的受宠程度,麟州刺史韦云起上表说裴寂要谋反。谋反这样的大事,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不敢轻视,都持着慎之又慎的态度,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李渊看后心里不是没有起伏,即便他很信任裴寂,即便表中没有提到任何有力的证据,但万一呢?

  所以李渊就让人去调查这件事,调查的结果就是没有发现裴寂有任何谋反的迹象。李渊就对裴寂说:“朕之有天下者,本公所推,今岂有贰心?皂白须分,所以推究耳。''

  表明自己对裴寂是很信任的,之所以大张旗鼓的查,就是为了给裴寂洗脱罪名,明明白白告诉天下人:裴寂不可能谋反。

  当然至于裴寂信不信这话,就不是李渊关心的了。再说,他是皇帝,查这个是应当的,本就不需要在事后给臣子什么像样的交代,之所以这么说,主要还是不想寒了裴寂的心,让两人之间产生隔阂。

image.png

  而且李渊不仅这样对裴寂说了,还为裴寂做了不少,他让后宫的三位贵妃带上珍馔和宝器,兴师动众的到了裴寂的府第,在裴寂府第中摆宴,算是代李渊来抚慰裴寂,他们通宵达旦,第二次才回宫。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轰动,李渊可谓用心良苦,不仅抚慰了裴寂,更是用这种方式告诉天下人,他对裴寂没有丝毫的猜忌,裴寂仍旧是他最信任的人,别有用心的人可以省省力气了。能做到这个份上,李渊这个皇帝也是真的对裴寂信任无比了。

  这种信任不仅是因为两人过去的旧交情,也是因为李渊对裴寂的了解,他知道裴寂是一个能力一般、野心一般的人,所以不会相信这样的裴寂能够背叛他,同样的,正因为裴寂是这样一个人,所以才能让李渊坐到那个高位之后还能对一个人保有如此的信任。两人之间也算是一段佳话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历史解密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王政君与西汉兴衰:为什么说她葬送了大汉江山?

      在中国西汉的历史长河中,王政君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女性。她历经七朝,从普通的宫女到皇后、皇太后,再到太皇太后,其一生几乎贯穿了整个西汉的兴衰历程。然而,后..

    王政君与西汉兴衰:为什么说她葬送了大汉江山?
  • 秦始皇为什么要用那么多兵马俑为自己陪葬?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以其非凡的统治手段和辉煌的成就闻名于世。他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秦朝,并进行了许多重要的改革,如统一度量衡、文字、..

    秦始皇为什么要用那么多兵马俑为自己陪葬?
  • 康熙为什么叫康麻子

      在清朝历史上,康熙皇帝无疑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君主。他不仅开创了康乾盛世的辉煌篇章,还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后世的广泛赞誉。然而,除了这些..

    康熙为什么叫康麻子
  • 宋朝著名大臣赵抃为什么连皇帝都要敬重三分

      在宋朝的历史长河中,赵抃的名字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刚正不阿的品格和深厚的为民情怀,赢得了“铁面御史”的美誉。他不仅令同僚敬畏,更是让宋..

    宋朝著名大臣赵抃为什么连皇帝都要敬重三分
  • 真相让人崩溃:新娘结婚时候为什么要手捧花?

      在婚礼的众多传统习俗中,新娘手捧花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一环。这束精心挑选的花束不仅装点了新娘的美丽,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浪漫传说。然而,当我们深入探究这..

    真相让人崩溃:新娘结婚时候为什么要手捧花?
  • 诸葛亮为什么不先伐吴:战略智慧与时代背景的深度解析

      诸葛亮,蜀汉丞相,以卓越的智慧和谋略闻名于世。然而,在他执政期间,蜀汉为何没有选择先伐吴?这一疑问不仅关乎历史事实,更揭示了深刻的战略思考。  一、战略环..

    诸葛亮为什么不先伐吴:战略智慧与时代背景的深度解析
  • 刘协为什么不投靠刘备:历史背景与个人抉择的深度解析

      汉献帝刘协,东汉末年皇帝,虽然在位期间权力被曹操等权臣把持,但他始终是名义上的汉朝正统皇帝。面对天下大乱的局面,刘协为何没有选择投靠当时同样打着汉室宗亲旗..

    刘协为什么不投靠刘备:历史背景与个人抉择的深度解析
  • 为什么诸葛亮北伐会失败

      诸葛亮北伐曹魏是中国历史上一段令人扼腕叹息的篇章。尽管他才智过人、战略高超,但最终却未能实现兴复汉室的梦想。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诸葛亮北伐的失败呢?..

    为什么诸葛亮北伐会失败
  • 魏东亭为什么被贬

      在康熙年间的官场,魏东亭的遭遇引人深思。作为一位曾经备受皇帝赏识的官员,魏东亭的仕途看似一片光明。然而,他的地位却在不久后急转直下,最终以被贬职收场。探讨..

    魏东亭为什么被贬
  • 八王议政隆科多为什么反水

      在清朝雍正年间,八王议政事件是一段极具争议的历史。隆科多作为当时的重臣,为何会参与反对雍正帝的行动,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要了解隆科..

    八王议政隆科多为什么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