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起步晚又缺粮缺人 蜀汉是怎么对抗魏吴两国的

时间: 浏览:加载中...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蜀汉大军粮食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书一段历史佳话,品一番淳美情怀。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

  刘备以蜀地为根据地建立了“蜀汉”,这个曾一度涵盖荆州、益州以及汉中的三国之一。

  虽然刘备手下猛将谋士并不缺乏,但蜀汉的根基太浅,所以是“魏蜀吴”三国中公认实力最弱的存在。

image.png

  在三国时期,这个冷兵器时代,打战打的就是粮草和兵力。

  早在建安元年(196年),曹操采纳枣祗、韩浩的建议就在许昌一带招募农民屯田(让士兵开垦土地),而后继续推广到各州郡,因此那一年魏国得谷百万斛。

  农业的稳定时发展军事的前提,这就是为什么魏国如此强盛的原因。

  而在吴国,孙策也一直致力于发展国内的农业,到了黄武五年(226年),吴国已经全境设立了屯田都尉,这保障了吴国部队的粮草供应。

  刘备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蜀国相对魏、吴两国的建立还要晚,刘备一直到建安十三年(208年)占领荆州五郡后才有了自己的根据地。但那时荆州依旧没有完全平定下来,内外都需要大量的兵力,根本无力去分兵去屯田。

image.png

  人口不足之下,刘备还采用过女人来当生产运输劳动力。

  特别是在汉中之战时,蜀国花费数以万计人力物力夺下的汉中,还是曹操转移完人口的剩下的空城,这更让本就人口不足的蜀汉雪上加霜。

  创下蜀汉基业已然是费尽原本的底蕴。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对益州是如此描写的:“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正常来说,蜀汉在经历连番大战后,应该利用蜀地易守难攻的地形,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屯田。提高国家整体国际,充实自身的战争资本。

  然而蜀汉的屯田却实行得非常晚,一直到建兴十二年春(234年),才因为要应对司马懿的长期对峙而在五丈原屯田。

image.png

  那么为什么蜀汉不屯田呢?

  是因为蜀国没有意识到粮食对国家强大的重要性吗?

  难道是因为蜀汉国内富饶的成都平原的产量就已经足够蜀国日常和十四万士兵战时消耗了吗?

  其实都不是。

  在魏蜀吴三国之中,人口最少的就是蜀国,人口少就意味着能开有人力营的土地也少,蜀汉灭亡前的农业供养比例几乎是5:1。

  从蜀国源源不断把从魏国掳来的人口安置在成都,新繁等地就可以看出蜀国平的原民力不足,存在大量荒地。

  那么缺粮缺人的蜀汉为何能与强大的魏吴两国对抗的呢?

  诸葛亮又拿什么来支持北伐大军的后勤呢?

  答案就在蜀吴联盟之中!

  三国时期,蜀吴联盟,相互的经济贸易往来是很正常的。

  那时诸葛亮在全国发展纺织业,仅成都一地就集中了七万六千人。

  就连诸葛亮家的门前,都栽种了八百桑树。

image.png

  蜀锦是出了远近闻名的好,所以吴国乐于从蜀国购买做好的锦缎。

  蜀国把制作好的锦缎卖到吴国,再把从吴国赚到的货币用来买吴国的粮食,这样就缓解了蜀汉的粮食压力。

  诸葛亮对发展纺织业的看法是这样的:“决敌之资,惟仰锦耳”。

  诸葛亮巧妙地利用锦缎附加值大于粮食的原理,用最少的人口赚取了最多的粮食。

  这样高明的经济策略,便是诸葛亮个人治国能力的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历史解密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